第88章(1/2)
第 88 章
绵绵翠茵,蝉鸣不绝,一老一少走在乡间小路,并没有被多少暑热所困扰,反而还有几分惬意。
“这树多了,还真能降温啊。”南曼摸了摸感觉有点凉的胳膊,不住感叹起来。
带外孙女特意出来,自然是要走个舒服的地方,王老爷子语气带着得意:“这片林子里湿气大,所以就凉快。”
他这个所长可不是白干的,整个公社地界上就没有他不熟悉的路况,听到孙女想看看附近的苹果园,立刻就亲自带着过来了。
为了表示自己很年轻很靠谱,坚决拒绝两个女婿要陪同一起过来的建议。
“这一片都是红一号苹果的品种,别看着现在的模样不起眼,公社好大块儿经济收入都指望着它。”
这个时代是鼓励各大集体经济搞创收的,砖瓦、粉条、肥皂、火柴等技术难度不高的作坊,很多生产大队都会去尝试。
经济作物也是很受重视,黄烟、茶叶、水果都是外贸重要收入来源,毕竟粮食只能满足基本生存,想花钱那还是得想办法挣钱。
其实按照后世理解来说,单纯种粮食的农民是绝对没有粮食作物混着经济作物种植的农民富裕。
可东高公社却没有光明公社“富”。
一个原因是市场问题,收购的价格是集体经济定下的调控价格,挣钱多少并不只考虑市场需求。
另外一个原因是机械化没有普及劳动效率低,搞这些经济作物会占据大量劳动力,老百姓也没有精力再去干别的,除了种粮食满足生存,所有精力全都耗在了果园里。
经济作物比粮食赚钱并不是这东西本身比粮食好,而是市场需求决定,现在你种植的东西没有市场,那自然是要一种穷。
当然这说的是外部因素,本地水果不上档,无论是个头和模样又或者是口感,放到国内国外都没有啥竞争力,所以有市场它大概也赚不到什么钱。
但就是这样,东高公社也没有想过砍了苹果树种别的,因为这里的果园都是薄地,种粮食那还不如果园呢。
最起码种苹果,不管果子好坏,收购站总归还是要的,多少也是能赚点钱。
这样的果园,南曼其实还挺感兴趣的,因为它的价值不高,更能方便她没有心理负担的“祸害”。
七月的小苹果还没长大,挂在枝头的青苹果只有她三分之一拳头大,很快雨季就要到来,最后的膨果期也要到来。
“系统帮我兑换一亩地的苹果苗,我要两年期的果苗。”
种苹果她不懂,但是系统提供的生产资料是按照最科学的方式分配的。
不懂却可以模仿。
“您的果苗已兑换。”
“恭喜农场主解锁第一款水果,向科学经营农场模式再进一步,本次进步有奖励送达,请注意查收。”
奖励是一个系统性的苹果树管理视频教学。
看到这个教学视频,南曼的心情其实有点复杂,因为她本来是打算花积分兑换指导技术的。
一瞬间她甚至怀疑系统是不是改了设置,这么好的抠积分机会,竟然愿意放弃?
但不管怎么说,这种苹果的技术教学内容,算是到手。
“姥爷,我想借个电话用一下。”在苹果园里转悠了两圈,祖孙二人便打道回府,快到家的时候,南曼又提出了一个新请求。
“行啊,去所里就可以用。”老爷子虽然已经退休,但是香火情都还在,用个电话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电话是打去省城的,这事儿是南曼的突发奇想并没有什么具体规划,所以如果和农研所联系她怕来不及,所以干脆就找老于同志给开个绿灯。
“你这是回家打算种苹果去?”老于同志不知道为什么,搞科研的人为什么就跟苹果干上了,但他还是耐着性子听了南曼的想法。
“我不是打算种苹果,我是打算研究一个适合种苹果的化肥。”南曼的想法当然不是这么简单,但是跟老于同志说别的不太好使,说化肥是最好用的理由。
果然此话一出,老于同志在那边立刻来了,精神很痛快地回道:“嗨,你早说呀,现在我就去给你批条子,想要什么、用什么都给你送去,别担心钱的问题,咱们有钱!”
“别兴师动众的,不一定能弄成,我只是想试验一下。”听到老于同志这话南曼赶紧打了个预防针,她可不想弄得兴师动众弄一群人过来,最后却完不成预定目标再丢人。
“行,都听你的,你想要什么直接跟兰城那边打电话就行,严韬现在在兰城呢,有事你让他给你办。”
关键时刻的让儿子发挥最大价值,自从确定要在兰城建大型化肥厂,严韬同志就被派往了兰城接管这一摊子工作,真的就像老驴拉磨一样被亲爹使唤得团团转。
“好,我这就联系严韬同志。”
儿子是比老子更好说话的人,南曼其实还挺愿意跟严韬打交道的,专业上可以学习交流,工作上脾气也更温和,不像老于同志脾气一上来,你还得哄着他。
结束通话,南曼按照刚得到的电话号码又给兰城去了电话,这通电话打的时间很长,南曼说了很多的要求,有一些是关于化肥配比的要求,还有一些要求严涛没弄明白用处,但是他还是答应下来。
电话挂上,咱们转头就发现派出所这间小破办公室里,几双眼睛炯炯有神的正望着自己。
包括王老爷子在内,所有人看她的眼神中都带着期盼与激动。
“曼曼,你是想在咱们公社也弄个那啥试验的的?”
光明公社被上面选为试验区,今年麦子大丰收的事,已经在整个县当成典型传得沸沸扬扬,东高公社这边自然不可能不知道。
而这件事中南曼占据多少功劳别人不清楚,王老爷子确实很清楚的,这事儿在东高公社传得那么夸张,其实都有他的功劳。
光荣啊!
面对这种期盼的神情与语气,南曼只能尴尬地解释道:“不是,就是单纯想测试个新产品,所以打算在咱们这个地方,包一亩果园试试。”
那也很好了,如果产品出的结果好,他们东高公社也能跟着沾光,光明公社那样,如果奋斗大队不是在光明公社,那光明公社凭什么被选上?
“你看中哪块儿地?我这就去跟咱们书记商量,曼曼你放心,这事儿咱们不用请示上面的领导,咱们公社里自己就能做主,姥爷这就帮你办得妥妥的!”
一想到能帮助老家脱贫致富,王老爷子一时间就激动起来,他今天听到南曼想去看果园,其实就有一点这样的隐秘期盼,只是不太好意思问出口,不然万一是他会错意,给孩子压力就不好了。
“您可千万别,我这边必须得申请通过了,然后我的上级会找人过来跟公社这边谈,您可别掺和,不然公社领导要难做了。”南曼听到老爷子这么激动,连忙就阻止了他。
开玩笑呢,她现在啥把握都没有,真的就是单纯想试一试,想法万一东高公社这边脑子一热跟着呼啦啦全都搞学习,那才是让她头大呢。
而且她选择东高公社的原因也很尴尬,原因就是这边的果园没有什么竞争力,就算失败有也不会造成太多的经济损失,这样的原因拿到台面上,大家面子上谁都不会好看。
“行吧,那你可得快点儿,今年的苹果,没两月就得摘了。”
本来那些什么试验田化肥的东西,老爷子也不是真明白,但他知道外孙女是有大本事的,既然有想要尝试的打算,那肯定是好事儿。
“您放心,就这几天的事。”南曼跟老爷子打起哈哈,打算就这么含糊过去,反正不出结果之前,她是不会对任何人说出自己真正的打算的。
在东高公社只待了大半天,南曼就跟着父母回了奋斗大队,因为她的突发奇想所以可能后面要有很长一段时间留在东高公社做测试,所以现在回奋斗大队得去哄一下爷爷奶奶,不然准得吃醋。
然而南家的老两口思想觉悟却很高,听到孙女说要琢磨一种新化肥,立刻就催着她赶紧去东高公社。
老人家们都是吃过苦的,在他们的观念里种地就是天大的事,能帮着老百姓生产的东西,那都是圣物,再没有别的事比这个更重要。
听到爷爷奶奶往外赶,南曼慢慢颇有些哭笑不得,其实果园的事安排好之后,她打算两边住,因为奋斗大队这边高粱收割的事儿,他也打算继续观察一下,看看收割机械,有没有什么别的问题。
“等岳岳放假后,我们也回来多住些日子。”南和平两口子听到闺女要长住老家,只能跟着一起过来,他们是看出来了,女儿就不是个能闲得住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