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我要回来(2/2)
我用笔在纸上写下:
“编号内的人,是工人。”
“编号外的人,是弃民。”
“编号重写的人,是鬼。”
“我要做的,是:鬼入系统。”
**
回归计划开始了。
第一步,是让自己成为“系统缓存编号”。
我向林瑶要了一个早年系统编号未彻底清除的“残段”,编号为:c-x4021。
这个编号早在2017年被注销,原主为一名因“精神不合规”被送疗养后失踪的电工。
系统曾因其“部分操作记录未删除”而持续报警,最终将其归档为“缓存残余”。
这个身份,完美。
因为它就是“系统漏掉的死人”。
我从那名电工遗物中取出一张旧工牌,重新打印封面,换上自己的照片。
我将其套入一个电表维修手册中,藏在工具包最底层。
然后,我用一套早期系统版本伪装程序,将这份“缓存身份”输入一台公共线路机。
当夜,系统报告短暂闪烁异常:“编号c-x4021出现0.2秒波动。”
这,正是我要的信号。
**
第二步,是进入系统审查点。
林瑶打通了一个入口。
她与一个临时雇工外派公司协作,伪造出“旧系统残留数据复审协助组”名册,将我列为“观察支援员”。
新工号:t-Sx-009
临时任务:配合审查“旧编号交叉冲突异常记录”。
也就是说,我将以一名“清理旧编号”的角色,重新走入厂区。
去清理“我自己”。
而我真正要清理的,是那些被他们遗弃的名字——重新记录下来。
**
第三步,是启动“回录机制”。
我必须借助系统漏洞,将“死者编号”转入“内部资料附注区”。
这需要一个临界点——就是“残留编号反向认定”阶段。
据林瑶提供的资料,编号清理过程中,所有“系统存疑”的编号数据都将被转移至“档案废档暂存区”。
这个区,在编号系统中名为:p-Null。
p-Null是一个临时过渡区,没有任何正式管理人员,只有自动读取与数据核对逻辑。
一旦编号被导入p-Null,就有72小时的窗口期——
在此期间,任何一段编号、任何一条注释,如果通过了逻辑校验,就会被视为“系统未能彻底抹除”,继而保留。
我必须利用这72小时,将自己作为“死而不灭编号”——重新嵌入。
这是一次“亡者归档”的操作。
不是他们把我写回来。
是我——自己写自己回来。
**
我站在旧宿舍区的边门前,穿着外包制服,胸口挂着那张工牌。
风吹过来,吹起我制服下摆。
有人盯着我,我知道。
但没人敢拦我。
我已经不是净空。
也不是编号Zx-43-0113。
我是编号c-x4021。
我是t-Sx-009。
我是系统的残留,是缓存,是幽灵,是不能被删除的错误。
我是——回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