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时砂遗楼 > 第908章 应对挑战的策略与计划

第908章 应对挑战的策略与计划(2/2)

目录

面对时砂应用的未知风险,“时砂应用风险评估体系” 的建立成为重中之重。体系分为 “风险预测 - 安全测试 - 应急预案” 三个环节:首先,在每项新应用前,由各时空的科研、医疗、时空稳定专家组成 “风险评估小组”,结合已有的时砂特性数据,预测可能存在的风险(如时空异常、生物副作用等),并制定针对性的安全测试方案;其次,安全测试需经过 “实验室模拟测试 - 小规模现场测试 - 长期跟踪监测” 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需达到预设的安全标准才能进入下一阶段;最后,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如时空涟漪、细胞衰老加速),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紧急停止能量传输、使用逆频中和时刻能量等措施。

在医疗应用领域,风险评估体系已率先实施。针对石砂能量可能对内分泌系统产生的影响,评估小组制定了 “长期跟踪计划”:所有接受时砂治疗的患者,需在治疗结束后每月进行一次体检,持续跟踪 12 个月,重点监测内分泌指标(如甲状腺激素、胰岛素水平)的变化。“目前已有 15 名患者进入跟踪阶段,前 2 个月的体检数据显示,内分泌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未出现异常波动。” 负责医疗风险评估的医生汇报说,“我们还在实验室中培养了人体内分泌细胞,持续暴露在低剂量时砂能量下,观察 6 个月,目前细胞功能未出现异常,为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提供了数据支持。”

在时空稳定应用中,应急预案也得到了验证。1913 年的陈砚团队在一次棺阵与时砂的协同实验前,评估小组预测到 “能量输入过快可能引发时空涟漪” 的风险,提前在棺阵周围布置了 3 台 “逆频应急发射器”。实验中,因操作失误导致时砂能量输入速度超出预设值,棺阵周围果然出现轻微时空涟漪,现场人员立刻启动应急发射器,逆频能量快速中和了多余的时砂能量,10 秒内时空涟漪便平息,未造成任何损失。“这次应急处理的成功,证明我们的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是有效的。” 陈砚心有余悸地说,“未来所有时空稳定实验,都会配备至少 2 套应急预案,确保万无一失。”

为了让策略和计划得到长期执行,团队还成立了 “跨时空时砂研究督导小组”,由江浅担任组长,各时空团队派 1 名代表加入,每月召开一次督导会议,检查各项策略的执行进度,及时解决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第一个月的督导会议显示,时砂勘探协作网络已发现 2 处新的潜在时砂区域(1913 年 1 处,1938 年 1 处),技术帮扶机制已完成 1938 年显微镜的组装培训,风险评估体系已应用于 5 项新的时砂应用实验,整体进展符合预期。” 江浅在督导会议上总结道。

会议结束时,各时空团队代表的脸上都洋溢着信心。1913 年的陈砚团队已准备好下周的巫葬遗址勘探;1938 年的陆峥团队正在调试新布置的地脉监测站;1967 年的苏蔓团队则在为第四次时砂人工合成实验做准备;现代团队的医疗小组,正筛选新一批接受时砂治疗的患者。

江浅看着屏幕上各团队忙碌的身影,再低头看向手中的时砂样本容器 —— 淡蓝色的微光依旧柔和,却仿佛比之前更加明亮。她知道,虽然时砂研究的挑战仍在,但只要各时空团队按照既定策略稳步推进,就一定能逐步攻克难关,让时砂这一神秘力量,在安全、可控的道路上,为守护时空稳定、推动人类健康与科技发展,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