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穿越70年代从知青到国士无双 > 第360章 扎实的可行性方案

第360章 扎实的可行性方案(2/2)

目录

德勤的张顾问冷静地推过来一份文件:“刘总,我查了埃塞的最新投资规定和关税细则。如果我们注册的合资公司,业务范围包含‘农产品出口’,并且满足一定的本地采购和雇佣比例,可以申请物流补贴和出口关税减免。这笔钱,得算进我们的模型里,是正向收益。”

老刘眼睛一亮:“有这种好事?补贴幅度多少?申请流程多久?确定性高不高?”

“初步测算,补贴能覆盖大约15%的铁路运费。流程需要3个月,但只要我们协议签得规范,确定性很高。我已经在和埃塞那边的法律团队跟进细节。”张顾问回答得滴水不漏。

“太好了!”老刘立刻在电脑上的成本模型里调整了参数,“那这样看来,即便铁路运价上涨,我们的整体物流成本也能控制在预算内。我马上把更新后的数据同步给王经理。”

连续熬了几个通宵后,精算小组终于迎来了最终评审会。

王经理站在投影前,屏幕上展示着最终的成本模型树状图,每一个末端节点都是一个经过反复核实的数字。

“基于方稷教授团队确认的技术方案,”他语气沉稳,带着一丝自豪,“我们最终测算出,绍阿项目首期5万公顷土地,进行两个种植季的土壤改良,总投入成本为XXXX万元人民币。分摊到每公顷,每亩改良成本为XXX元。”

他顿了顿,补充道:“这个数字已经包含了所有物料、机械、本地人工、技术指导、物流以及预留的10%不可预见费。比我们最初的粗估降低了约18%,主要得益于方教授团队提出的本地化堆肥方案和张顾问挖掘出的政策红利。”

李振邦仔细翻阅着厚厚的报告全文,尤其是那些关键假设和风险评估部分,良久,他抬起头,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好!这才是一份能拿去上会、能让人放心拍板的报告!所有的坑都提前标出来了,所有的成本都掰开揉碎算清楚了。辛苦了各位!”

他合上报告,看向众人:“现在,我们可以非常有底气地说:绍阿项目,在经济和技术上,都完全可行。”

会议室里,所有人虽然疲惫,但都露出了如释重负而又充满成就感的笑容。

那些来自埃塞田野的泥土气息、港口码头的喧嚣、谈判桌上的交锋,最终都凝结成了这一页页扎实的数字和图表,为项目的启航,铺就了最坚实的跑道。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