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 > 第423章 难道不应该是陛下谢微臣吗

第423章 难道不应该是陛下谢微臣吗(2/2)

目录

“尉迟恭,去牵朕的照夜白来!再将那三石反曲弓取来!”

“喏!”

尉迟恭躬身领命,大步流星地离去。

他深知李世民的性子,越是强劲的兵器,陛下越是喜欢,今日见了这反曲弓,定然要好好施展一番。

不多时,尉迟恭便牵着一匹通体雪白、唯有四蹄带黑的骏马走来,正是李世民的坐骑照夜白。

此马乃是西域进贡的宝马,日行千里,夜能视物,是李世民最心爱的坐骑之一。

温禾看到这马,不禁吸了一口气。

之前在昭陵他去过六骏的浮雕,这匹马看着也不像后世雕刻的。

也不知道是不是以后昭陵的工匠没刻好,还是因为风雨洗刷了。

紧随其后的张文啸则双手捧着一张反曲弓。

弓臂上的牛角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箭囊里插着十支特制的羽箭。

箭羽选用的是雕翎,箭簇则是精铁打造。

这种箭,就是用来训练的,或者是给精锐使用的。

寻常府兵可用不起。

李世民大步走上前,接过反曲弓,入手便觉分量适中,弓臂的弧度恰到好处。

他拉了拉弓弦,只觉得拉力虽强,却比同拉力的长弓省力不少,心中愈发满意。

“好弓!”

他赞叹一声,翻身上马,动作利落如少年。

额,好吧,其实现在李世民也不大。

他才三十岁,在后世很多人到这个年龄都还没结婚。

李世民一上马,双腿轻轻一夹马腹。

他跨下的照夜白便如一道白影般冲了出去。

风在耳边呼啸,李世民眯起眼睛,目光紧紧锁定靶心,手中的反曲弓缓缓拉开,弓臂弯曲如满月。

就在照夜白奔至最佳射击位置时,李世民猛地松手,箭矢如流星般射了出去!

“嗖!”

箭矢带着破空声飞向靶心,却稍稍偏上,从靶心上方飞过,钉在了旁边的木柱上。

校场上一片寂静。

秦琼他们倒是神色淡淡的。

就温禾有些觉得有些可惜了。

这个时代没有摄像机,要不然他肯定把刚才那一幕拍下来。

那绝对是第一手史料。

虽然第一箭落空了,李世民毫不在意。

他再次拉弓。

“嗖!”

第二支箭射出,这一次,箭矢精准地射中了靶心,红色的靶心被箭簇穿透,露出一个黑洞。

“陛下威武!”

校场上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欢呼,将士们纷纷挥舞着手中的兵器,高声呐喊。

秦琼和程知节也齐声振臂一呼。

尉迟恭喝了一声“好!”

李世民精神大振,双腿再次夹动马腹。

照夜白速度更快,他接连拉弓射箭,动作行云流水,几乎没有停顿。

“嗖!嗖!嗖!”

三支箭矢接连射出,每一支都精准地射中靶心,箭簇穿透靶心后,深深钉在后面的木架上,箭羽还在微微颤动。

“好!好!好!”

程知节拍着大腿,连叫三个好,声音比谁都响亮。

李世民骑马奔回,翻身下马,将反曲弓递给尉迟恭,脸上满是兴奋。

“此弓当真神妙!拉力适中、射速极快、射程又远,若是能大规模装备军中,我大唐骑兵的战斗力定能再上一层楼!”

“温禾,你立了大功!”

李世民脸上的喜悦完全按耐不住了。

之前温禾造的复合弓,李世民很喜欢。

可惜成本太高。

而这反曲弓,啊不,以后改叫高阳弓了。

弓弦和牛角弓的一样,只是这弓臂不好造。

但应该比之前那复合弓节省,要不然温禾也不可能拿出来。

看着李世民这么高兴,温禾不得不给再次提醒他。

“陛下,这反曲弓的制造周期可不短,弓臂至少需要三月的时间,而且现在还在摸索阶段,特别是弓臂的高反曲弓梢这一块,得反复实验。”

李世民脸上的笑意还没消退,被温禾这一盆冷水泼的顿时郁郁。

“朕知道,你方才说过了。”

温禾闻言,讪讪一笑,随即继续说道。

“不过,如果筒车制造出来,能利用水能,那就简单多了。”

“另外也可以改良一下牛角弓,不过短期内,也造不了多少。”

至少在秋收之前,想要大批量制造出反曲弓,那是痴人说梦。

正所谓一切的根据都来自于生产力。

如果大唐的工业水平,能从人力和畜力,进入到水力时代。

那很多事情就能迎刃而解了。

“所以今年是不可能了,对吗?”李世民沉着声音回答道。

“少造一点,应该可以。”温禾说道。

李世民闻言,目光沉沉,他忽然将视线转移到秦琼和尉迟恭还有程知节的身上。

沉吟了片刻后,他才说道。

“之前叔宝说要组建一支,和百骑类同的部队,你有什么想法?”

他是在问温禾。

温禾愕然。

他之前觉得有了百骑,再搞一支,有些麻烦。

最主要的是,不知道李世民愿不愿意。

毕竟对于皇帝而言,军队是最后的底线。

“我不知道,主要是没钱。”

“哼!”

说起钱,李世民顿时就不乐意了。

这一个月的训练,花费了他快一千贯。

这可是一千贯啊,足足一百万钱。

顶得上如今肥皂工坊和玻璃工坊给他一个月的分红了。

“造一百只高阳弓,从左武卫、右武卫……”

李世民说到这,一旁尉迟恭忽然目光灼灼的向他投去目光。

“陛下,右武候卫的儿郎也不差。”

“大老黑,这没你的事,你掺和啥!”程知节顿时不满。

陛下都说了,造一百高阳弓,那不就意味着只有一百个名额吗?

这大老黑竟然还想参一脚!

“陛下都没说话,你这老大粗瞎嚷嚷什么!”尉迟恭顿时哼了一声。

他右武侯卫好歹也是大唐的主力军。

凭什么就只有左武卫和右武卫吃香的喝辣的。

刚才看着外头那些将领操练,他心里那叫一个酸啊。

“都住口!”

李世民轻喝一声。

正要动手的尉迟恭和程知节顿时老实下来了。

“就从三卫挑选一百人,至于人选嘛,温禾……”

“陛下,我还得训练飞鱼卫呢。”

温禾连忙打断李世民的话。

真把他当做生产队的驴了。

“那就一起安排到禁苑,而且朕觉得,这一百人或许能配合飞鱼卫。”

李世民眼眸微眯的望着温禾。

额……

空降兵?

温禾倒吸一口凉气。

好像还真的可以啊。

“那我试试?”

“若是成功了,朕就把禁苑那三百亩地送你。”李世民知道,若是他不给些好处,温禾肯定不会答应。

即便是答应了,也肯定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果然,李世民话音落下,温禾当即应了下来。

其实他知道,自己拒绝不了。

既然李世民给他这个台阶,那他便只能顺着台阶下了。

“对了,刚才那个给朕拿弓的,是百骑的吧?”

李世民忽然想起。

温禾随即解释道:“对,百骑一队校尉张文啸。”

说罢,温禾便朝着不远处的张文啸招了招手。

听到陛下说起自己,张文啸顿时诚惶诚恐。

“嗯,朕知道你,百骑建立时你便在了,这一次操练之时,你也算是有功,可愿意到朕身边来?”

李世民笑着问道。

张文啸闻言,顿时惊喜的瞪圆了眼眸。

这对他而言,可谓是平步青云了。

一时间,他的呼吸都不由急促了起来。

“你这小将,还不谢恩!”

看他半天没回答,尉迟恭顿时不满的喝骂一声。

“诶,敬德,莫要吓唬他。”

李世民不在意的笑了笑。

张文啸这时,也回过神来,他恭敬的向着李世民行礼。

“启禀陛下,训练之法皆是高阳县伯所教,标下不敢居功,但标下想请调离百骑,入那百人队。”

刚才李世民的话,他一字不落的听到了。

陛下要建立一个更加精锐的百人队伍。

若是能加入,岂不是又可以追随在高阳县伯身旁了。

之前从河北道回来,张文啸心中便一直惴惴不安。

他加入百骑后,便一路被温禾提拔。

如今小郎君走了,他就感觉失去了主心骨一般。

“你是想追随温禾?”

李世民猜出了他的心思。

秦琼和程知节二人,也不禁蹙眉。

张文啸见自己的心思被拆穿,也不敢隐瞒,老实说道。

“启禀陛下,自标下加入百骑后,便一直受到小郎君照付,如今这一身本事,也都是因为高阳县伯。”

“倒是个有情义的。”

李世民轻笑了一声。

张文啸垂下头,心中有些后悔了。

他担心自己这么做,会对温禾不利,他不该冲动的。

“温禾你怎么看?”李世民睨了温禾一眼。

温禾也没想到张文啸会突然来这么一遭。

他心里确实有些感动。

可是吧……这张文啸确实也给他带来麻烦。

不过他面对李世民的问话,他倒是没有犹豫,说道。

“无论是百骑,还是大唐的那个士兵,都是陛下所属,那里轮的到微臣说话。”

“张文啸日后去何处,他说的不算,微臣说的也不算,陛下说的才算。”

他话音落下。

李世民失笑的摇了摇头,然后板着脸。

“你啊你,日后少学阎立德、许敬宗那一套,小小年纪如今圆滑作甚。”

“朕知道你想要这张文啸,那便归你了,不过他今日冒犯了朕,所以朕很生气,他这校尉便去了,到新的百人队,做个队正吧。”

张文啸的冷汗都下来了。

但除了他之外,其余人都是一脸轻松的模样。

刚才陛下那话哪里有一点指责的意思。

“还不谢陛下。”

温禾冲着张文啸喝了一句。

后者闻言,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小郎君教他谢恩,他便谢恩好了。

“标下多谢陛下恩德。”

“好了,时候不早了,朕便回宫了,嘉颖朕给你半月时间,拟定名单后,开始训练。”

李世民说罢,郑重的看了温禾一眼后,才从此地离开。

尉迟恭看了温禾一眼,也随着他一起走了。

“臣遵旨。”

温禾向着他的背影行了一礼,等到李世民和尉迟恭离开后,他才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小郎君,我……”

张文啸有些内疚,更多的一种后怕。

温禾看着他,一时间也不知道是高兴呢,还是无奈。

他看着张文啸,喝骂了一声。

“滚蛋,看到你就烦!”

“喏!”

闻言,张文啸心中的紧张荡然无存了。

等他走后,秦琼上前来,轻轻的拍了拍温禾的肩膀,说道。

“这张文啸是个有情义的,日后说不定还能帮你。”

温禾微微的点了点头。

所谓门生故吏,便是这么来的。

即便是温禾不愿意,可是无形中,他还是不由自主的还是结党了。

这是好事还是坏事,现在也说不清楚。

索性温禾便也不去想这件事情了。

“翼国公、宿国公,陛下就给了我们半月时间,人选嘛,就要看两位国公了。”

“这次选拔,只看个人能力,不看职位,就如我们之前训练的一样,不管军职,一视同仁。”

对于温禾说的,秦琼和程知节早有预料。

如今在校场上训练的那些人,也是这般。

“好,今日时候不早了,明日老夫和义贞亲自挑人,四日后我二人给你答复。”

秦琼点头说道。

“有劳了两位国公了。”温禾行礼谢过。

李世民来了这么一遭,今日的训练计划便被打乱了。

那些将领表现的不错,所以温禾便放了他们半天的假。

顺便也给他自己放了假。

从左武卫离开,他便回了家。

“小郎君。”

刚刚进家门,只见周福便迎了过来。

“怎么了?”

“方才契苾小郎君的家人来寻,说是三日后他族人便到长安了,契苾小郎君方才便急匆匆的回去了。”

周福说道。

一个月的时间,从灵州才到长安。

这脚程说不上快了。

看来契苾部这一次来长安的人不少啊。

“准备一些礼物,三日后我亲自去一趟。”

这件事情不得不重视。

李世民想让契苾部的人做先锋,威逼利诱肯定是少不了的。

作为契苾何力的先生,他肯定是利诱的那一方。

不过温禾没想到,下午契苾何力便回来了。

还恭恭敬敬的和温禾行了突厥的礼仪

“母亲说,我这么擅自回家,不合大唐的礼数,母亲让我和先生赔罪。”

温禾有些愕然。

这位姑藏夫人有些小心过头了。

“起来吧,你回家是情理之中,何况你在我这里只是学生又不是囚犯,你想出门就出门,不必如此。”

温禾知道姑藏夫人的心思。

只怕她是认为,李世民让契苾何力待在温禾身边,是为了更好的监视他。

所以契苾何力突然回去,让她担心大唐皇帝会因此愤怒。

这便是寄人篱下啊。

契苾何力也有些不安。

温禾笑着走到他面前,抬手揉了揉他那只留着一小撮头发的脑袋。

“以后这里也是你的家,所以不用害怕,知道吗?”

契苾何力一愣,看着温禾眨了眨眼睛。

他脸上明显有疑惑。

温禾知道说的再多也没用。

正所谓日久见人心。

“好了,你去找李泰他们玩吧,你先生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说到这,温禾不禁叹了口气。

他这身子骨,以后也不知道会不会长不高。

现在一米四不到的身高,让他很揪心啊。

连摸个契苾何力的脑袋,都要抬手。

为毛一个十岁的,和他身高差不多呢?

三日后。

高阳县府外头。

只见一辆辆马车上摆满了各种大小的箱子。

随着温禾一同出门的契苾何力,顿时看傻眼了。

“先生,这是……”

他难以置信的看向温禾。

望着他吃惊的模样,温禾莞尔一笑。

“都是送你族人的,咱大唐人好客,所以朋友来了有美酒。”

“不过啊,咱大唐人也嫉恶如仇,所以敌人来了有刀枪,你明白吗?”

契苾何力顿时一愣,有些懵懂的点了点头。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