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 > 第16章 成宗守成稳基业,武宗夺权起波澜

第16章 成宗守成稳基业,武宗夺权起波澜(2/2)

目录

海山正在军帐中查看地图,听闻有人从大都来,还带着叔父的密信,连忙放下手中的笔。当他展开信笺,看到铁穆耳熟悉的字迹,得知卜鲁罕与阿难答密谋篡位,皇位岌岌可危,当即拍案而起,腰间的佩剑因震动而发出“嗡”的声响:“敢谋逆者,我必诛之!”

他立刻召集将领,在军帐中议事。“阿难答狼子野心,竟敢觊觎皇位,若不速速平定,恐危及祖宗基业!”海山的声音铿锵有力,“传令下去,全军即刻整军,三日后南下,务必在阿难答抵达大都前,将其拦截!”

将领们纷纷领命,帐内响起整齐的应答声。临行前,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也从怀庆府赶来,他虽常年读书,却也有几分英气。兄弟二人在军帐中相对而坐,爱育黎拔力八达看着兄长,语气郑重:“兄长此次南下,责任重大。若能平定叛乱,我愿辅佐兄长稳定朝堂,绝不让宵小之辈有机可乘。”

海山握住弟弟的手,眼中满是信任:“好!此次南下,若能成功登基,我便立你为皇太弟,兄终弟及,绝不让祖宗基业旁落。”

爱育黎拔力八达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兄长放心,我定不会辜负你的信任。”

三日后,海山率领五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向南进发。漠北的风沙吹在将士们的脸上,却吹不散他们的斗志。大军南下的消息,很快通过驿站传到了大都。卜鲁罕和阿难答得知后,慌了手脚。阿难答原本计划率军东进,可如今海山已抢先一步,他若继续前进,恐遭夹击,便想率军退回西北,却被海山的前锋部队拦住了去路。

卜鲁罕则想在宫内发动政变,她派人去寝殿搜寻另一半虎符,却发现铁穆耳早已趁她不备,收回了她手中的虎符碎片,交给了朵颜。如今京畿卫戍军已被朵颜接管,她手中再无兵权,连中宫的侍女都对她阳奉阴违。

至大元年正月,海山的大军抵达大都城外。阿难答的部队节节败退,最终在通州被海山生擒;卜鲁罕想躲进中宫的密道,却被早已等候在那里的侍女们绑了出来,押到海山面前。

大都皇宫的太和殿前,海山身着铠甲,居高临下地看着阶下瑟瑟发抖的两人。卜鲁罕的头发散乱,脸上没了往日的威严,只剩下恐惧;阿难答则低着头,不敢与海山对视。海山冷声道:“谋逆之罪,当诛九族。念在你们是皇室宗亲,赐你们自尽,留全尸。”

当日,卜鲁罕和阿难答在关押他们的宫殿里自缢身亡,这场历时一个月的叛乱,终于平定。

一个月后,海山在大都举行登基大典,是为元武宗。他身着明黄色的龙袍,一步步走上太和殿的台阶,接受百官的朝拜。登基后的第一件事,他便下旨追封父亲答剌麻八剌为“顺宗昭圣皇帝”,将其牌位迁入太庙,与真金太子的牌位并列;又大肆封赏漠北军功贵族,不仅赏赐金银珠宝,还授予他们世袭的爵位和封地,以犒劳将士们的功劳。

只是此举也埋下了隐患,大量的赏赐导致国库开支激增,不到半年,原本有结余的国库便出现了亏空。朵颜看在眼里,忧心忡忡,便趁着朝会结束后,去御书房见海山。

“陛下,”朵颜躬身行礼,语气诚恳,“如今国库空虚,若再继续大肆封赏,恐重蹈阿合马时期财政混乱的覆辙。不如效仿真金太子,减免江南地区的赋税,鼓励农耕,让百姓休养生息,待粮食丰收、税银增加后,再考虑封赏之事,以充实国库。”

海山正沉浸在登基的喜悦中,闻言有些不悦。他靠在龙椅上,手指轻轻敲击着御案:“我蒙古将士为平定叛乱立下汗马功劳,岂能不赏?若寒了将士们的心,日后谁还会为朝廷效力?至于国库,日后再想办法便是,总会有解决之道。”

朵颜还想再劝,却被海山打断:“姑姑放心,我不会忘了真金爷爷和贞慧皇后的心血。”他话锋一转,语气缓和了些,“对了,贞慧皇后的陵墓年久失修,去年冬天还塌了一角。你派人去修缮一番,待修缮完成后,我亲自去祭拜,以表对真金爷爷一脉的认可。”

朵颜心中一暖,她知道海山虽重视军功,却也没有忘记真金太子的教诲。她躬身应下:“老奴遵旨,定当妥善安排。”

三个月后,贞慧皇后苏婉清的陵墓修缮完成。祭拜那日,海山穿着素服,带着爱育黎拔力八达和朝中大臣,来到陵墓前。墓园里的海棠树已开花,粉白色的花瓣在风中轻轻摇曳。海山站在墓碑前,看着上面“贞慧皇后”四个字,想起小时候听母亲说过的,真金与苏婉清的故事,他们在江南的烟雨中相遇,在大都的皇宫里相知,共同为百姓谋福祉,却最终阴阳相隔。

他整理了一下素服的衣襟,躬身行礼,声音低沉而郑重:“真金爷爷,贞慧奶奶,孙儿海山,定不会让你们失望,定能守住这江山,让百姓安居乐业。”

风拂过墓园,海棠花纷纷落下,像是无声的回应。只是海山不知道,他许下的承诺,很快就要面临新的考验,朝堂上,被封赏的贵族开始结党营私,腐败之风渐起;国库的空虚越来越严重,户部尚书每日都在发愁如何筹集军饷;更重要的是,他与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之间,那看似牢固却暗藏裂痕的“兄终弟及”约定,也在权力的诱惑下,渐渐出现了松动。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