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凰凰阙歌 > 驳辩

驳辩(1/2)

目录

驳辩

那晚的真实情况确如安王所说,他临幸李婕妤是个意外,微醺酒热之时回到宫中,榻上已有美人等待,一切发生的顺理成章。若说是李婕妤与英度相像之说,实是无稽之谈,安王直到今天之前,对于英度的长相都仅仅只有一个模糊的印象。

翟寰也已经事先派人问过李婕妤那晚的事,李婕妤一开始支支吾吾,后来也禁不住如实说了。本来在后宫会上,李婕妤一副泫然欲泣的模样,翟寰还思量其中有什么隐情,哪知确有隐情,却不是翟寰想的那种。

原来自从翟寰将彤册的管理权交给悯贵妃之后,安王每晚的侍寝人选也没了定数,悯贵妃经历了之前的事,不想也不愿过度插手,放任自流的态度难免让/>

虽然后宫是皇后娘娘的后宫,而非皇上的后宫,这几乎已经成了后宫中普遍的共识,但妃嫔的荣华体面依旧,又逢皇后待下慈和,皇帝多情慷慨,这个位置仍旧吸引着不少美貌宫女为之一搏。只要找对门路,付出足够的钱财,就能被安排与皇帝的“巧遇”,至于能不能得幸,未来又会被封为何等名位,则是各凭本事。

李婕妤的运气出乎意料的好,原本凭她交上的区区二十两银子,要等到明年春天才能轮到她,然而中间却不知道出了什么差错,她一步登天,在那晚登上了皇上的榻,顺利获得宠幸,竟还被封婕妤。

一切都顺利得有点蹊跷了,但要身处其中的人一桩桩道来自己的当时的动机,又都说不上来。比如安王被问到为什么会封李氏“婕妤”这么高的位分,安王傻傻地想了想,答曰李氏的样貌既不“梅兰竹菊”也不“雾雨风”,又听闻后宫中婕妤之位尚有空缺,心血来潮之下,所以……

翟寰听到这里也不由得以手扶额,原来安王在封妃的时候还会考虑位分空缺,这还是第一次听说,那是如何搞成现在这样齐齐超员的局面的……那些女子说来也是可怜,相信了安王的慷慨许诺,却不知到嘴的位分还在空中飞着。

至此多说无益,不过到了此时,至少弄清了一件事情:安王确实是被设计了。那么多“巧合”放在一起,背后定有人推波助澜,只是……会是谁呢?

翟寰的目光扫过苏、汀兰、菡萏、芍药四人神色各异。

翟寰自始至终没有道出李婕妤受封与中秋一事之间的关联,也丝毫没有迁怒安王的迹象,她此番重拿轻放,也不知暗处的始作俑者作何感想。

翟寰笑着打圆场:“李氏初封婕妤,如此高的位份,是除了怜妃之外的头一遭,上次的怜妃已属破格,本宫是代悯贵妃一问——哦对,本宫已经嘱意悯贵妃处理宫中女眷的封赏事务,皇上之后还有何想法的,之后直接与悯贵妃说就是了。”

翟寰三言两语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安王也无话可说了,此事就此揭过。

翟寰不再与安王对话,转了话头,朗声道:“本宫今日把诸位叫到这里,是为了什么,想必你们也清楚,我也不绕关子了。中秋节那晚,有人使计将皇上引去西书房,还将房中的熏香换成了迷香,我收到指控,说是你们其中之一所为。那人是谁,你们中可有主动招认的吗?”

兜了一小圈终于回到正题,翟寰笑容收敛,又一次扫视紫苏四人,不放过她们脸上任何一点微小的反应。

自然是无人答话。房中寂然,落针可闻。

安王自觉已经没自己什么事了,重回到位置上坐下来,正准备看热闹。谁知屁股还没坐热,又被翟寰叫到:“皇上。”

他吓得浑身一个激灵,从座位上弹起:“公主殿下!”

如果不是现场气氛凝重,他那样子倒很招人笑的。

翟寰微垂了眼眸:“那天晚上发生的事,你可还记得?”

“公主殿下明鉴,”安王一点脾气都没,说话前又冲翟寰的方向笨拙地微施一礼,“本王那晚虽不慎误闯,但真的什么都没来得及做,不信您可以问居士!”

安王为了自证不惜拉上被害者,显出几分急切,实在有失明智。被他点到的英度先是一愣,到底脸皮薄,别开脸去装没听到。

翟寰脸沉了下去:“你只用说你记得的当时的情况就好。不用说些有的没的。”

安王后知后觉:“是,是。本王那晚吃了些酒,进了那屋子,倒头就睡着了。只记得那屋里又暖又香……”

翟寰的脸色随着安王说话间越来越不好,正要出言打断,安王又不着调地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如果是房中有迷香的话,那也就说的通了。本王也纳闷只是小酌,本不至于……”

“得了!”翟寰总算开口打断安王发散的思路,不留痕迹地看了一眼身边的英度,“你只用说那晚你是怎么到西书房的,路上可曾见到什么异常。其他的一概不许再提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