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竹海护竿·青禾融翠(1/2)
共生学院的试验田刚完成梯禾的首次固梯收成,青禾就被伴生苗的异常绿光惊醒 —— 叶片上 “天下共生图” 的梯田黄纹旁,突然浮现出片浓绿色的层叠轮廓,纹路间泛着细碎的 “叶影”,像极了竹海的竿群,而轮廓边缘的叶影正快速变得枯黄,露出灰褐色的 “枯竿痕”。
“是竹海族的‘竹灵符’!” 青禾摸向腰间的布囊,囊底压着的符纸已失去往日的翠绿,原本挺拔的竹影图案布满枯斑,符纸边角还沾着些干燥的竹屑,“之前竹海族说过,符纸枯斑代表毛竹枯萎,这竹屑…… 恐怕竹海的‘竹脉’已经受损了。”
她快步冲向学院的 “植物观测室”,布囊中的十二颗种子随着奔跑轻颤,竹灵族赠予的 “韧竹种” 与梯禾的种子同时亮起微光 —— 前者泛着强韧的墨绿,后者透出固土的金黄,像是在呼应竹海的生态需求。秦雪正对着竹海模型皱眉,模型上的毛竹有半数叶片泛黄,根部的 “竹脉土” 已出现龟裂:“刚收到竹海族的传讯竹管,上游伐木导致竹脉土流失,加上‘竹蝗’泛滥,三成毛竹已枯死,连族中酿酒的‘竹露’都快采不到了。”
秦逸的星辰剑悬在模型上方,四色光带投射出竹海实景:连绵的竹海间裸露出大片褐色土坡,枯黄的竹枝在风中折断,地面上爬满啃食竹叶的竹蝗;几名身着竹纹袍的族人正用竹帚驱赶竹蝗,却见蝗群如黑云般掠过,刚抽出的新芽瞬间被啃成光杆,族人们的竹帽上沾着虫粪,脸上满是焦灼。
“竹海是‘空气净化器’,既要护竹防蝗,又要稳固竹脉土,” 青禾指尖轻触伴生苗的翠绿轮廓,布囊中的韧竹种与梯禾种子同时发热,“韧竹种强韧、梯禾固土,若融入竹海特有的‘竹露草’特性,定能培育出护竹的作物。而且竹海族世代以竹为命,必须先尊重他们的‘祭竹大典’。”
三日后,传送阵落在竹海深处的竹楼旁。刚踏出阵门,清甜的竹香中就混着股枯腐气,青禾催动绿韵能量凝成防护层,伴生苗的翠绿纹路瞬间亮起,周围的枯竹竟泛起丝微光。竹海族的少年阿竹扛着竹篓赶来,他的竹纹袍上沾着竹蝗的残翅,手中捧着根枯萎的竹鞭,鞭上的芽眼已完全干瘪:“竹脉土流失后,毛竹的根系抓不住土,再加上竹蝗啃食,族老说再这样下去,我们就要搬离竹海,去山下种庄稼了。”
深入竹海腹地,青禾才看清危机的全貌:主竹区的毛竹成片枯萎,裸露的竹脉土被雨水冲刷出深沟,沟底的竹鞭暴露在外,早已失去生机;族人们搭建的竹篱笆歪歪扭扭,上面挂满了驱蝗的草药,却只能勉强阻挡小股蝗群;竹灵坛上的 “竹灵杖” 泛着微弱的绿光,杖身布满虫蛀的小孔,坛下的竹露池已见底,只剩下干裂的池底。
族老拄着竹灵杖迎上来,杖头的竹节泛着黯淡的绿光,轻轻一碰就掉下细碎的竹屑:“竹露草能滋养竹脉土、驱赶竹蝗,竹灵杖能凝聚竹脉能量,可现在……” 老人望着枯黄的竹海,声音带着哽咽,“我们试过用祭竹大典唤醒竹灵杖,可每次祭祀只会让竹蝗来得更凶,像是在破坏竹海的灵气。”
当夜,青禾在竹灵坛旁搭建竹制试验棚。她取出韧竹种与梯禾种子,混入阿竹采集的竹露草汁液,浸泡在竹灵杖融化的液体中 —— 借鉴韧竹种的强韧基因、梯禾的固土特性,融入竹露草的 “驱蝗护脉” 能力,让新作物既能在竹脉土中生长,又能分泌 “竹露液” 滋养毛竹、驱赶竹蝗,还能通过根系稳固竹脉土。
楚瑶用温火阵在棚外构建 “温润层”,既保持竹海适宜的湿度,又不滋生虫害;林墨的雷光剑悬在棚顶,蓝电化作细密的光网,模拟竹荫的散射光,为种子提供必要的光照;竹海族的族人则运来晒干的竹枝,铺在试验棚四周,形成层天然的防蝗带,防止竹蝗靠近幼苗。
三日后,幼苗破土而出,叶片泛着浓绿色的光泽,表面覆盖着层细密的 “竹绒”—— 这是从竹露草改良而来的特性,能分泌带着竹香的汁液,竹蝗闻到气味便会远离;根系呈 “网状” 深入竹脉土,像梯禾的根系一样坚韧,能牢牢固定土壤,同时向周围的毛竹输送养分;茎秆中还含有 “竹脉因子”,能与毛竹的根系相连,增强毛竹的抗虫能力。
“就叫它‘竹禾’!” 青禾轻触叶片,竹绒立刻分泌出淡绿色汁液,附近的竹蝗闻到气味,纷纷掉头逃窜,“它能护竹驱蝗、固土养脉,正是竹海需要的作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