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说叶弥什(2/2)
不可能的,叶弥什在心里反驳,没有人能战胜天灾。
现在,听到林晚修的问题,他毫不犹豫地说:“一万多人亡于雪灾。”
“不错,太合府上下就死了一万多人,更别说还有一些深陷残疾的。”林晚修不意外叶弥什会知道这个数据,“许多人并非因雪而死,而是受不了大雪带来的寒气,活生生冻死。”
叶弥什点点头,他经历过雪灾,自然知道这些。也正是因为知道寒冷对百姓带来的伤害,在看到木炭的时候,他第一时间就激动起来,这东西若是能推广开,将会有多少人在雪灾中捡回一条命啊。
“这毛织坊要做的,就是编织御寒的衣物。”林晚修将毛线衣的样子描述了一番,“这衣物非常暖和,冬天穿上两件,再披个外袍是尽够了。”
说着,林晚修又慨叹地说:“若是能有棉花,那百姓再也不必担心会被冻死了。”
叶弥什没有听说过棉花,可听了林晚修对毛线衣的描述,不可否认的,他也心动了。
虽然嘴上说着天气变化乃世间常态,人无法战胜天灾,可若是能给老百姓多几分依仗,活下去的希望岂不是更大些?
更何况,林晚修的话他是相信的。
来到安阳镇后,他本以为这个太合府中毫不起眼的小镇会受到毁灭般的重创,可他一踏进安阳镇就看到了来来往往的百姓脸上都带着蓬勃的气息,丝毫不像受灾后面目消瘦的百姓。
甚至比府城的百姓还要精神。
甫一打听,他才知道是新来的官员盘活了安阳镇:下大雪时,带着一众人亲自铲雪;请人向各户分发木炭;朝府城要兵来扩充人手救灾......
一桩桩一件件,无不显示这是个有手段有仁心的父母官,更别说他连府兵都能请动,想必身世也很不一般。
“林老弟,事关重大,容我回去同人商量一番,过几日给你答复。”叶弥什没有冒然答应下来,出关兹事体大,他不能一个人做决定,还得上报到老板那处进行定夺。
“好。”林晚修知道这事情不是立刻就能办下来的,也不逼着叶弥什。
二人在蓦然茶楼喝完茶便各自归家了。
叶弥什在安阳镇无亲无故,回去也是无事可做,便去西大街上转了转。
如今的西大街地面已经平整,地下排水通道和各个房屋的地基都已经完成,只待平地起高楼了。
叶弥什朝里走进去,忽而看见一处异常平坦的道路,白花花的,似是用一整块石头铺上去的,中间竟然只有几条平整的缝隙,石头面上光滑可鉴,颇有鬼斧神工之效。
叶弥什大惊,这是怎样一条巧夺天工的路?
恰好旁边有个工人挑着箩筐运送东西,叶弥什将人拦下,问:“这位小哥,这条路怎么如此与众不同?好生平坦,这白石想必十分不易得吧。”
工人被拦下也不生气,一听是问这条路,心里就更自豪了,这样神奇的路可是在他手下变出来的!
“什么白石,这叫水泥路,是用石崖村的水泥制成的,走上去可轻巧了。”工人还特地踩上去试给叶弥什看。
叶弥什见工人的表现,似是这水泥路没什么大不了,便跟着小心翼翼地踩上去。落脚便是踏实的感觉,便是走在太阳晒得最干的路上也没这种感受。
叶弥什觉得这条路可能过去好几十年都不会坏。
“如此坚硬的路,怕是要耗上不少时间吧?”叶弥什跟着工人朝前走,脚上的触感踏踏实实告诉他这条水泥路的坚硬。
工人摇摇头,他自己说起这事儿还有些惊奇,道:“这路修起来可快了,几天就能建好一巷子的路,我们如今已经修好三条巷子的路了。”
“而且,这路便是遇了水也不会泥泞,不像以前,一下雨就湿漉漉的。”
还有这样的好处,此刻的叶弥什觉得自己才是从府城来的“乡下人”,对安阳镇上的神奇东西左问右问:“真是神奇,这水泥路怕不是修来专门给王公贵族走的吧?”
“才不是的,工头说,以后安阳镇上处处都是这样的水泥路,就连镇外连着村子的路都要修成这样的。”
嚯!
叶弥什彻底激动了,若真是按照这样的说法,这安阳镇可不得了了!
他们飞鸿旅社对道路的感想是最深的,每逢大雨,走商的人总是淋得湿漉漉,若不好好护好货物,让货物打湿了,这一路的罪都白受了。
天上来的灾还能给货物铺上油布避避,可那泥泞的道路才是最让走商愤恨的,车马经常陷进泥坑中,倒霉的话,一整个货物都因坎坷的道路而翻倒。
若是有一条这样的道路,下雨天还用害怕走商吗?而唯一拥有水泥路的安阳镇,必将成为各地走商的中转之地。
叶弥什已经可以预见,现在看起来混乱不堪的安阳镇,日后将会变成一幅怎样的繁荣盛景!
这房子要买,马上就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