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农场主的科技之路 > 第69章

第69章(1/2)

目录

第 69 章

大院西北角的一栋二层建筑,是H省为指导组过来后准备的临时办公处。

这栋小建筑距离食堂两百米左右,站在二楼的窗户上甚至能把食堂门口的所有情况尽收眼底。

指导组组长站在二楼一间办公室的侧窗前,向身边的人问道:“老于进去得半小时了吧?”

“43分钟。”虽然一板一眼说出了准确的数字,但从林令原的神色可以看出,对此刻被迫跟着一起“偷窥”的行为,应该是挺不耐烦的。

“啧,他这是找来救兵了吧?”

此刻的指导组组长,完全没有前两天那种跟老于同志剑拔弩张的架势,看上去还挺乐呵。

或许吧。

但林令原对此并不看好,他花一个月时间带大批人手去比对数据测算,不是为了证明这个项目的不可行。

恰恰相反,他是拼命想要证明这是可行的,因为他自己就是一个化工人,于杨同志想做的事何尝不是他的梦想。

可是不行就是不行,不顾现实情况强行启动除了会造成没必要的资源浪费,还会让一大批人被追责,如果这次出不了好的结果成为烂摊子,后续怕是再没有人愿意过来接替于杨同志。

“人家是不到黄河心不死,他啊,只要淹不死,就不会死心。”

项目组通宵开会的事,指导组这边都很清楚,毕竟都在一个大院办公,尤其现在是放假期间,整个大院除了值班人员,也就他们这两波人还继续驻扎在这里,想不注意都难。

指导组组长现在好奇的是,老于到底找了哪位神仙当救兵,国内专业能力能比得上林令原同志的材料专家,一个巴掌数都没有,另外那几个也不可能被老于短时间内请过来,人家身上都带着科研任务呢。

“过去问一问不就知道了?”

他们又不是敌人,如果事情可以解决,林令原会很高兴被人“打脸”,他来H省之前甚至还隐隐有些期盼,有人可以拿出解决方案把他撅回去。

这可能是他第一次在学术上希望自己不那么“权威”。

食堂

南曼“挣钱”的话说完后,就见老于同志和严韬一脸便秘之色,显然是被这句不知天高地厚的话给弄不会了。

“挣钱”这件事种花家在建国之前就一直在努力,可是到现在种花家在国际贸易舞台扮演的角色一直都是“农业出口国”和“工业进口国”之间轮换。

靠卖农产品挣外汇,一年全国勒紧裤腰带都挣不到一亿刀,然后再加上零零碎碎不成体系的日用工业品,这就是全部外汇来源。

每年花出去的钱都比挣得多。

种花家现在账面上的几亿外汇储备是怎么攒下来的呢?

买东西一部分赊账,然后分期付款。

现在账面上的外汇储备真要是一下都拿出还债,怕是都得成负数,这时候的种花家不是穷。

是要穷死了!

如果只是有十几万刀缺口那还好说,老于同志自己跑跑上面还是能磨出来,可缺口上百万刀,他自觉把他论斤卖了上面也不可能轻易松口。

别忘了,合金钢在整个设备中只占百分之三十,那另外的材料、零件还有人工,不花钱了吗?

如果是前几年和毛熊关系好的时候,那还有可能打个商量,买材料先赊账然后分期付款,但现在这个档口怕是不成。

“我知道咱们现在卖的东西不赚钱,但我们可以卖点儿以前没卖过的。”南曼并不是真的不食人间烟火,她只是常识观念还需要和这个时代磨合,但人类交易买卖本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利益而已。

“你想卖什么?”不知为何,老于同志觉得南曼接下来的话很可能会颠覆他的三观。

“除了毒,什么赚钱卖什么,如果现在我们短时间弄不出来那些高附加值的产品不要紧,这不还有设计吗?”

是的,南曼觉得可以把她设计的设备图纸卖掉,反正又没有说卖掉后自己不可以用。

这种早晚会被淘汰的设备,再过几十年只能当废铁卖,留着设计图也没什么用。

那干嘛不用来换钱?

如果不是种花家现在的科技有上限,南曼甚至都不介意卖个初代飞艇设计给漂亮国。

反正星际移民时已经证明那种设计就是个没用的玩意儿,卖再多她也不心疼。

“南曼,我必须要郑重提醒你,虽然这图是你设计的,但它属于国有财产,这种设计是属于机密!”

一言不合就要贩卖机密图纸,小同志你很“刑”啊!

“老同志,您别激动,咱们又不是真的偷偷贩卖机密,这图纸卖不卖当然是要国家做主,我就是提个建议。”

感觉自己的语气可能有些重,老于同志缓了缓口气:“南曼,我知道你很厉害,像这种图纸都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独自设计出成果,但这并不妨碍它依旧属于非常重要的机密设计图。”

这种宝贝他们都恨不得藏起来,怎么能轻易卖给别人?

长舒一口气,南曼觉得自己需要把老同志这种“貔貅”想法改一改,过惯穷日子的老人都这样,什么都不能扔,她奶奶连个破锅都可以传三代,何况这设计图现在还真挺重要。

“老于同志,那你告诉我这个图为什么重要?”

当然是它的设计很先进啊,它很值钱啊!

等等,值钱?

“你真觉得咱们能卖?”老于同志突然一下明白了南曼的意思。

“能不能卖不取决于我觉不觉得,而是取决于把它放到国外算什么水准的设计,无论这张图对咱们来说再怎么珍贵,等到设备生产出来后它的作用大概只能当个借鉴资料,又或者放进角落生灰。”

当然如果能留到几百或者上千年后,那的确可以当古董卖,估计还是挺值钱的。

严韬听完这话眼睛亮了,他已经彻底听懂南曼的意思。

以往他们宝贝设计图,那是因为都是花大价钱买回来的,可不得捂着藏着,就怕被人知道了搞破坏。

这都弄出阴影来了,一涉及重要研发就格外敏感,之前老于同志因为早年间的惨痛教训甚至都不敢让人知道南曼的存在。

可是,这图珍贵的价值不就是因为它值钱吗?

化肥产业终究不是现代工业的核心产业,更不涉及国家命脉产业。

这图说到底就是个化肥机器的设计图而已啊!

宝贵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不好买到水准这么高的,二是价格太贵。

但问题是,这种水平的机器并不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所以种花家留着它并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

所以干嘛不卖?

“工业先进的发达国家或许瞧不上它,但既然你们说我这个设计替国家省了几百万的外汇,那说明我这个设计还挺值钱的吧?”

那必须值钱啊,之前要买的机型是个二手的,谈判一年多才砍到350万刀左右,如果是全新设备500万刀都不一定能拿下来。

“刚才咱们已经算了账,年产五万吨的全套设备,国产材料已经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剩下不能产的就算都用最好的进口材料,那加起来材料成本应该也就是一百万刀的事儿,再加上人工费、能源消耗、运输成本、撑死咱们算120万刀,那剩下的呢?”

“国际机械制造行业生产成本构成中合理占比,材料费应该是占售价的50%……”

推门的声音突然从门口传来,严韬一下就把后面的话给收了音。

林同志早在推门声刚响起时就进入警戒状态,但在他看清楚来人是谁后,立刻转头看向老于同志,觉得还是要等待他进一步指示。

“你们怎么过来了?”老于同志转头看向进门的两个人,一脸不高兴却没有要阻止的意思。

来人也不在意他的态度,眼神犀利地看了南曼一眼,然后笑哈哈看向老于:“老犟种,你这是找帮手呢?”

“就许你个老滑头带个大专家过来,不许我学习进步?”

在阴阳怪气别人这事儿上,老于同志就没输过。

话虽然很冲,但老于还是站起来给南曼介绍道:“认识一下吧,这是上面派过来为咱们项目做指导的,组长赵飞同志、专家林令原同志。”

“这位是咱们项目组的机械总设计师,南曼同志。”

虽然这两位“不请自来”,但既然已经过来看到南曼,那也没必要遮遮掩掩。

“老犟种,不,于杨同志,你说什么?她是……总设计师?”

赵飞以为自己耳朵出了问题,眼前这小姑娘他虽然是第一回见,但也不至于看不出对方是个十八九岁的年轻人。

“嗯,对,总设计师,之前设计师名录上三个名字,最后一个就是她,你不记得了?”

“可是……”

你不是说那仨名字有的只是个挂名吗?

“前面两个是挂名,档案记录很清楚,赵飞同志,你工作不到位啊~”

档案上的确写得很清楚,但指导组过来是为了项目,不是为了调查项目组成员来路,那个老于自己负责就可以,除非老于身份出问题,否则谁会查那个?

老于同志当然也知道,他就是纯粹想怼人而已。

“赵飞同志,林令原同志,你们好。”

老同志可以不讲礼貌,但小同志礼数得做到位。

“啊,好~你好,南曼同志。”赵飞此刻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没睡醒,或者今天早上睁眼的姿势不对?

不然怎么会听到这么离谱的话,这个年轻姑娘,总设计师?

有二十吗?

“南曼同志,你好。”

林令原没有赵飞那么凌乱,在经过最初的惊讶后,他突然想起之前一个人似乎跟他提起过这个名字。

在京城的时候,A大的姚教授似乎跟他提起有一个“天才”似乎就叫这个名字。

但他当时心思全都在研究新材料上,就没很在意这件事,毕竟姚老那个人看到有潜力的年轻人就想挖回自己窝里,十个学生能有九个半被他夸是“天才”。

所以这个年轻人是他说的那个南曼吗?

突然进来两个人,食堂里的空气似乎都带着尴尬,因为很明显这两个人就没有离开的打算。

所以到底刚才的话题还要不要继续?

最终还是老于同志打破了尴尬,率先开口道:“都不是外人,严韬你继续说吧。”

“嗯?刚才我说到哪里了?”严韬突然被点名,只觉得被这尴尬夹了下脑子。

“材料费占售价百分之五十。”

“噢,对,材料费是占售价50%,但咱们这个设计成本肯定是比国外的降下来一大半的,再算上人工费20%、机械费10%、管理费3%、税金5%,一套机器利润大概在12%左右。”

“当然这应该不太可能这么理想,资本主义的剥削不会这么讲良心,咱们买的很多国外机器,利润很可能都超过百分之二十,因为人家那是独家秘方,尽管材料和人工占比可能没那么大,要价高咱们也得认。”

虽然话只听了个开头,但林令原还是听明白这是在讨论国外机械制造的费用问题,他提醒道:“还要考虑研发成本。”

“对,还有研发成本,事实上国外一个成熟的制造企业,研发投入在整个企业的运营资金中要占百分之六十到七十以上。”

这在此时的种花家听上去感觉像天方夜谭,毕竟从古至今传统商品成本最大占比一直都是材料和人工,种花家就没有真正接触过“超高附加值”的科技产业。

听了这一些介绍,南曼感觉自己能够大致推算出国外制造业的盈利状况。

“所以说,买咱们这个设计绝对物超所值,很多国家生产材料技术比咱们先进,材料成本甚至比咱们还要低,他们可能贵在人工上,那咱们的设计还是可以卖上价的,对吧?”

“你们想把设计卖出去?”这个想法挺大胆,弄不好容易被人误会要“杀鸡取卵”,但林令原却也没觉得这办法不好。

他是国外回来的,这几年和毛熊的专家们交流过很多回,所以国外科技水平他很了解,南曼设计的这套设备,虽然比毛熊的好一点,但对比倭国和米国那些真正的化工发达国家,在产能上还是差了一大截。

当然这套设备主打的其实也不是最佳产能,这套设备一开始设计时就有生产技术上限的限制,所以它追求的是一个“平衡”。

在这一个月的研究中,这套设备最让他意外的其实是性价比的合理性,设计者似乎是卡着材料占比的最佳数据进行设计的。

如果不是种花家材料技术达不到要求,或者老于同志没有非得想把摊子铺这么大,这套设备其实真的可以当成研发模板,去仿制一批低配版的合成氨设备。

“我们既然缺钱,那就想办法挣钱,反正设计图放在咱们这里用完也就没用了,还不如找几个友好国分批卖给他们挣外汇。”

虽然一开始老于同志没转过弯来,但听到林令原这么问,他下意识就把这事儿揽到自己身上,毕竟这个时代卖技术之类的话弄不好就是责任,他哪里能让南曼一个小姑娘背责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