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极具说服力的初步理论数据(2/2)
环环相扣,逻辑自洽,形成了一个坚不可摧的理论闭环。
它就像一个外表看起来用纸糊的房子,当你伸手去推,却发现每一张“纸”的背后,都是用金刚石浇筑的承重墙。
“怎么样,老宋?”科学院的副院长,走到宋老身边,低声问道。
宋老的额头上已经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抬起头,眼神中充满了震撼与茫然,他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却只吐出三个字:
“我……看不懂。”
这不是谦虚。
作为这个领域的专家,他能看懂每一个公式,每一个数据。但当这些东西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时,他发现自己穷尽毕生所学,也只能理解其中的一部分。这个理论框架的深度和广度,已经超出了他个人知识的范畴。
“但是,”他深吸一口气,指着屏幕上的主模型图,用一种近乎梦呓的语气说道,“所有的推演,到目前为止……我在里面,找不到任何一处……理论上的致命矛盾。”
这句话,他说得很轻,但在寂静的会议室里,却如同一记重锤,敲在了每个人的心上。
又过了一个小时。
那位白发苍苍的王院士,终于放下了手中的笔,靠在椅背上,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他的脸上,不再有质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度的疲惫,和一种看到了某种超越时代事物后的巨大震撼。
他缓缓站起身,环视全场,用沙哑的声音说:
“各位,我算完了我负责的那部分。我得出一个结论。”
“如果这份数据没有造假,如果这些模拟不是凭空捏造的……那么,我们今天看到的,可能不是一份技术方案。”
他顿了顿,一字一顿地说道:“而是一条……通往新世界的路。”
全场死寂。
就在这时,从会议开始就一直保持沉默,只是在默默听着、看着的一位中年人,站了起来。
他身着便装,但坐姿如松,眼神锐利如刀。正是那天与陈部长一同会见秦奋的那位军方战略专家。
他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所有科学家,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力。
“各位院士,各位专家,你们的讨论,坦白说,我一个字都听不懂。”
他走到投影幕布前,指着那个复杂的理论模型图。
“我不需要搞懂这个‘箍缩’是什么意思,我也不关心‘湍流’是怎么抑制的。我只关心结果。”
他的视线,最终落在了王院士和宋老的身上。
“我现在,只想问一个问题。这个理论,这份数据,它所指向的那个‘可控核聚变’的终点,有没有一丝实现的可能?我不要百分之百的保证,我只要一个评估。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可能?”
这个问题,让所有的科学家都沉默了。
科学是严谨的,没有人敢轻易给出一个承诺。
王院士沉吟了许久,才谨慎地回答道:“从理论上看……它的逻辑是自洽的,甚至是……完美的。但,要将理论变成工程,其中的难度,是我们目前无法想象的。比我们正在做的ITER计划,还要难上百倍,千倍。”
“很好。”
那位战略专家点了点头,似乎对这个答案非常满意。
他转过身,面向陈部长和在座的所有人,用一种斩钉截铁的语气,做出了最后的总结。
“我看不懂理论,但我看得懂结果,也听得懂‘有可能’这三个字。”
“如果这份数据,能给我们带来哪怕百分之一的成功率,那就值得我们赌上一切。”
他的声音在安静的会议室里回荡,带着钢铁般的意志。
“因为,这是一场我们输不起的竞赛。我们的对手,绝不会坐在原地等我们。他们也绝不会,给我们第二次追赶的机会。”
“我建议,立即成立最高级别的‘普罗米修斯’专项工程领导小组。调集全国之力,不计代价,不计成本,验证它,实现它!”
话音落下,陈部长缓缓站起身,他看着在场所有人脸上那复杂而震撼的表情,知道,是时候做出决断了。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了宋老的身上,语气前所未有的郑重。
“宋老,看来,我们需要再和你的那位老板,秦奋同志,好好地谈一谈了。”
“这一次,不是在宾馆,也不是在部委大楼。”
“而是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