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不当反派去说书[穿书] > 第275章 天灾预备

第275章 天灾预备(1/2)

目录

第275章 天灾预备

宁景将那些猜测按压于心中, 之后与国师谈了一些事,便就告退而去。

京城地理位置居九州之中而偏北,冬日大雪纷飞, 宫墙着红披白,庄严静谧。

宁景出了殿,一眼就看到在外等候他的衡王,后者华服高冠,披着一袭玄色大氅, 站于观台之上,大雪簌簌而落, 被列列寒风吹的斜飞, 衡王便立于雪中,看着观台外的景象出了神,袖摆在风中飘荡。

直到一双白底织金的锦靴落在身旁, 余光里出现一抹白时, 衡王才回过神,侧眸看向旁边。

是宁景。

宁景身上罩着华美洁白的白狐披风, 越发衬得他容颜如玉,气质清华,天生的贵气中又带着丝书卷气, 令人过目难忘。

大雪很快落了他一肩, 他擡起手轻轻拂去狐毛上的雪花, 目光看向观台外,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赞道:“好风景。”

此处观台极高, 立在这里往下看去, 可将满天大雪中的京城尽收眼底, 不论是铺盖了一层雪顶的红墙高瓦,城中鳞次栉比的居民屋檐,还是湖泊,山林,旷野,亦还是其中行走如黑点的人影,都融入一片茫茫雪景里,化作一副画卷,纳入宁景眼中。

如此美景,难怪连宫侍都去屋檐下躲避大雪,衡王却不舍的离去。

衡王微微一笑,眼底却是难以言说的复杂情绪,他继续看着风景,愣怔许久,他忽而开口,语气低而淡漠,“当年父皇将皇位传于皇兄之时,我曾颇为不解,说来也不怕大逆不道,我从未将皇兄放在眼里,一直以来,我以为我之对手会是大皇姐。”

“父皇不是迂腐之人,他既然敢重建女子哥儿的学院,试图恢复姜朝之初的格局,那他定是不会介怀大皇姐女子的身份,若是大皇姐为帝,我心服口服,然而,万万没想到……”

他叹息一声,不知舒散了郁积多年的郁气,“我万没想到,父皇不选我与大皇姐,原因竟在于此。”

宁景眼帘半垂,看来国师已经将真正的原因告知了衡王。

诚然当初逸帝膝下四子二女,要论出色当属衡王和敦夙大长公主,这二位各有谋略所长,不论是谁登上这个帝位都是众望所归,然而结果却是让人大跌眼镜,皇位归了二皇子,也就是淮帝。

这事当时谁也不解,之后淮帝登基,敦夙大长公主拥有兵权,却被勒令困于南三州之地,不得出来一步,也不得干涉朝政,衡王则是连封地都无,被困于京城,后来才逐步得淮帝信任,让他出行各处为淮帝处理事情,可淮帝防他也防的紧,从不让他接触一点兵权,便是朝堂之上也对他颇多限制。

直到现在,衡王才明白逸帝为何如此做。

逸帝却是有私心,想保住自己两个最适合帝位之人。

因为,皇位现在可不是什么好东西,一旦坐上去,便就要承接祖上犯下之过错,自昊帝起决定推翻三色乾坤柱的孽力,最终都会反噬给后来人。

姜朝一旦崩塌,谁人都可以逃走保全自己,唯独姜朝的皇帝不能,国在王在,国亡王殁。

逸帝却是在为姜朝做最后的打算,若是三色乾坤柱倒塌后,姜朝覆灭,最少衡王和敦夙大长公主还可以占据一方,待日后寻找时机,再做图谋。

至于坐上这个位置的淮帝,实际才是一枚弃子。

衡王怅然一笑,深深呼出一口气,目若朗星,看向宁景,道:“日后有劳帝师好好教导陛下,你我共同勉力,姜朝定是可以度过难关,迎来更广阔的天空。”

“帝师您说,那海之岸是何模样,您口中的华夏可在对面?”

宁景眸光一动,含笑摇了摇头,道:“也许吧。”

接着,二人下了摘星阁,去了一处宫殿,细细商议起应对天灾的正事。

连衡王都没想到,他当初的令宁景编写防备天灾,灾中求生之举,却是阴差阳错可以派上大用场。

国师已经是告诉了他,二年后三色乾坤柱崩塌,将会有一场巨大灾劫席卷姜朝各地,除了京城,无一幸免。

北旱南涝,中西地龙翻身,东有飓风侵袭,而且这些天灾还会互相影响,一起发作起来,区区姜朝怎能抵挡。

衡王只要一想到国师“预言”二年后的灾难,他就头皮发麻,国师言,届时一州之人十不存一,姜朝三万万之数,灾后只余不到五千万人存活,何其惨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