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2/2)
藿香正气水难喝是难喝但的确是管用的,等天色渐黑南二叔一家散工回家时南曼就感觉不头晕也不恶心了,除了还有点没力气犯困其余都感觉正常。
南二叔回家看到儿子和侄女也没顾上问他们其他的,上来就问了他最想知道的:“川子,大队部那车是咋回事?”
不是他不关心儿子侄女,主要是那么一辆锃新瓦亮的拖拉机停在大队部门口,他想忽视也没法忽视啊!
他还算有理智想到回家看看是不是儿子回家弄回来的,大队长散工回来看到后一直都搁大队部门口围着车转圈看呢,
“拖拉机厂跟咱们换的,旧车换新车,以后这新拖拉机就是咱们大队的,贵丰县领导批的条子。”南川话里带着得意高兴,虽然这事儿不是他的功劳可说到底也是经他手换的,四舍五入等于他换的。
南二叔眼睛都直了,嘴皮子哆哆嗦嗦道:“真给咱?以后都是咱的,不再换回来了?”
“爸,以后就是咱的,谁也要不走了!”
当天晚上大队长破天荒没去麦场监工催促打麦场,而是拎着一瓶子烧酒到了南家跟南二叔还有南川喝了一顿,本来还想叫上南曼但她人不舒服晚饭都没吃就睡觉去了。
“川啊,你真是好样的,这回你也立功了,咱们大队的后生你是这个!”大队长明显喝高了,拉着南川开始絮絮叨叨,一边给他竖大拇指一边拍着南川后背,可见是高兴得很。
“这是我妹子的功劳,我可不敢抢功,叔我跟你说,我妹子太厉害了,拖拉机厂那老些人都得叫她老师……”南川大约也是喝兴奋了,然后就开始给在场的人讲起他这些日子的所见所闻,当然了有很多细节存在被他艺术加工的成分,一顿形容感觉南曼像个神仙一般。
幸亏南曼此刻在爷爷家睡觉,不然听到南川夸大其词的话非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不可,堂哥吹的牛当真能上天!
第二天一早南曼起床时院子里静悄悄的,三个小家伙儿跟着太爷爷去麦场找老头老太太唠嗑,南奶奶把早饭给孙女留在锅里也在后院菜园子摘菜,其他人早早就下地接着继续收麦子。
“奶奶,你们都吃了?”南曼洗漱完先去后院找奶奶,她有些睡懵了这会儿才清醒。
南奶奶割完韭菜就在一边摘,打算今天烙韭菜盒子,麦收出力气大饭食就得跟上,再加上孙子孙女刚回来怎么着也得吃顿好的。
“都吃了,你还难受不难受?”
南曼感觉自己睡完这一觉已经满血复活:“不难受了,就是饿。”
“那就去吃饭吧,昨晚就没吃。”
“哎,我一会儿过来帮您摘韭菜。”
南奶奶特意给孙女打的荷包蛋温在锅里,不是老太太偏心而是昨天听了小孙子那一顿吹嘘,全家临睡前一致认为必须把老南家这“宝贝”照顾好,这可是领导们都承认的“人才”可是不能亏着。
为此大队长还承诺等收完麦子多分给南家五十斤,这个是特意给南曼的,庄稼人也没别的好东西,就只能用最珍贵的粮食表达谢意。
南川一早就开车去翻地去了,队里早熟的麦地已经收完这会儿刚好让他开着新车去翻一翻,好些人今早还去看过稀奇。
“过两天就是端午,你爸他们肯定回来,到时候你再跟着回去,咱们乡下比城里凉快,你怕热就不用急着走。”小孙女这身子骨从小就弱,可是不能再给热出毛病。
南曼只要愿意的时候嘴巴还是很甜:“好嘞,我不着急走,对了奶奶,我还给您买了汗衫呢。”
南家的韭菜盒子是用玉米面掺一点白面做的,往年肯定是舍不得这样吃,但今年年景不错麦子算是丰收,所以南奶奶就舍得把家里最后一点白面拿出来烙盒子吃。
南曼不会烙但她可以帮着包,老家这边的韭菜盒子是半月型,拿拿擀面杖擀出一个个圆饼把馅倒在上面再合上,然后拿个碗用碗沿儿把对合的饼边压一圈就是一个盒子,这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南曼看南奶奶做了几个就立马学会了。
祖孙俩合作一上午就做了一盆出来,没办法家里人多活儿又重,做好饭食时必须得量大一些。
做到一半时老爷子就带着仨娃娃回来了,然后不一会儿三个娃就一人一块韭菜盒子拿着啃起来,这时候孩子都好带给块吃的就能安静大半天。
“曼曼啊,你堂哥那工作的事儿,靠谱吗?”昨天酒桌散了后,南川才对家里人说起要去拖拉机厂考试的事儿,这事儿一说全家都激动坏了,这年头出个正式工有多难简直超乎想象。
“嗯,靠谱,厂子领导亲自跟我哥说的,我想着这段时间我哥还得补补课,不出意外他能考上。”南曼来到这个时代后是第一次吃韭菜盒子,这玩意太鲜香越吃越饿,等到回过神来就发现自己吃多了。
南老爷子笑得一脸褶子:“有你这话我就放心了,你堂哥昨晚喝的晕乎乎的,我还以为他说梦话呢。”
大儿子果然靠谱,那些日子回来折腾东西大约就是为了这事儿,只是大儿子靠谱归靠谱,二儿子那里他也得敲打敲打记好儿,这可是他大哥一家给他们天大的情分。
韭菜盒子烙好后,南二叔一家散工回来直接过来吃,吃完后又接着去麦场打场,这时候就是和老天爷赛跑,粮食没晒干入仓之前那都不算你的。
六月初的乡下似乎到处都弥漫着麦子的清香,南曼干不了农活儿但她可以帮着送送水什么的,带着麦秆编织的草帽拎上水壶顺着田间小路就能找到麦田,路上来来往往有运输麦子的独轮车,想迷路也不太容易。
“曼曼不用你来,一会儿我们就回去了。”南二婶儿远远就看到侄女送水过来,她现在正对侄女充满感激因而就看不得她受累。
“没事的,今天有风不算热,再说我都好了。”南曼这两天一直被全家当成瓷娃娃,看着田间捡麦穗的一群小萝卜头她都有些不好意思说送水能累着。
“二婶儿,你们先喝着,我一会儿回去和奶奶做饭。”下不了地帮着做做饭还是可以的,南曼可不好意思吃闲饭。
南燕咕咚咕咚喝了一大碗凉白开,悄悄跟南曼咬耳朵:“姐,我想吃烀咸菜,让咱奶给弄个呗。”
南曼又给她倒了一碗:“行,我跟咱奶奶说,爷爷一早就去了公社买肉,晚上咱们吃饺子。”
南燕晒黑的小脸儿听完这话明显带着开心,最近学校放麦假,全公社师生都要下地收麦子,南燕这个刚上任的老师自然也得回来收麦子。
堂姐回家就是好,往年收麦子可没这待遇!
后天是端午,南曼在老家已经待了三天,估摸着南和平两口子也已经收到信儿知道闺女在老家,端午节他们肯定是要回来的。
老爷子原本打算端午去割肉,但南曼说端午节她爸妈肯定会带肉回来,老家提前买了肉多吃一顿也不错毕竟天天都干重活呢,他们家现在也不缺这一顿肉吃。
这是真的,南曼这两个月吃得都是拖拉机厂给的补贴,她学生的份额却都攒了下来,看老家没有多少细粮了立马就把粮票给了老爷子,粮油站能换到细粮割肉时一起换了就行。
老爷子身体硬朗的很,七十多岁的人背个十几斤东西去公社走个来回就跟玩一样,这也就是俩儿子孝顺不用他挣工分不然下地也能干两年,和南曼对比瞧着她才像七十的那个人。
南曼回到家时老爷子已经回来,正在和南奶奶显摆他今天的成果。
“粮油站今年有糯米和粽叶,我看到就买了些,这可是好些年不见的稀罕东西,多亏曼曼有细粮票不然拿票都买不到。”
三斤糯米其实包不了多少粽子,但这时候就是尝尝味儿也没有谁家能把这当饭吃,老爷子感觉今年是个丰收年,所以花钱格外大方些。
“成,明天包粽子,刚好老大他们回来也能尝一尝。”
奶奶把粽叶泡在盆里打算明天用,看着南曼进屋,连忙让她尝一尝刚摘的香瓜。
“园子里就熟了仨,我切开一个给那仨小的一人分了一角,还有这块是给你的。”
另外两个还在盆里,显然是留给还在地里的人的,爷爷奶奶家院子大,前后都有果树,菜园子里还种着香瓜和西瓜,可惜种子不太行每年结的瓜都不够孩子们吃。
“曼曼今年回来的早,能吃上咱们家的杏子,再过几天杏子就能吃了。”老爷子看着树上那已经变黄的杏子,等它们再变软一点就可以摘着吃。
南曼一边吃着瓜,一边也在看着杏子,她活了两辈子还是第一回见到长在树上的杏子,上辈子她吃的都是包装好的,她所在的星球也不种这个,想看个杏花那得坐飞船。
这个时代虽然穷,但也不是全然没有优点,在享受自然环境带来的馈赠上就很是不错。
“对了,我看咱们大队,打麦子还是用牲口套上石磙子碾,这得弄到什么时候?”南曼虽然知道这时候大多数地方没有打麦子的机器,可看着用这种原始工具打麦子依旧感觉头皮发麻,就这个效率难怪会把人累成这个样子。
“不用石磙子碾那用什么?”祖祖辈辈都用这个,南老爷子还真不知道除了这个还能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