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2/2)
“我爸爸是被他们故意杀死的,阿檀,我们去报案,陪我去报案。”
报案第二日,马富家悄悄告知阿檀情况:“这起案件不允立。”
阿檀问:“为什么?”
马富家为难地指了指:“这是吴警长的意思。”
“好,谢谢你,马哥,我去找警长。”
她脚步匆忙,敲响警长办公室的门,里面传来一声悠长的男声。
“进来。”
阿檀推开门,这位新到任不过一月的吴警长正端详着手上的一块名表,见阿檀进来,他立刻正了正神色。
“有什么事吗?”
“吴警长,日领馆蓄意谋杀观音巷市民的案子为什么不允立?”
“没有为什么。”
“可是警察厅宗旨,凡有案,必追究……”
他打断阿檀:“你不要弄错了,这是之前的周警长的宗旨,不是我吴某人的宗旨。”
“那我请问,吴警长的宗旨是……”
“这起案子涉及到外国人,还是日本人。”
“在吴警长这里,外国人犯案,就可以不追究了吗?”
这位吴警长被激怒,拍桌而起:“何阿檀,这是你与上级说话的态度?我告诉你,第一,这起案子就是意外车祸,第二,你被解雇了!”
阿檀冷笑,拳紧了又紧,最后理智上来,她点点头:“好,市民枉死都不允立案,这地方,不用你解雇,我自己走。”
她向吴警长投去凌厉一眼,头也不回地走出门去。
文绣一直在按照流程替蒋先生操办后事,出殡那天,附近的邻居,两家的亲友,蒋先生的学生来吊唁,个个面上都难掩伤感,只有文绣,能谈会笑,从始至终脸上不见悲伤。
葬礼结束后,文绣也如平时一样,早起买菜,烧火做饭,洗衣晾衣,她说没什么好伤心的,人走了,可日子还是要过下去的。
但曹善眉悄悄将浸月拉到一边:“你爸走了,你妈不对劲得很,都不同我吵嘴了,你们注意些。”
浸月点点头:“谢谢曹姨提醒。”
可是浸月看文绣,却看不出什么不对劲的,她麻利地做着家中活计,和人着拉家长里短,遇到看不过眼的,同样唠唠叨叨骂骂咧咧,和蒋章宁在时,好像没什么不同。
十一月十七日,是蒋先生的头七。
天寒得很,阴阴冷冷的,冻得人直打哆嗦。
吃过晚饭,文绣打发沉星去医院接晚班的浸月,沉星往巷口走的时候,看到一只蝴蝶,它往自己家的方向飞去。
沉星心里疑惑。
这样冷的天,长沙城应该早就没有蝴蝶了啊。
文绣收拾了碗筷,又进灶房下了一碗汤面,蒋章宁生前最爱吃她做的汤面。
她将面碗摆到桌子中央,对着空气说:“吃吧,你最爱的。”
蝴蝶停在台灯上,四周静悄悄的,没有人回应她。
文绣安静地坐在那里,坐了很久的时间,最终只轻轻叹出一口气。
她环顾四周,眼前浮现了这个家很多的点点滴滴,最后,她的目光停留到面前这张木桌上。
文绣还记得成婚没多久的时候,她因为陈家小姐的事生气,哭喊着对蒋章宁说,我知道你看不上我,嫌弃我没上过学堂,不如陈家小姐有文化,没法与你谈天说地,我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她跑回娘家想着离婚算了,可最终还是没骨气地回来了,看见蒋章宁病倒在床,还是想也没想就上前照顾他。
过了几天后,一个夜晚,两人吃过了晚饭,蒋章宁拿块抹布将桌上的油渍擦得干干净净,然后他拿来了纸笔,叫来文绣。
他一笔一笔,一遍一遍,不耐其烦教她写自己的名字。
蒋章宁坐在文绣身后,紧紧握着她的手,一边带着她写,嘴里一边念道:“一点一横长,撇捺交叉在中央,这是文字,绞丝旁,禾苗长上头,乃字放下方,这是绣字,记住了吗?”
墨水在纸上绽开,文绣弯着嘴唇,笨拙地跟着他一边写字一边轻声附和:“一点一横长,撇捺交叉在中央,这是文字,绞丝旁,禾苗长上头,乃字放下方,这是绣字,章宁,我记住了。”
木桌之旁,文绣泪眼模糊,她好像看到年轻的蒋章宁握着年轻的文绣的手,一遍一遍教她写自己的名字。
文绣捂着胸口,闭上眼,终于落下泪来。
她说:“你走了,我这日子好像过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