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我来现代当明星 > 第96章 明远书院成文明源

第96章 明远书院成文明源(2/2)

目录

想到这里,苏明远的声音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感动和自豪,他对镜头,也仿佛是对自己内心最深处的信念说道:“最令我惊叹的,是我们在非洲分校的孩子们。他们用庆朝的‘架桥术’改良了部落的木桥,你们知道吗?桥落成那天,我看到照片,桥身上,我们庆朝的云雷纹,与他们当地的图腾交相辉映,美得让人心颤。那一刻,所有的理论都变得苍白。你亲眼看到了,文明的源头,从来不是单一的,它从来就不是一条孤独流淌的大河,而是千千万万条溪流、泉水、雨水,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最终才能成就海洋的壮阔与深邃。”

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仿佛将百年的重担都卸下了,脸上露出一种澄澈而欣慰的笑容:“我们守护的,不是僵化的标本,而是活的种子。让它们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开花结果,结出也许形态各异、却同样甜美的果实,这才是对文明最好的传承。”

“咔!”张弛激动地喊道,眼眶有些湿润,“山长,说得太好了!这就是我们纪录片最完美的结尾!”

苏明远微微一笑,站起身来,走到窗边。雨不知何时已经停了,夕阳的金辉穿透云层,洒在湿漉漉的庭院里,万物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那棵银杏树上的新绿,在夕阳下显得格外鲜亮夺目。

张弛指挥工作人员收拾器材,堂内恢复了安静。苏明远独自伫立,心潮却难以完全平静。他想起刚才提到的“文明基因库”,那用VR技术保存的1276种濒危技艺。这在他看来,简直是仙家手段。想当年在庆朝,多少绝技因为门户之见、传承苛刻而湮没于历史长河。如今,却能以这种方式得以保存,甚至能让不同时空的人“跨时空学艺”,这其中的意义,远非他这个“古人”最初所能想象。

他轻轻点开手腕上的智能终端(这是他花了很长时间才习惯的“法器”),一道光屏浮现。他熟练地操作,调取了基因库的随机访问记录。他看到,一个北欧的少年,正在VR环境中,跟着一位即将失传的庆朝蜀锦老艺人学习复杂的织造手法;同时,一位南美洲的音乐家,则在模拟空间里,尝试用印第安的排箫,吹奏一首古老的庆朝雅乐片段……

看着这些实时反馈,苏明远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一种混合着成就感、欣慰感以及一丝淡淡乡愁的复杂情绪,充盈着他的心胸。他失去了一个庆朝,却似乎拥抱了一个更加广阔、更加生机勃勃的世界。状元郎的功名利禄,早已如过眼云烟,但这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事业,却在这异时空,以他从未设想的方式得以实现,而且做得比他在庆朝时所能梦想的,还要宏大、还要精彩。

“山长,”张弛收拾妥当,走过来轻声告辞,“我们先回去了,您也早点休息。”

苏明远回过神,和蔼地点点头:“辛苦了。”

澄心堂内重归寂静,只有檀香的余韵还在空气中萦绕。苏明远没有立刻离开,他重新坐回书案前,铺开一张宣纸,磨墨掭笔。他需要将今日的感悟,将那份看到非洲木桥照片时的震撼,用最熟悉的方式记录下来。

笔尖饱蘸浓墨,落在雪白的宣纸上,一行行饱含情感的楷书流淌而出:

“吾少时熟读经史,常思文明之道,在于传承有序,守正不移。然时空流转,置身异域,始知昔日之见,犹如井蛙窥天。文明非死水,乃活泉也。孤守则涸,分流则沛。今见明远之树,遍植五洲,根系深扎异土,枝叶吸收殊俗,然其挺拔向上之志,与母株无异。东京茶烟,融和寂之美;开罗书韵,化阿文之锋;非洲桥骨,承架桥之智,合部落之魂……此非文明之衰微,实乃文明之新生也。源者,非独一也,万流奔涌,终归大海,方成其大。吾辈幸甚,得见千万河流,汇聚成洋之壮阔……”

写着写着,他的眼前似乎又出现了那座远在非洲的木桥,看到了云雷纹与部落图腾的完美融合,看到了学生们和部落民众在桥上新奇、喜悦的笑脸。一滴晶莹的泪珠,毫无征兆地从他眼角滑落,滴在未干的墨迹上,缓缓晕开一小片柔和的灰晕。

他并未擦拭,只是停下了笔,任由情绪缓缓平复。窗外,华灯初上,现代都市的霓虹与书院内宁静的灯火交相辉映,如同他体内流淌的古老血液与这个崭新时代的对话。

他轻轻抚摸着那滴泪痕,低声自语,声音里充满了穿越百年的感慨与释然:“庆朝啊……你看到了吗?你的智慧,并未随我葬于时空乱流,它在这片更广阔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了。这,或许才是真正的‘状元及第’,才是真正的……文明不朽。”

夜渐深,苏明远吹熄了案头的灯,走出澄心堂。星空浩瀚,每一颗闪烁的星辰,都像是一个文明的光点。而他,这个来自过去的灵魂,正脚踏实地,参与着这场璀璨星空的编织。前路漫漫,文明的故事,还在以更加丰富多彩的方式,被书写下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