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人在秦时,趋吉避凶 > 第13章 ,群臣:谁都可以,就许青不行!

第13章 ,群臣:谁都可以,就许青不行!(1/2)

目录

“兄长担任右丞相以殚精竭虑,慎重其事,没有丝毫出错,您对秦国的功劳,群臣有目共睹。我以为这相邦的位置,理应让兄长担任!”

昌文君见熊启不话,于是便再度道。

“此言在理,昌平君若是为相邦,予家予国皆为幸事。”一名官员也站出来道。

其余人见状也是纷纷站出来,朝着熊启拍马屁,表达自己支持对方竞争相邦的态度。

他们的想法也很简单,谁都能当相邦,但绝对不能是许青,只因为许青和军方走的太近了。若是许青担任相邦,那么他们这些文官该怎么进步?难道要上战场拼杀吗?

他们虽然有些气力,但真要是在战场拼杀根本就是送死。至于带兵打仗,他们学的又不是兵家,他们担任将领岂不是误国误民?

到底还是秦国这以军功立国,对他们这些文官实在是不友好,根本没有像军方那样有明确的晋升通道。

虽然有着举荐这条路,但标准太过于模糊,而且十分仰仗上司的看重。

而且熊启担任相邦之后,加上芈王后以及其腹中的孩子,今后朝堂定然是他们楚系外戚的天下,到时候他们也能挪挪步子,进步一下,何乐而不为呢?

更何况这是他们应得的,毕竟在许青入秦之前,一直都是他们楚系外戚在帮扶嬴政。

如今嬴政亲政掌握大权,那他们也到了该得到投资回报的时候了。

熊启看着劝进的众人,神色虽然依旧平静,但心里多少也有些意动的。

那可是相邦啊,秦国朝堂之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若是他能够成为相邦的话,可以直接影响秦国对外征战和外交,到时候不仅能够更好的借助秦国的力量壮大自身,还可以直接借助秦国的力量帮扶楚国。

甚至靠着相邦这层身份,他这个流在外的楚国嫡长公子,未尝不能争一争楚国太子,乃至楚王的位置。

想到这里,熊启的手不由得攥紧了几分,但碍于场面,他还必须维持自己谦虚的人设。

“此事不妥,相邦之位事关重大,理应是大王任命决断,非我等臣子能够议论的。”熊启摇头道。

“兄长,君王之道,在于明德,臣子之谏,利于治国。若是大王有过错,而我等作为臣子视而不见,一昧迎合上意,那才是不忠。”昌文君站出来道。

“昌文君的在理,我等只是劝谏大王,并非是逼迫大王。”

“相邦事关秦国未来,决不可让毫无经验的黄口儿担任,还请您以秦国为重,劝谏大王。”

楚国外戚其余人也纷纷站出来劝熊启,让其去争夺一下相邦的位置。

“至于昭明君,他的确对秦国居功甚伟,但可以先让其担任其余职位,积累经验,才逐步接替兄长担任相邦,如此也是为了秦国大局考虑啊。”昌文君继续道。

话音下,昌文君以及其余楚国外戚便看向了熊启,目光中满是期待,等待着熊启的回答。

熊启看着众人虽然心中早已有了决定,但还是露出思索之色,在众人等的有些紧张不安的时候,才缓缓点了点头。

“既是为了秦国,我等作为臣子自当不能对不明之令视而不见,理应劝谏大王,但此事不应当由我们上奏。”熊启沉声道。

在嬴政面前他的人设也得稳住,毕竟他也是秦王党的核心人员。若是因为争权夺利而公开违反嬴政的想法,必然会失去嬴政的信任,哪怕要反对,也绝不能是他开头。

“兄长的意思是让宗室出面?”昌文君眼中闪过一抹微光,嘴角微微扬起笑着道。

“宗室苦士人久已,他们应该不会想要看到另一个文信侯吕不韦的出现。”熊启点头道。

众人闻言纷纷明白了熊启的意思,连连点头道

“我等明白。”

“不,你们不明白,若是想要此事成功,我等需要制定一个周密的计划,且听我来”

熊启当即便开始和楚国外戚制定夺取相邦位置的计划。

而另一边,渭阳君府邸内。

秦国宗室也是神色凝重,一个个脸色不太好看,之所以这样自然是嬴政有意立许青为相邦的事情。

“六国士人不可信,吕不韦举荐嫪毐,导致嫪毐霍乱后宫,损害大王与我秦国颜面,更是演变成叛乱,险些将我秦国带入万劫不复之地。”

“我等绝对不能再坐视大王偏信六国士人,哪怕此人是昭明君也不行!相邦之位绝对不能让昭明君担任。”

身为秦国宗室贤长,下一任大宗正的渭阳君,站在十几个宗室之人面前,义愤填膺道。

不知道还以为他和许青有多大仇怨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