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谁是外人,谁是心腹(1/2)
秦国,咸阳。
一场声势浩大的叛变并没有对咸阳带来多少影响,古朴的城墙依旧巍峨,黑色的玄鸟旗飘扬在半空,巡逻的甲士依旧有序不紊的保卫着这座王都。
而唯一的不同便是昔日人来人往的城门全部封闭,负责咸阳安全的士卒也从禁卫变成了骊山大营的士卒。
城门处,数十个秦国大臣和宗室在吕不韦和熊启的带领着神色恭敬的站着,但低着的头时不时的便瞭望一下远处,想要看看嬴政的车辇什么时候回来。
两天前嫪毐发动的那场叛变,他们这些人自然也都亲身经历了,尽管这场叛变很快便被吕不韦、熊启以及骊山大营镇压,但其带来的影响却不会就此停下。
单单是这两天,咸阳城内的秦国官员大大小小有上百人被抓入了廷尉大狱,其中不乏有显赫一时的朝堂勋贵。
这一切都来的太突然了,他们之中很多人甚至都没有反应过来,不过他们也都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秦国彻底变天了,嫪毐谋反给了刚刚加冠亲政的嬴政一个整治朝堂的机会。
虽然他们这些人没有参与嫪毐的叛变,但其中不乏有吕不韦的门客,而新王亲政,作为老权臣的吕不韦又该如何自处?他们这些门客出身的人又该如何呢?
就在这些大臣忐忑不安之际,远处的地平线之上出现了一支队伍来。
“大王到了,准备迎接!”
负责礼仪的官员高声喊了一声,群臣纷纷开始整理衣着,目光直视着前方,准备迎接嬴政到来。
“这一天终于是来了啊。”
吕不韦看着越来越近的马车,神色有些感慨,轻声说道。
这场叛乱之后,他也该正式交接权力给嬴政了,哪怕嬴政愿意依旧尊敬他为仲父,但秦国的朝堂终将再无他的一席之地,不过能够有一个平稳的落地他已经满意了。
站在其身旁的熊启瞥了一眼吕不韦,但很快便又收回视线了,他是知道一切真相的人,自然明白吕不韦这位权倾秦国十数年的权臣会有一个体面的退场。
“文信侯您在平定叛乱之中当居首功,相信大王会认可您的功劳的。”熊启平静的说道。
“功劳?到了我这个年纪的人又怎么会在乎这些事情呢?只要秦国无恙,大王无恙就好。”
吕不韦目光变得平和了很多,身上的气势也收拢了起来,没有权倾朝野的威势,反而像是一个普通的富家老人一般。
“是啊,秦国无恙,大王无恙就好。”
熊启附和着吕不韦的话,却用余光看了一眼吕不韦,心中情绪多少有些复杂。
芈王后在文信侯府避难的事情,熊启自然也是听说了,这件事带给他的感触很大。
自己的亲妹妹被嬴政安排到吕不韦的府邸避难,虽然是考虑到那边更安全,但嬴政的安排还是让他心里产生了不安。他知道嬴政不会怀疑他的忠诚,但许青就不一定了。
“或许该安稳一段时间了,这个关头不能多事。”熊启心中想到。
这场平定叛乱之中,首功必然是许青的,而他虽有功劳但并不突出,为避免被许青发现什么,最好的办法便是断绝和山东六国的联系。
就在熊启思考今后如何应对秦国局势的时候,嬴政的队伍已经来到了他们不远处。
群臣看着到了跟前的队伍,心中愈发的忐忑不安起来。
相较于嬴政离开咸阳之际,队伍的结驷列骑,气势非凡,如今返回的队伍却充满了肃杀之气,身着黑甲的骑兵在前开道,手中举着玄鸟旗。
王辇四周拱卫着甲士,许青和盖聂两骑马位于车辇两侧,马车之上的王旗猎猎作响。
肃杀、威严的气场扑面而来,群臣们当即意识到嬴政加冠亲政后的动作,可能比他们想象中的要更加猛烈。
“看来渭水河畔要再度大开杀戒了。”群臣不约而同的想到。
不等这些大臣继续深思下去,开道的骑兵便停了下来,嬴政的马车在许青和盖聂的护卫下走到了群臣之前,车帘的被一名士卒掀开,身着黑色金纹王服,头戴九旒冕,帝王威仪尽显的嬴政从马车内走了出来。
“大王到!群臣恭迎!”礼官高声喊道。
“臣等拜见大王,恭迎大王返回王都!”
“臣等拜见大王,恭迎大王返回王都!”
吕不韦、熊启带着群臣毕恭毕敬的行礼,口中高声喊道。
“免礼,这次寡人加冠一波三折,但最后幸得祖宗庇佑,忠贤辅佐才得以平定嫪毐叛乱。如今嫪毐及其同党已经伏诛,望尔等以此为戒,常怀敬畏之心。”
嬴政扫视了一圈群臣,属于帝王的威严和气场尽显,声音平淡的说道。
“臣等谨记,时刻不忘。”
面对嬴政的帝王威仪,群臣纷纷将头埋的更低,不少人更是紧张的身体有些颤抖,目光偷偷看向了最前方的吕不韦。
这番敲打之言是对谁说的?在场的人恐怕除了文信侯吕不韦之外,再没有其他人能够当得起这番话了。
不少被吕不韦举荐或是其门客出身的人愈发的不安了起来,哪怕阳光明媚,他们依旧感到手脚冰凉,担心嫪毐同党被解决之后,就是他们这些人了。
相较于这些大臣的不安,秦国宗室则是面露欣喜和激动之色,他们终于等到今天了。
嫪毐是吕不韦举荐的,参与叛变的人大多也是六国士人,哪怕在场的大臣没有参与叛变,但按照秦法的连坐制度,他们也会被牵连,这正是他们抢回朝堂控制权的最佳时机。
许青看着群臣和宗室众人的反应,心中无奈一笑,这一切果然跟他预料的一样。
历史的车轮是人性的使然,并不会根据某些改变就会让已有的事情彻底改变,不过幸好他和嬴政准备好了后手,定然不能让逐客书的事情再度发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