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紫金卫(2/2)
原来如此!赵家竟想用他的字迹作弊,再嫁祸于人!
沉下心来,玄夜提笔蘸墨,在卷首恭楷写下:"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首题他别出心裁,以孟子"舍生取义"破题,结合近年黄河赈灾中贪墨案,痛陈"义利之辨"。写到激昂处,笔锋力透纸背:
"...故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今有司剥民膏以媚上,可谓义乎?"
次题"民可使由之",出自《论语·泰伯》,历来有争议。玄夜大胆采用郑玄注:"'由',用也。言王者设教,务使人日用而不知。"暗中呼应林祭酒"教化当润物无声"的主张。
最后的试帖诗,他化用孟郊《登科后》意境,却反其道而行:
"不是春风力,何来草木荣?
十年寒窗苦,一朝寸心明。
蓬门多志士,朱门少俊英。
愿得清平世,弦歌遍野鸣。"
诗成搁笔,玄夜长舒一口气。这几篇文章,既有迎合考官的"时文套路",又暗藏针砭时弊的锋芒,分寸把握极难。
交卷时,主考官特意多看了他几眼。走出考场,老樵夫正焦急等待。
"怎么样?"
玄夜扶住老人:"尽人事,听天命。"
回山路上,两人刻意绕开官道。行至半途,树丛中突然窜出几个蒙面人!
"小心!"玄夜推开老樵夫,自己却被一棍击中后背!
"赵家少爷问你好!"为首者狞笑,"断他右手!"
危急关头,一支羽箭破空而来,正中歹徒手腕!紧接着箭如雨下,逼得蒙面人抱头鼠窜。
"周前辈!"玄夜认出林间闪过的灰袍。
周郎中收起短弓:"赵家不会罢休。你们暂去我山谷避祸。"
山谷中,玄夜发现多了几个陌生人,都是精壮汉子,腰间鼓鼓囊囊似藏着兵器。
"前辈究竟是..."
"告诉过你,走方郎中。"周郎中为他敷药,"只不过偶尔也治治这世道的病。"
夜深人静时,玄夜偶然听见厢房里的对话:
"...名单确认了吗?"
"都在这里。赵家、陈家,还有他们背后的..."
"嘘——"
次日清晨,周郎中交给他一封信:"县试放榜前,你去趟府城,将此信交给白鹿书院的张山长。"
"张山长?"玄夜想起程静安提过,此人乃林祭酒门生。
"记住,无论发生什么,三月初一必须到府城。"
玄夜隐约感到,自己正被卷入一场更大的漩涡。但看着老樵夫咳血复发的样子,他别无选择。
"晚辈遵命。"
离开山谷时,玄夜回头望了望这个世外桃源。周郎中站在竹篱边,身影在晨雾中渐渐模糊,却依然能听见他最后的叮嘱:
"科场如战场,但求无愧于心。"
五日后,县试放榜。玄夜托人打听,自己竟高中第三!而更惊人的是,赵明德名落孙山,赵家当天就被知府派人查抄,罪名是"科场舞弊"。
消息传来时,玄夜正在收拾行囊准备前往府城。案头摊着那本《陈学士时务策》,扉页上有行小字,他之前从未注意:
"天启九年春,紫金卫玄夜校录"。
手指抚过这行字,记忆的碎片再次闪现——朱红宫墙,染血的诏书,还有...自己将匕首刺入胸膛的画面!
"原来如此..."玄夜苦笑,"我根本不是失忆,而是...赎罪。"
窗外,春风拂过山野,又是一年赶考时。而这条功名之路的尽头,等待他的究竟是金榜题名,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