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人仗犬势 > 第132章 展演3

第132章 展演3(1/2)

目录

第132章 展演3

从电梯出来,转入主会议厅的走廊,一共有三道门。

第一道是关子杨要进的门,通往与会议厅相连的休息室,冰上中心让他们把这间房用作后台,不上台时,演员在里面候场。

第二道门是会议厅的正门,按照安排,何已知应该从这里入场,直接走向被划分为“舞台”的区域,以作者的身份为观众介绍今天的剧目,包括说明展演形式、预计时长和基本信息等等。

但剧作家并没有在这里停下,而是和雁行一起走到了第三道门,会议厅的后门。这里是观众入场的地方。-_-!

雁行通过影子发现了自己后面的尾巴:“你没必要心虚。”

何已知一惊,差点以为被他看穿了想法。

雁行接着说:“只是迟到十五分钟而已,还不到被丢矿泉水瓶的程度。”

原来是这个心虚。

“你觉得会有人随身携带臭鸡蛋吗?”

“这点你可以放心,有刺激性气味的东西通不过冰上中心的安检。”

何已知笑了,但又随即摇了摇头。

和迟到没有关系——

“任何人面对舞台都是心虚的。”

大概两周以前,他在一次三人聚会中说出想做对外展演的想法,当时司徒渺发出了一声真实的惊叫,刷油的刷子沾到了明火,火焰刷地升腾起来,就像在驳斥他的想法。

女演员不顾烤糊的肉,对他发出严肃的质疑:“师兄,你是不是忘了丘教授还没放过你?”

他当然没忘。

而且他非常清楚丘旦青是一个如何不符合年龄的小肚鸡肠的男人——

如果被他知道何已知还没有放弃参加哈蒙尼欧的想法,丘教授必然会全力出手阻碍。

他们这个小剧组是不可能抵挡得了他的权势的。

但何已知更担心的是这部戏本身。

他不确定如果就这样躲藏着排练下去一直到去法国,他们的成品能否达到预期的水准。

排戏就好比盖房子。

一个房子好不好不能看外观,要住进去才知道,一出戏好不好也不能读剧本,要看现场才知道。

新房总会发出“咔嗒咔嗒”的声响,像身体僵硬的老人在放松筋骨,古人认为这是“木鸣”的怪象,预示着不祥之兆,但其实那是刚盖好的房子在风和重力的作用下微调自己的结构,找寻最佳的平衡点。

新的戏也是这样,排练完成只不过是按照图纸垒好砖瓦,要真正达到完美的成色只有在演出中和舞台上一点点地微调。

何已知自己也经历过读本时大受好评的本子,真正演出时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的情况。

每当这会儿,大家总会打趣说:“这是一出经典戏。”

因为经典戏总是印刷在纸上供人阅读,而不是在舞台上被人观看。

更重要的是,他已经离开剧场太久了——

两年?还是三年?记不清了。

太久没有见到被聚光灯点亮脸的观众,呼吸到幕布开启时灰尘和脂粉的气味,听到观众席坐满后椅子和衣服布料摩攃的声音……

他甚至差点忘记了舞台是世界上最恐怖的地方。

比地狱更可怕。

因为地狱人通常只用去一次,但是这块被灯光圈起的木台子却可以一次又一次地令最优秀的独奏家手抖,让最顶尖的歌唱家破音,使最勤奋的演员忘词……何已知见过各种各样的表演者在开场前紧

张得呕吐。

离开得太久,很多记忆都变得模糊,直到这时站在紧闭的门前,握着冰凉的把手,一切又回来了,从抽[dòng]的肌肉和紊乱的激素开始。

“需要我牵住你的手吗?”

雁行的调侃里带着理解的味道,何已知马上明白了,他懂这种心情。

他怎么可能不懂?

竞技和演出的共同点,就是他们会一次又一次地把自己送上炙烤的火场,前仆后继,乐此不疲。

“不用了。”

雁行:“那就好。我还担心你像你的小偶像一样准备逃走呢。”

所以刚才他是在开导关子杨……何已知稍微一想就猜到了。

“我和他不一样,”剧作家调整了一下扎起的头发,将因为躺下而垂落的碎发拨到耳后,失去遮挡的面部轮廓更多了几分引人注目的锋利,“我可是上过解放天性课的,而且认真地完成了作业。”

他指了指自己撅起的嘴唇,在雁行低头笑时,没有迟疑地拧动门把手,准备面对超时等待后烦躁气愤的观众。

第一扇门里,所有的演员看着姗姗来迟的关子杨,短暂的惊讶之后如释重负的声音像接力棒一样在人和人中间传递。

“太好了,我们还以为你被粉丝绑架了呢。”一个主演半开玩笑地说。

关子杨脸一红,连忙弯下腰,比平时的90度鞠躬弯得更深,几乎折成两半:“对不起……”

“行了行了,知道你柔韧度好,别炫耀了。”

演员们纷纷从两侧走过来拥抱他,和他对戏最多的女演员说:“赶上就好,如果你不来我们都不知道怎么办了。”

“你们可以和我演。”从伦敦剧团回来的替补男演员说。

“那可不行,我们和小关排练了那么久,更有对手戏的氛围。”

“我的心好痛!原来我只是一个无人期待的替代品——”

他们的玩笑让气氛轻松了许多,关子杨也不知不觉地跟着笑起来。

他想起刚刚雁行在楼上跟他说的话,更觉得自己愚蠢,他应该早一点和他们交流的。

在巅峰时期遭遇不幸的运动员是这么说的:

“如果这是你真的渴望的那个舞台,那么无论是恐惧还是胆怯,都不足以让你从它面前逃开。”

“你会发抖,胃痛,在台上呕吐,紧张过度到毛细血管爆裂、眼球出血,但是你不会走。”

“能让你从那个地方离开的只有一件事,就是认为自己总有下一次机会的侥幸——但谁知道会不会真的有下一次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