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娘子且慢 > 婚前

婚前(1/2)

目录

婚前

季询是灰白着一张脸回到季府的。原本以为清欢和行简的婚事是势在必得的,没想到半道杀出了一个宋淮舟来,还搬来了陛下的赐婚圣旨,让他们措手不及,毫无反击的余地。

沈清欢得知陛下为她和宋淮舟赐婚的消息,愣了许久,迟迟没有回过神来。秋叶倒是又惊又喜,满肚子都是要祝福的话,可一撞见沈清欢寡淡的神色,话到了嘴边,硬是被她咽下去了。

秋兰见沈清欢落落寡欢,便上前安慰道:“姑娘,奴婢知道你还忘不了世子,可如今陛下为你赐了婚,你便只能欢欢喜喜地接受。宋大人虽然比不得世子温润和善,对姑娘却是很好的。”

一向稳妥本份的秋兰都能推心置腹地说出这样一番话来,沈清欢又怎会想不明白。圣旨已下,此事再没有转圜的余地了。

她与穆时安本就是不可能再续前缘的了,对季行简也只是兄妹之情。只是比起季家,安王府实在不是个好去处。

安王平庸,王妃孙氏性情古怪,自从世子去世后,就越发阴沉暴戾,实在不是个好相处的婆母。何况,王府里还有个曾经爱慕穆时安,对她含恨的秦昭云,她若是嫁入了安王府,只怕更是处境艰难、处处受制。

宋淮舟对她是有几分情意的,可她对宋淮舟却没有男女之情。为了这样一个人深入虎xue,她到底还是有些不情愿的。可陛下圣旨已下,她难不成还能抗旨不从吗?

不,她不会这么做的,永定侯府也不会允许她这么做。当日大伯父上赶着去求宋淮舟,为的就是攀附上他,如今有了这么一个好机会,又岂会放过?

沈清欢叹了口气,事实已定,她除了接受别无他法。“我都明白,你先出去吧,我想静一静。”

秋兰见她想明白了,也不再多言,只拉着秋叶缓缓走了出去。

礼部很快选定了吉日,原本选好的是三个日子,当年的腊月十六,次年的三月二十二和八月初八。最后宋淮舟选了最近的日子,就定在这年的腊月十六。

虽说沈清欢年岁尚小,还未及笈,但宋淮舟已经二十了,这个年纪的儿郎早该成亲生子了。礼部的大人暧昧地笑了笑,从宋淮舟手中接过写了日期的红纸,很快就派人告知了永定侯府。

赐婚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京都,穆时安得知消息的时候,宋淮舟已经派人去过了六礼。

纵使他再如何不甘心,却也知道此事没有任何转机了。遭受打击的穆时安消沉了几日,每日从翰林院回来后就在房中喝得烂醉如泥。

汤氏看着心疼不已,越发怨怪起了沈清欢。她的儿子那么骄傲,何曾受过这样的挫折与打击?为了一个女子弄得神思不属、失魂落魄,可还有半分少年意气?

也不过是消沉了几日,酒醒后,穆时安变了个人似的,越发勤勉了起来,每日泡在翰林院中,拼了命地编撰史书,更深露重时才浑浑噩噩地回国公府里。

宣帝看着穆时安编撰好的史书,十分满意。前不久二皇子妃穆雅茹成功诞下一个皇孙,宣帝心中欢喜,当即封了宋烨为太子。

宁国公府出了个太子妃,阖府欢喜。连带着穆时安也得到了陛下的赏识,从七品的翰林院编修一跃成为了正六品的户部郎中。

户部是六部中最重要的一部,总管着整个大齐国的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是个权责重大的部门。

将穆时安放入户部是宣帝一早就想好的。穆时安是宋烨的表弟,又是宁国公府的世子,有他在户部支应,宋烨将来想做什么也更容易些。

户部的工作其实很繁琐,穆时安出身显贵,却能踏实勤奋,户部尚书秦政对他很是赏识。

季行简得知婚事不成了,倒也没有如何,只是越发醉心于诗书,学习勤勉,一次都没有去寻过沈清欢。

舅母张氏虽然遗憾不能与沈清欢做婆媳,却依旧不时上门探视,还送了不少花样子让沈清欢在翠竹院里刺绣。

待嫁的妇人有许多绣活要做,除了给未来婆母、小姑的,还要给未婚夫婿做鞋袜和贴身的衣物。

这些事,沈清欢自然是知道了,只是原先她与穆时安婚期在来年六月,她还没有开始做那些贴身物件,一时间有些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张氏提点了她之后,她才打发了秋叶去寻江流,要来了宋淮舟的尺寸。幸而宋淮舟只是庶子,王府的中馈以后也不需要她管,她便安心地做起了绣活。

做好的靴子要提前送去男方那里,看看是否合脚,也是提前考察新媳妇的绣技。宋淮舟收到鞋靴的时候,立马就将脚上的旧鞋脱了下来,换上了新鞋,而后在江流瞠目结舌的注视下,将旧鞋扔到了一旁。

“去告诉秋叶,鞋子做得很合脚,我很喜欢,让她家姑娘再做几双来。”宋淮舟望着脚上黑色的皂靴,针脚紧密,鞋底用了两层厚实的垫子,踩着很舒服。

“大人,按照规矩,新夫人只需要做两双鞋靴就够了,你是想要夫人做几双呢?”江流望着做工精细的皂靴,任他是个粗人,也知道做这样一双鞋不容易。

大人这岂不是要难为沈姑娘?哪有还没过门就对新娘子提这样的要求的?

听了江流的话,宋淮舟也觉出不妥来。嫁给他她本来就不大情愿,再让她劳心劳力地做这些事,她怕是要恼了吧?“罢了,只说合脚,不必让她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