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从一战开始准备抗战 > 第434章 他们做出了他们的决定

第434章 他们做出了他们的决定(1/2)

目录

欧洲东线,这片不知道吞噬了无数生命和钢铁的人间地狱,在1941年的深秋,终于迎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

在精明而狡黠的在原本拥有历史上有着沙漠之狐之称的拉美尔指挥下,德意志的装甲矛头在芬兰盟友不惜代价的侧翼协助与牵制下,历经数月惨烈无比的巷战和围城,终于在那年十月末尾的凄风冷雨之中,彻底啃下了彼得格勒这块历史上到战争后期都没有啃下的硬骨头。

这座以彼得命名的“欧洲之窗”,最终在德意志的铁十字旗帜下陷落。城市化为一片巨大的废墟,街道上遍布瓦砾和正在默默清理尸体的红俄俘虏。

彼得格勒的陷落,如同一记卑鄙的肾击,狠狠砸在正在疯狂反抗的红色巨熊的腰子上,让其有些措手不及,甚至变得摇摇欲坠。

消息传回莫斯科,按照以往的惯例,必须有人为如此巨大的失败承担责任,承受“钢铁之人”那恐怖的怒火。

然而,出乎所有幕僚和将军们的预料,这一次,“钢铁之人”的反应异常地……平静。没有咆哮,没有拍桌,甚至都没有下令逮捕谁。

他只是站在巨大的地图前,背对着所有人,久久地凝视着那片已然变色的区域,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桌面。

这种死寂的平静,他像是暴风雪来临前极度压抑的宁静。

人们很快便明白了这种平静意味着什么。

第270号命令最终在第二天各种格式发向了全红俄:

任何向敌人投降的红军指战员都将被视为叛国者,其家属将面临逮捕和流放;凡部队被围,必须战斗至最后一兵一卒,擅自撤退或突围失败者,指挥员和政治委员将被就地枪决。

不过这道命令下去,却依旧无法挽回红俄在战略上的颓势,就在彼得格勒陷落的七天后,斯摩棱斯克战役也以红俄的惨败告终。

在这场混乱的防御战中,由于之前朱哥夫的莫名失踪,临危受命接手指挥的铁木辛哥虽然竭尽全力,却也无法挽回颓势。

而且还有一个糟糕的消息送到了钢铁之人的面前,在战役最后的溃败中,“钢铁之人”的长子雅科夫·朱加什维利不幸被德军俘虏。

军事上的惨败叠加了个人家庭的悲剧,但这一切都未能让“钢铁之人”流露出丝毫脆弱。以为他知道哪怕他展露出哪怕一丝怯懦,他手下的那些对他毕恭毕敬的鬣狗们将会把他吃得连渣都不剩。

铁木辛哥无力回天,为了保住西方面军最后一点骨血和有生力量,不得不下令残部放弃斯摩棱斯克,向东溃退。然而,原本计划撤往彼得格勒方向、与该地守军汇合的道路,此刻已被德意志和芬兰军队彻底切断。溃败的红俄部队别无选择,只能一路向东南方向撤退,最终的目标只能是退回莫斯科周边,试图在这座首都城下组织起新的防线。

至此,红俄的局势变得比以往任何一个时空都更加严峻和危险。

北方,彼得格勒已失,通往摩尔曼斯克的铁路线受到严重威胁。

中路,斯摩棱斯克门户大开,德意志中央集团军群的兵锋直指莫斯科,距离首都已不过数百公里。

而且南方,战局也同样不容乐观。

巨大的战略突出部被削平,大量红俄主力部队被合围歼灭,经验丰富的老兵和军官损失惨重。虽然两头跑的铁木辛哥的撤退命令保留下了一些种子,但整个红俄西方战略方向的防御力量已被极大地削弱,红俄接下来的处境将更加艰难。

“钢铁之人”站在克里姆林宫的窗前,望着外面阴沉的天空。最终,他做出了决定。

——————

柏林总统官邸内,威利·施克尔格鲁勃静静地站在镜子前,他的夫人克拉拉正细心地帮他整理黑色大衣的领口。在确认整理完成之后,她将一枚特殊的十字章小心翼翼地别在了威利的领口。

这铁十字勋章,它的边缘有一处明显的凹痕和缺口,那是一颗子弹留下的创伤印记,曾经在慕尼黑街头的时候,若不是这枚十字章,只怕如今的德意志总统已经是别人了。

这枚勋章是威利最珍视的宝物,它意义非凡。

“弄好了,威利。”克拉拉轻声道。

威利点了点头,轻轻和克拉拉拥抱了一下,随后深吸一口气,踏出了房门。

今天,威利要去参加一场特殊的葬礼——德意志前皇帝,威廉二世的葬礼。

这位将德意志带入第一次世界大战深渊、最终流亡异国、毁誉参半的德国皇帝,在威利的特许下得以返回故土养老,如今在波茨坦的庄园里走完了自己充满争议的一生。

葬礼在柏林一座古老的教堂举行。当威利携夫人抵达时,教堂内早已挤满了前来吊唁的各界名流、前容克贵族、政府官员以及一些老兵代表。威利的出现,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人们纷纷自发地站起身,向他投以无声的、充满敬意的注目礼。

威利没有走向最前方预留的位置,他只是站在入口附近,轻轻抬起手,向下压了压,声音平和却清晰地传开:“各位,请坐吧。今天不必如此。我今天来到这里,身份并非总统,而是以一名陛下曾经麾下的士兵的身份,来送我的统帅最后一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