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正幡·不甘(2/2)
自己读书有多苦,他是晓得的,所以他不求自家永世功勋不断,只希望自己的儿子可以稍稍读书明理,往后得个荫官,这就足够了。
吴小苗身体弱,在生了冯韶之后,他们夫妻俩试过要孩子,但都站不住,流了两次,便再也没有要孩子了。
那时冯正幡想,独子也好,以后父辈的功勋全让冯韶一个人享受,小冯韶一定会成为京中最幸福的小郎君。
然而沈长卿给了他当头一棒,没两年便宣布取消荫官制度,所有人入仕,都需要经过考试。
京中大小世家无一不对沈长卿颇有怨怼,甚至集体罢朝,游行,组织人闹事……无济于事,这仍然没能让帝后二人动摇。
冯正幡就是在这一刻,开始怀疑自己努力这么多年,到底有什么意义的。
反思够了,他又继续向着更高处努力。
他以为自己只要位置足够高,成为尚书,甚至尚书令,总有一天可以足够庇护儿子一辈子。
但是不能。
一年又一年过去,冯正幡一再立功,一再升迁,但得到的好处太少太少,已经让他难以知足。
这些年里,家中长辈陆续过世,偌大的宅子里,竟显得有些空荡荡的。
忽而有一年,有一个黑衣人闯入他家,勒令他与廉升合作,夺取澹台家的江山。
黑衣人不知盯了他多久,竟然对他的事情了如指掌,甚至也知晓他始终对取消荫官一事深有不满。
冯正幡鬼使神差地答应了。
从他决定背叛这个国家开始,他的心思就不正当了起来。
妻儿似乎从未发现,身边的朋友也没有察觉,皇帝也像从前一样信任他。
冯正幡心底里埋藏着太大的秘密,他行事极其小心,几乎从未在人前显露过什么,始终配合着廉升人行事。
廉升如今那位自治区主席,他看不上眼,多少有些理想高于本领了,但达奚戎完给他的承诺太有诱惑力了,他很难不想着搏一搏。
冯韶渐渐长大,娶了京中许家的幼女。
许家不算大家,但冯韶与那许嫣合得来,冯正幡便都由着他。
像冯韶这样爱玩的性子,即便娶妻后,也没有任何改变,甚至拉上许嫣一起胡闹,逛遍京城大街小巷,没个正形。
吴小苗担心儿子荒废了,冯正幡也同样,但他对达奚戎完抱有期许,因此几次逼着儿子读书未果后,便又算了。
许嫣也生了孩子以后,办了满月酒,吴小苗亲自下厨,做了一道鱼跃龙门。
她在席间说,希望孙子能够像阿翁一样出人头地。
而这也是她做的最后一顿饭,这之后没多久,她便重病去世。
冯韶对母亲的过世是难过的,可这种难过也有限,似乎他的脑子里,就只剩下了娱乐。
孝期过后,夫妻俩不管孩子,平日让乳母带,教育让冯正幡管,总之就是一点也没有收敛的意思。
冯正幡唯恐孙子跟冯韶一样不听管教,因此这次换了态度,希望自己的严加管束可以让孙子成材。
就在跌宕的生活里,冯正幡一边为儿子发愁,一边带孙子,同时还得与朝中政敌周旋,暗中又要配合达奚戎完提供苍柘的各种情报。
苍柘历二百六十八年秋,达奚戎完命人通知冯正幡,战争不日打响。
冯正幡开始消灭自己从前开黑赌坊之类的证据,然后让自己养在双俍道的私兵做足准备。
可是猝不及防地,战争还没开始,他便暴露了。
一切都是因为那个姜翘。
回想起当年他配合洪玉林杀害姜翠城一家时,后悔也来不及了。
冯正幡怨恨沈长卿断了臣子的生路,逼得人反抗,一直到最后不得不老老实实回到宫城面见皇帝时,他仍然是怨恨的。
似乎是上天有意跟他对着干,他跟达奚戎完结盟后做过的所有坏事,都一件一件地被抖落了出来。
本该被烧死的澹台晏忱活着,本该坠崖的姜翘也活着,他在朝堂上听到自己的结局时,甚至已经没有了说话的力气。
最大的遗憾,便是没有再看一眼冯韶。
上了刑场,冯正幡知道自己这一生有多荒唐,也知道如果自己一开始教育好冯韶,就不会有这么多事。
可他不明白,自己真的错了吗?
兢兢业业的臣子不能给儿孙换来荫官,那他做官为的是什么?
被人押着即将砍头的那一刻,冯正幡恍惚间想起了自己中秀才之后写的诗。
那时候他少年心性,单纯正直,一心期盼着百姓能过上好日子。
是的吧,他做官本应该是为了百姓的吧。
又或者,一开始他也是为了让家人过得好,才开始读书。
但是随着读书明理,他开始将天下的担子架在肩上。
只是随着时光流逝,他一点一点忘却了。
书中一字一句,与他写过的每一首诗,都在被他遗忘的时光里沾满灰尘。
鲜血喷洒,犹不足清扫数年错误过往。
下一章写白敬禾,是日记的形式,非常负能量,也很疯狂,介意的小天使就跳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