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新家(1/2)
搬新家
县丞是在公孙捷手下被提拔上来的,算得上是公孙捷心腹之一,帮助公孙捷干了不少事。当初给这些商户上假账的就是县丞,他心里对自己做下的破事儿一清二楚。
当时公孙捷被带走,他心里七上八下,生怕自己也被拿来开刀,是整宿整宿睡不好。可一直到现在,大人也没说治他的罪,他心里也不敢松懈,就怕什么时候大人想起了翻旧账。
只能在心里暗暗叫苦,任劳任怨地完成上头布置的任务,再不敢生出多余的小心思。
今日在茶楼这一遭,除了燕子沐和林晚修二人,其余人皆是受了不小的惊吓,身体弱的当天回去就发热了,晚上睡觉还说胡话,闹得家里人不住担心。
大夫来看,说是心病,得需心药医。家人们一头雾水,根本不知道自家老爷受了多大惊吓。
总之经了这么一遭,安阳镇上那些不安分的商户都老实了,根本不想着在新来的大人眼前出头的事儿。
“大人,如此结局,心里可满意?”回到县衙,林晚修给燕子沐冲了一杯茶,脸上带着笑意地问。
如何惩治这些商户,是燕子沐自己的主意,按照他自己的想法,这种对家国不忠的奸商,合该抄没家产,下大牢才是。
可这么些日子和林晚修相处,他心中约莫明白一些为人上者应有的气度。往常自己做事全凭心情,端的是快意恩仇、潇洒自在,可林先生说,他是皇子,不是侠客。
既承了皇家的恩,便要报之以百姓,这才是为人者该做的。
“林某如今算是个谋士,说话做事皆以大人为准,这是谋士该做的;大人是皇家贵人,想必也要做些自己该做的。”
“皇贵二字,与我不相关。”燕子沐自小就没受过皇家身份带来的厚待,怎么可能为这样的皇室鞠躬尽瘁?只道:“我可从未承过皇家的恩。”
“大人,这天下没有一言两语便可说清的仇怨,煜朝以燕为皇家姓氏,姓燕的便与我等杂姓之人不同,这是天下人所共知的道理。”林晚修说话还是不疾不徐,“既承燕姓,当报以百姓,这不也是大人一直在做的么?”
燕子沐行事乖张,心中自有一股剑气,可刀剑伤人伤己,林晚修要为这剑束上鞘。
因而,当林晚修问燕子沐如何处理商户之时,燕子沐不再那么极端,而是采用迂回的法子,敲山震虎即可,让这些人紧紧皮,莫在搞事。
也因此,今日在听商人们的狡辩之语时,燕子沐心中没有气愤,只觉好笑。脱去那层有钱人的皮,这些商户也不过是自己治下的普通百姓罢了。
“哼,只是收些铺子,倒是便宜了他们。”心中如何想不提,燕子沐嘴上倒是不留情,“这次是林先生为他们求情,若有下次,我定要扒了他们的皮。”
林晚修笑着不接话,他是知道燕子沐心中想法的,此时见他眼中明亮,不忍开口戳穿这人的嘴硬。
“这西大街明日便要迎百姓入住了,空着的铺子也该开始卖了。”燕子沐提到空着的铺子,问林晚修:“林先生觉得这些铺子该如何卖?”
“大人,按着咱们的计划,七日后余下的空铺子便可进行拍卖。”林晚修从桌上拿出一张纸,“上面的商户皆是可以邀请的,请大人过目”
“尚可。”燕子沐细细浏览了商户,颔首表示肯定。
“那林某便派人通知下去了。”
西大街除了这些偷奸耍滑的商户,还有好些老实本分,不会来事,被公孙捷死死打压的商户,这么久了一直在茍延残喘地守着半死不活的铺子。
这次雪灾,实诚商户们可谓是出了大力,不仅有捐钱的,捐布的、捐粮食的,还有亲自下场去铲雪救灾的,真是一改百姓们对商人重利轻别离的印象。
到如今,也是到了奖赏这些商户的时候了。
第二日,安阳镇上锣鼓喧天,奔走相告,都在谈论西大街的事。按照这时候的习俗,是要请人敲锣打鼓热闹一番的。
这么多的人要搬家,那是不好请人的,于是官府一拍桌子,承下了这份热闹活,请了人给敲锣打鼓,不许百姓私自请人。
能不花钱,白得来的热闹,百姓们可没有说嘴的。特别是听了那些提前去西大街看过的人说起西大街如今的样子,心里更是着急忙慌,巴不得马上搬进去,哪有时间请人热闹哟。
西大街牌坊处,几个衙役支了两张桌子,按照当初登记的户数,给百姓发钥匙。
“官老爷,小的姓赵,名赵二,原西大街铜锣巷子的人家,家中有十二口人。”一个身穿粗布麻衣的男子弯腰站在衙役跟前,神情动作有些拘束,可也掩盖不了他的高兴。
在临时住所住了这么久,他可太想早日搬进新家了!这不,今日天没亮就来西大街排队领户牌,本以为自己来的够早了,可前头竟然已经有好几人排队了。
赵二心中庆幸,还好没听娘的在家吃饭再过来,到时候不知要等到哪里去。
衙役翻开记录册,找到赵家人的记录,如实核对后便示意旁边的同事给发钥匙,嘴上说:“铜锣巷子,家主赵二,家中十二口人,按例可分得三间房屋,给铜锣巷子二十一、三十二、五十三间房。”
衙役便数出这几间房屋的钥匙递给赵二,好心提醒道:“拿着去按房屋上的牌号找房子,若是不认字便问问巡视的衙役,可别找错了。”
赵二捧着几把钥匙,如获至宝,不住点头道:“好嘞,多谢官老爷了!”
欢天喜地地离开了,得赶紧让老娘他们把东西搬进新房子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