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穿越70年代从知青到国士无双 > 第436章 领头人

第436章 领头人(2/2)

目录

年长的技术员也感慨地点头:“是啊,大佬就是大佬,水平不一样。听说王总工以前在……在那种顶尖的科研机构待过,底蕴就是深厚。有他掌舵,咱们这项目,肯定能成!”

无论是负责设备调试的张工团队,还是负责信息系统的刘博小组,亦或是林老带领的种子生理研究团队,在研读、学习这份规程时,无不对其周密性和前瞻性感到叹服,进而对主要“操刀者”王昆鹏充满了敬佩。

“昆鹏,你这下可是在基地里威望暴涨啊。”一次小范围的工作碰头会后,方稷笑着对王昆鹏打趣道,“现在大家私下里都说,这份规程是你一手搞定的,夸你是定海神针呢。”

王昆鹏正在收拾桌上的文件,闻言动作顿了一下,脸上露出一丝复杂的情绪,有欣慰,但更多的是一种沉甸甸的感怀。他轻轻叹了口气,目光有些悠远:“老方,你知道的,这哪是我的功劳……这分明是吴鸿光的……”

“哎——”方稷抬手打断了他,语气温和却坚定,“昆鹏,这件事,咱们之前不是说好了吗?规程是以你的名义梳理和呈现的,这就是你的工作成果。至于背后的渊源……你我心知肚明就好。吴鸿光他……他到最后一刻,都希望你能好,能独当一面。现在,你做得很好,甚至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好。这份荣耀,你担得起,也必须担着。这对基地的稳定、对你的工作开展,都有好处。”

王昆鹏沉默了片刻,缓缓点了点头。他明白方稷的良苦用心,也理解这份“荣耀”背后所承载的期望与责任。

他将那份感伤压回心底,再抬起头时,眼神已经恢复了平时的冷静与锐利:“我明白。放心吧,老方,我会把他留下的这些东西,用好,用活,绝不会给他丢脸。”

随着规程的推行,基地的各项工作迅速步入正轨。

设备调试严格按照规程中的参数要求进行;种子入库前的清理、干燥、活力检测等流程有了明确指引;信息录入的字段和格式得以统一;甚至连后勤安保的巡查路线和记录表格都得到了规范。

而王昆鹏“大佬”的形象,也通过这份堪称教科书级别的规程,深深地刻入了每一位基地成员的心中,为他后续领导各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权威基础。

大家都觉得,有这样一位能力超群、经验丰富的领头人,西南种子实验室的未来,一片光明。

规程的落地生根,让西南种子实验室这台庞大的机器开始发出低沉而有序的轰鸣。每个人都像是找到了自己位置的齿轮,在《操作规程》这根主轴的带动下,精准地啮合、运转。

明亮的无菌操作间里,顶灯洒下近乎无情的光,将每一寸不锈钢台面和环氧树脂地坪都照得纤毫毕现。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臭氧和酒精气味,高效的层流送风系统发出持续而低沉的嗡鸣,确保此方天地与外界尘埃彻底隔绝。

林茂才老先生穿着一尘不染的白大褂,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鼻梁上架着那副陪伴他多年的老花镜。他正微微弓着腰,神情专注得像一位即将进行精密手术的主刀医生,亲自监督着第一批来自滇西北高寒山区的珍稀牧草种子的入库前处理。这批种子来之不易,是考察队冒着风雪从海拔四千米以上的流石滩采集回来的,颗颗都承载着独特的基因密码。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