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5章 踏上时空科技探索的新征程(2/2)
与此同时,1938 年的城市重建工地上,新型时空材料制成的建筑构件正被运往各个施工点。工程负责人刘队长拿着设计图纸,向工人们介绍:“这种材料比传统钢材轻 50%,强度却高 3 倍,用它建房子,不仅工期能缩短一半,还能抵御强烈的地震和洪水。未来,我们要让所有受灾的百姓都住上这样安全、牢固的房子!” 工人们听着,干劲十足,纷纷加快了施工进度,阳光下,一座座崭新的建筑正拔地而起。
在教育领域,“沉浸式跨时空教育平台” 的研发也取得了新进展。1967 年的数字艺术家陈先生,正带领团队制作 “东晋钟楼建造” 的沉浸式教学场景。学生们戴上 VR 设备,就能 “穿越” 到东晋时期,亲眼看到工匠们采石、运输、搭建钟楼的全过程,还能与虚拟的工匠互动,学习古代建筑技术。“以前学生们学历史,只能靠书本想象,现在通过这个平台,他们能‘亲身’体验历史,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 中学历史老师赵老师兴奋地说,“上周我们上‘钟楼历史’这节课,全班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后还主动查阅了很多相关资料,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
新征程上,挑战也如期而至。在某时空能量开采区,监测设备突然发出警报,显示区域内时空能量场出现异常波动。江浅立即带领应急团队赶赴现场,经过检测发现,是附近的非法开采点导致能量场失衡。“必须立即关停非法开采点,启动能量场修复程序。” 江浅果断下令,同时联系当地政府,加强对能量开采区的监管。“虽然我们制定了严格的规定,但还是有人为了利益铤而走险。” 江浅严肃地说,“未来,我们要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加大执法力度,确保时空科技的发展始终在正确的轨道上。”
面对挑战,各时空团队展现出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创新能力。为了防止非法开采,1938 年的张队长带领安保团队,在开采区周边安装了 “时空能量监测围栏”,一旦有非法开采设备靠近,围栏就会发出警报并自动锁定设备位置;1967 年的技术团队则研发了 “能量开采溯源系统”,通过分析时空能量的特征,就能追踪到开采源头,让非法开采无处遁形。
在一次跨时空工作会议上,江浅看着各团队传来的进展报告,感慨地说:“新征程上,挑战不可避免,但只要我们始终保持创新的勇气和协作的精神,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从 1913 年的农田到 1967 年的实验室,从教育领域到环保领域,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在推动人类社会向更美好的未来迈进。”
会议结束后,江浅独自来到钟楼脚下,抚摸着历经千年风雨的砖石。钟楼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过往的历史,也在见证着当下的奋斗与未来的希望。她想起了刚开始研究钟楼时的迷茫与困惑,想起了研发过程中无数个不眠之夜,想起了各时空人们为了共同的目标团结奋斗的场景,心中充满了力量。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将钟楼的影子拉得很长,广场上的人们还在忙碌着 —— 科研人员在讨论技术方案,工人师傅在调试设备,孩子们在体验时空科技小游戏。江浅知道,时空科技探索的新征程才刚刚开始,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和未知,但她坚信,只要各时空的人们携手同心,秉持着对科学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念,就一定能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让时空科技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引领人类走向一个更加美好、更加繁荣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