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回:双雄再战檀州下 四杰鏖兵霜刃寒(2/2)
回营路上,岳飞擦拭着染血的剑刃:"这耶律兄弟果然名不虚传,尤其是耶律国珍的锤法,刚猛中暗藏巧劲。"史文恭轻抚蛇矛上的缺口:"耶律国宝枪法刁钻,若不是分心护兄,某恐难占上风。"二人相视一笑,皆知此战虽未分胜负,却已摸清对手虚实。
中军帐内,朱武看着沙盘上的标记若有所思:"辽人此番虽败却未伤筋骨,明日定要..."话音未落,戴宗疾步而入:"报!辽军增派五千援军,正往檀州赶来!"帐内众人目光交汇,张璟猛地握紧腰间佩刀:"来得正好,就让他们有来无回!"
夜幕如墨,浓稠得化不开的黑暗笼罩着檀州城与梁山营地之间的旷野。凛冽的北风似呜咽的巨兽,掠过白日里厮杀的战场,卷起带血的残雪,在半空翻涌成血色迷雾。折断的枪戟歪斜地插在冻土中,裹着冰碴的旗帜低垂,偶有几片碎布被风撕扯着飞向天际,如同亡魂的叹息。
梁山营地内,中军大帐灯火通明。张璟立于沙盘前,指尖重重划过标注着辽军援军的方位,烛火将他的面容映得忽明忽暗。"五千援军又如何?"他目光如炬,扫视着帐内众将,"朱军师,速速调整部署,既然辽人要增兵,我们便将计就计!"朱武抚须颔首,展开新绘制的地形图,红圈蓝线交织成细密的罗网:"辽军援军必经鹰嘴崖,那里两侧悬崖陡峭,正是设伏的天赐之地。"
岳飞与史文恭并肩而立,手中兵器仍残留着白日厮杀的痕迹。史文恭擦拭着蛇矛上的缺口,沉声道:"明日我愿领八百死士,在崖顶设下滚木礌石,定叫辽军有来无回。"岳飞点头补充:"某率骑兵埋伏于崖下,待辽军被阻,前后夹击,必能重创敌军。"张璟拍案而起:"好!就依二位将军之计!传令下去,全军今夜枕戈待旦,不得有误!"
而在檀州城内,耶律国珍兄弟立于城头,望着远处梁山营地零星的灯火。耶律国宝握紧腰间短刀,咬牙道:"兄长,明日定要让史文恭血债血偿!"耶律国珍却眉头紧皱,凝视着夜空喃喃自语:"梁山贼寇今日未乘胜追击,必有蹊跷。这五千援军...须得谨慎行事。"他转身唤来副将,"传令下去,明日行军务必探清前路,不得中了埋伏!"
寒风愈发肆虐,吹得城楼上的灯笼左右摇晃,在地上投下诡谲的阴影。远处,鹰嘴崖在夜色中如蛰伏的巨兽,嶙峋的山石仿佛张开的獠牙。崖顶,梁山士卒正悄然搬运滚木礌石,将尖锐的竹刺埋入雪下;崖下,骑兵们勒紧马缰,战马口鼻喷出的白雾在夜色中凝成霜花。
雪原深处,辽军援军的火把如蜿蜒的赤蛇,正朝着鹰嘴崖缓缓蠕动。领头的将领望着险峻的地势,心中泛起不安,却还是挥鞭催促:"加快行军速度,天明前务必赶到檀州!"马蹄声碾碎薄冰,惊起一群寒鸦,嘎嘎的叫声在山谷回荡,惊破了夜的死寂。
这场即将到来的恶战,似一张愈收愈紧的巨网,将宋辽双方死死困在其中。每一个士卒的呼吸,每一把兵器的寒光,都在等待着黎明破晓的那一刻——当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鹰嘴崖必将成为埋葬辽军的坟场,也将是梁山军扭转战局的关键一战。风雪依旧呼啸,却掩盖不住暗处涌动的杀机,檀州城外的每一寸土地,都在等待着这场足以改变命运的厮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