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1/2)
热闹
京城如何风云涌动暂且不提,便是再大的风吹到这小镇上也不过剩了一口气儿,如今安阳镇正是百废待兴之际,除了镇子上的事儿,其他事儿一律掀不起风浪来。
哦,还有燕大人和林先生的事儿,那也是大事。
总之在现在的安阳镇百姓心中,林晚修二人可谓是他们的再生父母,那是要捧着敬着,恨不得立碑的。
西大街的百姓搬进去后,各家铺子都挑了个喜庆日子开张了,连着好些时间,微益巷上都热热闹闹的,请人敲锣打鼓的有,大摆宴席的有,甚至还有请了戏班来唱戏的,可是让大家都开眼了。
整日吵吵闹闹,却没有人说被打扰了,要比起雪灾时候的死寂,像这样吵闹些算得了什么?
“若是一直这样热热闹闹的才好呢!”熬过一个寒冬的阿奶笑呵呵看着戏台上的旦角儿怒目威严,铿铿锵锵的声音不绝于耳。
“是啊,前几月安阳镇上倒是安静,可没有一点人气儿,我走在街上都觉着瘆得慌。”旁边的大婶儿递了一个指甲盖大小的糕点给阿奶,“老人家,吃点东西看戏才美着!”
阿奶有些不好意思,连连摆手,嘴上推拒:“哟,这金贵的东西我可吃不得,不便宜吧?”
婶子笑得一脸爽朗,毫不在意的模样,大气地说:“这是我儿子带回来的,他在施工队上工,这些都是他分得的,不要钱。”
阿奶一听,面上更是羡慕,可即便是免费的也不好吃别人手上的东西,自己可没得还的,只说:“施工队的活计好啊,你们家可是好了,我那孙孙身体不行,可惜进不了施工队。”
“原先也是穷得眼睛冒绿光,好在现在日子好过些。”大婶没有多说,“我听说好些商铺要招工了,你要不让你孙子去试试?铺子里做工倒是不需要多大气力,没准儿能成。”
阿奶听了心里一动,打听着:“这铺子不都是招自个儿认识的人?还会朝外头招人?”
“这次开了好些铺子都是新铺子呢,原先没有的,我儿子说这些铺子都会招人,估摸着就这几天了,你要是有这个心思就多让你孙子来转转!”
“好好,真是谢谢了!”阿奶高兴的不成,她孙子身体不好,干不了体力活,不能随他爹去抗扛大包,为了孙子前途,自家也送去秀才那识过几个字。读书要天赋的,她孙孙实在没这个天赋,读了几年就回来了,此后就一直在家给人写信写对联过日子,朝不保夕的。
赶紧回去把这个消息告诉孙孙!阿奶起身便要走,被大婶扯住了:“婶子哎,不着急,今日还没开始招人呢,给,尝尝!”
大婶特别热情,直接把糕点塞到阿奶手中,阿奶有些不好意思,说:“这真是,占你便宜了。”
“嗨,别客气,一点小吃食,哪值当占便宜一说。”若是去年说这话,大婶自己要扇自己嘴巴的,人人都穷苦,哪来的余钱买这精贵玩意儿吃?
可儿子在施工队不过干了一月有余,他们家已经攒上一些钱了,现今是不愁吃穿了,施工队还经常发奖励,吃的喝的都有,他们家现在想吃些糕点也不像以前那么不凑手了。
阿奶小心翼翼抿了一口,沙沙的甜味在嘴里蔓延开,她想起来在家做姑娘那会儿,阿爹每每从镇上回来都会给自己带上一根糖葫芦,也是这么甜,这甜味陪了她一辈子。
“这味道真好。”什么味道阿奶说不上来,可真是好。
“我这还有呢,吃完了再给你拿一个。”
阿奶是狠命拒绝,尝一个就够不好意思了,咋能厚着脸再吃一份?
戏台下也,三五成群的安阳镇百姓彼此嬉嬉闹闹,个个脸上带着开朗的笑意,眼里有光,追逐打趣各有其意,竟是比台上的戏还要好看几分。
肖家铺子是早就开张了,当然,是原先做吃食的那个铺子。
这会儿看着街上打打闹闹的,肖奶奶脸上也带着笑,本有些严肃的模样都柔和下来,擦完桌子,对柜台边算账的儿媳说:“多少年不曾这么热闹过了。”
肖母还没说话,店里食客接上话:“是啊,打从这西大街建成,全镇上的人都跑来玩耍,连我铺子生意都好些。”这也是个家里开铺子的。
“可不是,往日这会儿我家都要关门了,这几天愣是到申时才关铺子。”提到生意,肖奶奶心里是更高兴,这几日的收入都有前头一个月的多了。
其实这些小铺子收入变高,不仅仅是因为街上热闹,往年也有赶集的时候,怎么没见这样的收入?如今镇上许多人家在施工队等地方做事,工钱高了,花钱自然也舍得了。如此良性循环,安阳镇只会越来越好。
林晚修便是这么和燕子沐说的,经济嘛,循环起来才能起到活水的作用,财富聚而不用,那都是虚假的繁荣。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才是正道。
“北大街拆迁工作如何了?”议事厅里,衙门召开一月一度的汇报会。
“北大街上千余口人已尽数迁出,现今已经拉上竹栏预备打地基了。”县丞一板一眼地汇报近来安阳镇上的进度,“水泥工坊建地扩大一倍,如今产量已经提升三倍,北大街所需水泥已经全部制成,预计下下月上旬就能建成。”
“产量既然跟上,不若叫施工队扩招些人手,争取下月就完工。”燕子沐还是觉得速度有些慢,他刚刚得到消息,朝廷已经在商议派谁来接安阳镇县令一职,他人微言轻,便是想塞人也困难,等新任县令到职,自己必然受到掣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