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2/2)
原本这个话题童教授是不应该说出口的,但此时就南曼和他两个人,今天他带南曼过来就是为了给这件事套上个“学术探讨”的壳子。
但他刚刚确认南曼的知识认知高度已经可以有能力和他讨论一下这种话题,所以他便又少了一些顾虑,觉得“学术讨论”的内容可以再深一点,总归这个学生是离不开这个圈子的。
“教授……”你不能因为我生你气,就突然来这么一下子啊,这是咱们俩现在能一起讨论的事吗?
“今天的谈话,出你口,入我耳,离开这个院子后,就当什么都没发生,我不会承认和你有过这次谈话,所以你放心。”
想来想去,童教授都觉得还是就他先摸清楚这学生真正的底再说其他。
南曼犹豫道:“那要是这次我说了,咱们能把这事情彻底翻篇吗?”
刚才不还不管不顾的说了一堆,现在又怂了?
“我答应你,只要你把话说透,不藏着掖着,今天过后再也不追问你有关项目的问题,也不会跟任何人提起你说的任何话。”
虽然不藏着掖着不可能,但能说的她会尽量说出来:“好,那我就把自己的想法都跟您说了哈,我觉得很难,甚至可以说几乎不可能,可我希望我们可以。”
这个国家有多穷,越是了解外面世界的人越清楚,想要做到这件事几乎是不可能的,毕竟她连真正的工业化都没实现呢。
可是南曼知道另外一个时空,有人做到了,还做得很成功,所以南曼觉得这个时空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人类总归需要希望和奇迹的。
童教授没有错过南曼眼中的光亮,他语气中含着一种莫名的情绪:“我也希望我们可以,但是现在的我们对这个梦想还只能是设想一下,你明白?”
南曼大约明白,只是她觉得祖宗们很牛,可以创造奇迹,所以对于童教授的话她虽然隐约觉得似乎太悲观,可对这个项目还是抱有期待。
“我们技术不行,资金也不够,专业人才严重缺乏,国外技术封锁更是一天比一天严峻,就连我这个无线电项目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琢磨出来的。”
听着好像特别惨,南曼一时又觉得是她误会童教授了,很多技术理论知道是一回事,可具体落实到位,这是需要无数实验数据喂出来的,种花家现在也许没有条件让童教授这些前辈们去进行充足的实验测试。
“我们在国外学到的理论都是十几年前的,科技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日新月异的变化,因为我们太穷了,只能努力跟着别人后面跑,但就算只是追我们都只能挑好走的路,不然可能连人家的衣角都看不到。”
他们要走的路真的太难了,一切都得靠自己摸索,哪怕摸索出来的东西也不一定有条件去验证,更不用说和外面的同行们交流。
“所以哪怕知道短波通信有局限性,可它仍然是我们如今唯一的选择,因为以现有的条件,我的能力就只到这里。”
南曼看着眼前这个神色有些无奈的中年人,她已经明白自己不能再继续瞻前顾后,童教授的意思已经很直白,他需要她开口说出自己的想法。
可她还是紧张,她的秘密太多,让她失去了坦然的底气。
“所以你能告诉我,你究竟想出到用什么方法可以代替短波吗?”
果然,还是逃不开这个问题。
“那天我看到那些天线的测试数据,我就猜测到您考虑到了电离层的问题,所以很容易就联想到了外太空问题,但是短波的不稳定性问题如果解决不了,那您考虑到的电离层问题就是个伪命题,再好用的天线也只是接收信号用的,它解决不了信号本身的问题。”
童教授点头,长叹一口气:“是啊,我和几个专家一起讨论过,虽然我们还没有条件去试验一下结果,但估计是存在很大的问题,可我想不明白到底该怎么解决短波传播过程的衰落的问题,距离越远它受到的干扰因素就越多,我除了想到要增强发射器的强度外加改善天线的接收技术,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方法能改善这个问题。”
所以他在听到南曼的那些话后才会那么抓心挠肺。
南曼说,不研究短波研究别的。
他其实有想过会不会是微波,可是微波技术研究国内还处在摸索但不得其门的阶段。
毕竟就连现在地面使用的微波雷达技术,他们都弄不好,哪里能去考虑遥远的外太空那些事儿?
如果童教授晚回国五六年,他可能就能赶上第一波微波研究的快速发展期,但这世上没有如果,实际上他们这一波一起留洋回国的人才几乎都错过了无线电通信研究的最新研究。
国内现存的资料也都是以前国外传回来的战争时期用于研究雷达通信的一点内容。
A大无线电专业去年才把这点内容加上,但真正能学明白的人没几个,毕竟电磁学它需要系统性学习,并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就可以理解的。
南曼组织着语言,慢慢道出心中所想:“我看过一点微波通信的知识,我觉得它才是未来无线电远距离通信研究的大方向,就现有的资料表明,短波通信的缺点它几乎都能补齐,而且短波通信的优点它也有很大一部分重合的。”
除了省钱省事那个优点没占,其他的都没毛病。
竟然真的是微波!童教授觉得自己这个学生都不能用天才来形容了,这怕不是个造孽?
国外的航天通信都还没用上成熟的微波技术呢,你竟然就这么敢想了?
南曼哪里知道国外用没用上,她记忆里这会儿人类已经掌握了初步的微波通信技术,那大约是用上了的。
童教授激动道:“你想的没错,据我所知国外已经对微波通信研究有了很大的突破,只不过在陆地上它的作用还没真正的凸显出来,毕竟微波通信传播距离更短,想要使用它就必须建立中继站,这几乎是个天文数字的投入。”
“可这是必不可少的投入,信息化建设是绕不开基础建设的投入的,设想一下如果我们投入好基础建设,那么以后说不定种花家就会有一个覆盖全球性的信息网,这对于科学、经济甚至是国防本身都是一个重要保障。”
对此南曼非常坚定,这也是她对童教授这种“折中”做法不赞成的主要原因,要么不做,咱们就做好,如果不知道路怎么走那还情有可原,既然知道了路怎么走才对,那就不应该惧怕困难而进行妥协。
信息化建设现在听着很远,但这只是时间问题,说不定几年之内就能有惊天的变化,毕竟无线电波的研究初期门槛没那么高,只不过是现在人们对蓝星的物质微观世界认识还不完整,所以对电磁场问题总是再试错。
可这种现象在未来几十年将会有惊人的转变,未来科学世界终将会走向微观物质,造物主的秘密再也不会是神秘学科。
所以留给种花家的时间其实已经不多,外太空的话语权只在朝夕之间争夺,再往后拖延或许会错过黄金期。
童教授听了南曼的话,陷入一种震惊中,他不是震惊南曼的“异想天开”,事实上国外研究有人提出过类似的设想,可是这是翻话出自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小姑娘之口,他怎么能不震惊!
消化了半天南曼所说的话后,童教授最终还是把一件事说了出来,这其实有些违反原则,但他刚才灵光一闪觉得应该告诉南曼这件事。
“咱们国内只有一台从国外引进的微波通信设备,但仿制技术一直不过关,所以现在还处于沉寂阶段。”
其实如果短波通信技术过关后,童教授大约也会参与微波通信的研究,但这两年他肯定是走不开的。
但通过这场谈话后,童教授自觉已经彻底弄明白南曼前几天到底在纠结什么,也认为他已经明白了南曼想要告诉自己什么。
就是去研究微波通信嘛!
所以他就有了这一个新的想法,他觉得或许南曼可以帮他们解决眼前的部分困难,不得不说这个想法很大胆,甚至可以说是天马行空,毕竟南曼研究生都还没正式开课呢!
但童教授觉得自己的想法有理有据,他倒不至于真把南曼预想成什么逆天的怪物,毕竟微波通信装置估计A大就没有什么人见过,南曼总不至于凭空手搓微波通信装置吧?
但南曼能通过一知半解的一些课堂和书本知识就可以想的这么深入,足以证明她在这个领域非常有天分最起码比他这个半道出家研究这一块的人有天分,而且她似乎对航天项目很向往,或许学习无线电专业知识就是为了能够参与到这个伟大的项目中?
不得不说他这个想法结果是对的,但过程歪出去十万八千里。
童教授此时已经认为南曼或许比他更适合这个研究,除了经验不够外其余哪里都合适。
这样他也不至于分身乏术,总顾虑着要丢下哪一头的事去忙别的,甚至说不定以后南曼可以接他的班,然后他再回到他亲爱的量子力学的怀抱?
南曼现在还不知道童教授在想什么,如果她知道一定会表示自己对无线电其实一点兴趣都没有,她就是本科学了一点“皮毛”,都是捡祖宗您们用剩下的,哪里真有什么“一学就通”的神奇技能。
童教授看着南曼又开始“出神”,以为她是被国内的落后条件打击太过,转化了个话题道:“我想你应该是很关注毛熊国那边的科技进展的。”
所以才会对这个事如此感兴趣又如此敏感,对于种花家的科研事业这是好事,所以童教授并不阻止南曼在这方面“瞎想”,反正她跟人瞎打听就行,自己心里琢磨出来的的事儿谁能知道?
南曼其实想摇头,她大约是不怎么知道的,毕竟国内报纸和广播很少提到国外的新闻,哪怕是毛熊国跟他们关系还不错,但如果不是特意去关注还是很少能接触到的。
她也就是之前因为选拔赛考试差点露馅儿,这才对国外的科技多了几分留意,就怕自己再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虽然说现在的她也没多对劲就是了,但她已经很努力茍着了。
“四年前毛熊和米旗都在各项高难度科学技术领域有了震惊世界的突然进展,尤其是航天和信息这两个方面那进步简直如有神助,我们自然不可能不动心,可是,前几年咱们国家自然灾害频发,经济承受压力有多大相信你也是有所感觉的。”
南曼越听越觉得哪里不对劲:“等等,教授,您的意思不会是说……”
不会真还没开始吧?
南曼表示大为震惊!
所以今年年初选拔是她猜错了?
难道这个平行世界的种花家压根没有想要征服星辰大海的雄心壮志?
那她的梦想还能成真吗?或者说她学得东西还能有用上的一天吗?
看着小弟子那茫然又无错的神情,童教授觉得自己已经对南曼真正的想法确认无误。
她果然想要进一步参与探索信息化建设的伟大事业!毕竟短波通信都看不上了,人家想直接去参与微波通信呢!
这姑娘当真是有凌云志啊!
“其实我知道也不是很多,但我很确定这个想法还只是个想法。”
最起码没正式启动,看看他实验室那点经费就知道了,他的短波通信研究就是单纯为了满足太空以下的通信工程使用,最起码现在是这样,至于6400公里以外的想法其实只是处于一个尝试阶段。
没有物质条件支持,再多再大的科研梦想都只能是白日梦,南曼很清楚这个道理,但她此时还在震惊于自己的愚蠢。
所以他们到底在讨论个啥?这不纯属扯淡呢吗?
还有她真的想吐槽一下自己,到底学得什么狗屁历史?
哪怕这里是平行世界,可就这个轨迹来看主脉络应该是大差不差的,哪一年开始研究的竟然都给记不住了?
好歹她还特意研究过航空发展史的啊!
可她发现自己就是怎么也记不起具体年份了,难不成穿越后脑子也不好使了?
“系统,你能给我查一查,种花家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航天研究的吗?扣积分都可以。”南曼现在觉得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她可以花光所剩不多的积分!
系统:“农场权限不够,无法进行联网咨询。”
要你何用!
“教授,我觉得咱们可以真的不用讨论这个话题了,等啥时候开始再说吧。”南曼有气无力的表示自己已经不想再说了,她要被自己蠢哭了。
啥都没开始呢,他们在这里讨论个什么劲儿啊,亏她还战战兢兢就怕说了不该说的,怕让人误她想“探查机密”。
“小同志,别泄气嘛,总会开始的,我估摸着也就这两年的事儿,不然上面也不会让我专门来苏城啊。”
童教授觉得得给孩子画大饼,不然真没了心气儿,那他还怎么让南曼去帮着推磨……
不对,是去帮助兄弟单位攻克难关!
南曼不是很相信的看着童教授:“您的估摸准不准啊?”
“那你就想一想,杜东明去哪里了吧。”
以南曼的聪明,不用猜童教授也很确定当初考试的时候,这丫头就猜出选拔考试是为了特殊项目准备的。
不过……估摸着她猜的有点偏,所以才往外太空上面使劲呢。
但这不重要,武器解决了总要向着天空之外努努力。
现在微波通信技术研究比较重要,看几本书就能学得这么透彻,那要是亲自摸一摸仪器会不会更透彻?
“万一哪一天上面真要动真格的去征服星辰大海,咱们电动力学专业的还能没有用武之地?”
饼可以画的再大一点。
“南曼啊,你要是真感兴趣,咱们现在开始转头研究也来得及,我给你培训半年无线电更专业的知识,然后安排你去参与一下微波通信仪器仿制的工作,你觉得怎么样?”
南曼:我觉得不怎么样,我一点都不感兴趣。
无线电和她感兴趣的东西压根不是一回事。
但现在的问题不是她兴趣在哪。
而是她还真知道怎么仿制微波通信装置,这玩意儿是他们飞行器专业本科课程大一必考科目。
理论只知道概论,但动手能力却不输任何无线电专业学生,飞行器设计就是这么牛!
要不说童教授就是专门压制她的呢,命门一下子就能摸准,虽然可能过程自己脑补给歪到一个诡异的程度,可所求结果竟然都一样。
这也是神了!
ps:1.本章所用到的专业知识,都是作者从文库里查阅的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2.因为引用的科普介绍有些多,为了阅读观感就暂时不标注了,总结一下就是本文所有专业知识,都是引用的文库里的科普介绍作者根据自己的理解稍微加工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