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1/2)
第 66 章
南川去贵丰拖拉机厂上班已经有小半年,因为回老家往返的路程比较远,所以选择一个月回家一趟,南和平和王美秀除了过中秋节见过他,其余回老家的时间都没碰上过。
“听你二叔说干得还行。”
不过一个月只回家一次,对于南川媳妇儿来说到底还是有些辛苦,但当工人这是好事,毕竟自己丈夫现在在外面打工挣钱,她也想多挣点钱攒着,无论怎么样都比在老家种地好。
“我堂哥有干劲儿,也能吃苦,要是文化水平再高点儿,前程肯定更好。”南曼其实有些惋惜南川没有对完初中这件事,但对于六十年代的人来说,这很正常。
“他学习技术一直很勤奋,只要保持这个劲头儿将来肯定会更好。”南和平在一边适时插话。
行吧,知道你是亲大伯了。
H省省会
一场漫长的会议从昨天下午开到晚上,此刻还是没有讨论出结果。
老于同志旁边的烟灰缸已经有不下十个烟头,可见此时他心情是极度烦闷的。
“批量生产肯定不能做到,事实上这套生产设备到底可行不可行我们谁都不知道,步子迈这么大,可是要摔跟头的。”
上面派下来的指导组刚刚到达,一上来就给老于同志有些发热的头脑泼了好几盆冷水。
资金的问题他好不容易解决,技术上的问题也尽量在协调,可是他提交的新计划方案还是被否决了。
“这套设备的设计图我找过全国最顶尖的科技人员看过,他们认为是可行的,而且所有的申请也已经通过,你们这时候说要不行,凭什么?”
老于同志脾气好不好是看情况,现在的情况就代表他好不起来。
“于杨同志,请注意你的态度,组织上是出于对你工作能力上的信任,才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你,可这并不代表所有事都得你自己说了算的。”
“生产设备可以按照计划做出来,但一下子不能做这么多,你这个决定是不负责任的!”
其实指导组的同志说的话很有道理,如果是平时老于同志肯定没这么固执,然而他来H省这大半年时间已经把各个生产线了解清楚,如果不趁这个机会去把摊子支起来,下回还没有这种“要钱给钱,要人给人”的机会谁都不好说。
一套设备从研发到生产需要几年的时间,南曼帮他缩短了大半研发的时间,剩下的生产制造已经缩短到极致,那也最少需要一年才能把新的生产线拉起来。
如果这套生产线只小规模生产一套,他哪里能调配到这么多技术援助?
到时候时间又得拉长,两年甚至三年可能都见不到成果。
等到成果出来再到规模化生产,怕是又要拖延好几年,如果运气再背点碰到国家要研发什么别的大项目。
好嘛,到时等待经费和技术支持批下来,真就要等到猴年马月去了。
所以真不是他故意好大喜功把摊子支这么大,而是他不支这么大上面根本不会给他这么多可用的人。
当然这个计划不是百分百成功,如果最后设备不能用,又大规模制造出来,他的后半辈子大概也得交代进去。
但是,他能退缩吗?,
种花家的工业制造已经被人落下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距离,他们再继续畏首畏尾的只会越来越大。
如果没有南曼这个设计,他其实也不会冒这么大的险,他哪怕再着也不至于失去理智,实在是这套设计给了他太多立刻行动的信心。
错过这个机会,他会后悔终生的。
老于同志现在已经做好破罐破摔的准备,哪怕再去京城死皮赖脸一圈儿,他也要坚持开启这个项目。
谁来都不好使,除非现在就把他撤了职位,让他回家种地去,否则这事儿他就扛到底了。
今年腊月二十八是南家最后一次去采购年货的日子,二十九等南江和南路两人放假,他们全家要一起做最后的准备,以便年三十准时回老家。
“今年的点心和糖都不用再买,早知道曼曼能拿回这么多东西,前几天那水果我也不抢就好了。”王美秀一边数算着购物清单一边懊恼自己下手太快,否则这个年可以省下更多。
“油要打一斤,咱们自己是够的,但你奶奶家要招待客人,今年票富裕就打一斤回去。”
“再买些八角和胡椒粒回去,老家过年也不舍得买这些的。”
“茶叶也不用买,曼曼你拿回来的茶叶拆开一盒分几份送人都是好东西。”
“酒要买几瓶。”
那两瓶特供酒王美秀是连打开的想法都没有,这是要留着办大事时才能拿出去的。
“和平你去粮油站买面粉和油,曼曼带岳岳去供销社买清单上的东西,我去排队买肉。”
除了南江和南路这两个今天还要去上班的,全家被王美秀安排得明明白白。
南路听到王美秀念叨的话,临出门就忍不住提醒了一句:“妈,今年咱们厂年货有面粉。”
听了儿子这句话,王美秀突然拍了一下自己脑袋,“我就说还忘了啥?今年咱们厂年货发什么忘了问。”
这在往年是绝对不可能有的事,不到发年货那几天王美秀就会早早惦记上,甚至都不用问俩儿子,她自己就能打听得明明白白。
今年大约是因为女儿带回来的东西足够震撼她,所以,飘了。
“两斤面,半斤红糖,一块肥皂,一管牙膏,八尺次品布。”
这福利不好不坏,和前几年差不多,只多了两斤白面,但已经足够让厂里的工人高兴,如果是双职工家庭这个春节都不用买白面的。
南家两兄弟的份额加起来就够整个全家吃顿饺子,“和平,今年咱们回家带的白面不用买了,四斤足够了。”
“行~”南和平哪会反对,这种事儿他就没说了算过。
啰嗦这么久,南岳早就等得不耐烦:“妈,我跟我姐先出发去供销社,你们慢慢再商量。”
今年他考试考得好,姐姐昨下午就答应给他买新的小人书,书店距离供销社不远,他们买完东西能立马过去。
这半年南岳个头又窜出不少,如今姐弟俩出门,骑车带着南曼已经稳稳当当。
“姐,坐稳了,咱们家加速喽~”
人来疯的半大小子,骑车在县城的主路上飞快急行,时不时还拨一下车铃铛给前后的行人提醒。
“慢点~”南曼在后面拍打着这不省心的弟弟,一时竟有些后悔嘴快答应给他买成套的小人书。
她就应该给他买成套的卷子才对,可惜这时候不卖可以刷题的教辅资料,不然一定给南岳这小子一个完整的学生时代。
供销社的采买任务没有往年重,所以姐弟俩只用一个多小时就排完队,买完清单上的东西后南曼还给南岳买了一双新球鞋和新帽子。
可怜的娃因为排行最小,所以从小就捡哥哥们的旧衣服旧鞋子穿,只要没补丁的衣服就算是好衣服,能穿一件新衣服都能嘚瑟大半个月。
“等春天的时候再穿,你鞋子是不是顶脚趾头了?”个子蹿得快,鞋码也在变大,南曼目测这小子的脚都快和哥哥们差不多大了,再穿哥哥们以前的鞋就不合脚。
“是有点顶脚趾头,这不今年咱妈特意给我买了新棉鞋呢。”南岳也不太在意这些,衣服鞋子有的穿就行,同学们都是这样过的,所以他也没有觉得委屈。
“你平时听话点别老闯祸,等夏天回来我给你买新的海魂衫,就跟电影里那个一模一样的款式。”
最近的新电影主人公就穿着海魂衫,所以年轻人们都开始又稀罕起这衣服,不过供销社卖的款式和电影里不太一样,所以南岳有些不敢信:“真的?”
“当然是真的,那个印字的海魂衫很久前我在京城供销社就见过。”
县城这部新电影早在半年前京城已经放过,南曼虽然没看却知道英雄主人公穿的衣服在年轻人之间挺受追捧。
“姐,你放心吧,我以后肯定老老实实的。”
虽然南岳的保证可信度不怎么高,但能有个态度就挺好,最起码在他忍不住又要招猫逗狗时除了挨揍的威吓又加上一个制约条件。
孩子慢慢大了,也不好总是揍他,知道要脸了呢。
南曼觉得物质诱惑加大棒双管齐下可能更管用些。
年货买回家时王美秀和南和平都还没回来,可能是因为有“海魂衫”的诱惑,南岳现在格外勤快,一到家就先给炉子重新生火,然后乖乖进屋写作业。
以至于王美秀回来时都有些怀疑南岳这一上午是不是又闯了什么祸,现在特意装个样子好减少被惩罚的力度。
毕竟装乖巧这事儿,在南家所有孩子里他算是专业的。
“他没闯祸,就是为了讨好我,希望暑假能给他买件海魂衫。”
海魂衫?
南江南路刚下班回来就听到这个,齐刷刷看向南曼,显然那部电影带来的潮流时尚也影响到了工厂里的年轻人。
“曼曼,哥自己掏钱,你能给我带一件吗?”南路有海魂衫,但那个上面没有印电影里那种字。
南江也眼巴巴看着南曼,这显然也是他想要的。
“成啊,等我回去给你们一人带一件。”这又不是什么困难的事,跑跑腿儿而已,南曼一口答应下来。
“布票和钱我们自己掏,曼曼你要是也喜欢哥哥也掏钱给你买一件儿。”
南曼对这种时尚不感兴趣,“不用,我衣服够穿。”
臭美这回事也要分情况,这种印着“为人民服务”的海魂衫穿在电影演员身上挺精神帅气,但穿在普通人身上能剩下“精神”都挺不容易。
如果可以,南曼挺想告诉家里几个臭美的男人,这“买家秀”和“卖家秀”的差距有时候还是挺大的。
“东西归置好,就抓紧吃饭,下午你俩把发的年货带回来时记得顺便把对联贴了。”王美秀知道大儿子明天跟荀爱莲约好去电影院看电影,所以这时间安排上就要提前些。
“妈,今天就先不贴了吧,我俩晚上要去师傅家一起聚一聚。”工作久了也有自己的小圈子,南江南路的师傅很快要退下来,正在张罗着给即将接班的大儿子铺路,南江南路自然是要过去捧捧场。
“明天我和二哥在家贴对联。”南岳不知何时从屋子里探出脑袋,“我大哥不在家也不要紧的。”
南江听到这话笑骂道:“你就尽管抖机灵吧。”
“对,大哥尽管去看电影好了,有事儿咱们兄弟俩扛。”南路伸手勾住南岳的脖子,哥俩好的模样,一看就是在起哄,结果当然是招致南江一顿收拾,哥三个很快就打打闹闹起来。
“行了,都没个正形。”王美秀被儿子闹得头疼,但却没忽视正事。
“去你们师傅家拿条好烟,再买两瓶好酒,这几年他对你们挺够意思。”虽然这里面有她和南和平的面子在里头,但一码归一码,人家带徒弟的确算上心,让南家两兄弟接班后的工作少了好多不必要的麻烦。
“妈,要不我明天还是在家帮你干活吧。”因着荀爱莲说要请南曼看电影,所以明天出门南江是要带南曼一起的,可她总觉得自己去就是当电灯泡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