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坑杀,活埋!【求月票】(2/2)
他们的武器堆成了小山,铠甲的垛头堪比城墙,坐骑被驱赶到安市城东部一片面积巨大的峡谷中。
十几万匹马,根本无法收拢,只能暂时散养在峡谷中,接下来慢慢处理。
张士贵没杀过瘾,捎带手的将安市城攻破,里面的守军同样被收缴武器,卸掉铠甲,排着队出城。
到天黑时,战斗基本上已经结束,所有高句丽的士卒,正在一步步向辽河走去。
俘虏太多,大唐将士又要处理很多事,所以一个大唐士兵,需要看守上百个俘虏,好在这些俘虏一直幻想着前方有好吃好喝的招待大家,现在不宜闹翻,至少等吃饱喝足了再说。
他们一路走个不停,一直到第二天早上,总算来到了辽河东岸。
岸边,囚徒营的人一夜没睡,此时还在忙着挖坑,几个中军的传令兵骑着马,拿着小喇叭,让各队俘虏选出五个人跳进坑里帮忙。
高句丽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这是演的哪一出,不过每个队还是选出五个人,跳进坑里,拿着铁锹挖坑。
不远处,一夜未睡的李靖正在拜祭台,正中央摆着一尊赶工做出来的牌位,上面镌刻着几个字:
【汉家东征儿郎之位】
所有唐初的将领,都忘不了杨广东征高句丽的三场大败,不仅断送了隋朝的基业,还葬送了几十万汉家儿郎。
李靖曾担任过隋朝官员,对东征高句丽的印象更深,不少参与东征的大隋将士,跟他还是故友。
本以为那次东征是大胜,没想到却一败涂地,让无数汉家儿郎葬身辽东。
高句丽人还将他们的尸首筑成京观,这既是对中原王朝的嘲讽,同时也是对汉人的亵渎。
摆好三牲供品,李靖倒酒浇祭汉家亡魂:
“百世之仇,犹可报也,任何杀害我同胞的异族,都要血债血偿!”
三碗酒洒在供桌前,李靖掏出周易赐给他的黑铁令牌,双手高高举在头顶,朗声说道:
“今日之事,皆我一人所为,若有天谴,我李靖一力承之,与他人无关,与陛下无关,与朝廷无关,还请上苍明鉴!”
刚说完,一道数丈粗的紫色神雷就从天而降,在不远处的地面炸出了一个比矿坑还大的深坑。
囚徒营的人顿时傻眼了,他们忙活一夜,结果只是在河边给河堤做了个美甲,真正的大活儿,还得是天地伟力。
十多丈深的巨坑,看得人胆寒,好在炸起的泥土又加固了河堤,否则辽河的水灌进去,估计全军一起下去,也堵不住这个口子。
一队队身着明光铠的将士骑马而来,押着高句丽俘虏们前往大坑边上。
这下,高句丽人崩溃了,他们以为会渡过辽河,在西岸的俘虏营好吃好喝的休养身体,等战争结束后,再次回到辽东作威作福。
结果等待他们的不是热汤热饭,而是死亡。
昨晚李靖之所以让人骑马押着他们走一夜路,就是为了耗尽这些人的体力。
高句丽人大声求饶,希望饶过自己,但李靖根本不为所动:
“当年你们的父辈在辽河边将汉人的尸首筑成京观,这个仇就结下了……盾兵前压,送他们入坑!”
一声令下,军中的盾兵就举起大盾,相互并在一起,慢慢前压,一步步将这些俘虏逼到深坑边上。
骑在马上的薛仁贵怔怔看着这一幕,心里百感交集,他族中两位叔伯就折戟辽东,再也没有回家。
现在看到李卫公不惜折损自己的名节,也要为汉家儿郎报仇的壮举,这个出尽风头的白袍小将,顿时热泪盈眶,他翻身下马,加入进盾兵队列中,一步步向前推进。
最前面的俘虏像是下饺子一样掉进大坑中,发出阵阵惨叫,这更增加了高句丽俘虏的恐惧,他们大声向几位总管求救,脾气火爆的薛万彻当场射杀好几个求饶的人:
“娘那个腿的,老子长得像吃里爬外的人吗?”
在盾兵的压迫下,十万俘虏一个个全被推进了深坑中,里面的人有摔死的,有压死的,有砸死的,有憋死的,在深坑中组成了巨大的京观。
等所有人全都跳下去,李靖挥了挥手,冲大军吩咐道:
“埋土吧,何时埋好,何时回营休整。”
刚开始埋土,天上就有一朵朵白云慢悠悠飘过,这些云朵围绕在神坑上空,像是神仙们的坐骑,也像是守护将士们的祥云。
混元宫内,周易心有所感,回房间翻开记事本,发现多了一条备注:
【李靖坑杀十万高句丽俘虏,为东征汉人报仇雪恨,功德+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