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林婉儿着《双生魂志》(2/2)
苏明远凝视着壁画上的飞天,她嘴角那抹神秘微笑,仿佛看尽了千年流转。他心中那份因时代错位而产生的疏离感,在此刻奇异地消解了不少。原来,自己并非孤例。自古以来,文化的迁徙、融合、再生就从未停止。他从庆朝来到现代,不过是这宏大叙事中的一个音符罢了。重要的是,他如何在这个时代,奏响属于自己的乐章。而婉儿这本书,正是在为无数这样的音符谱曲。
分享环节结束,进入自由交流时间。游客和读者们涌上前,争相与林婉儿交流,请她签名。苏明远没有上前打扰,只是默默地看着被簇拥着的妻子,看她耐心地回答每一个问题,认真地在每一本书上写下寄语。灯光勾勒出她专注的侧脸,苏明远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柔情与自豪。这就是他选择的女子,她的胸怀和视野,早已超越了个人的情爱,投向了更浩瀚的文明长河。
这时,一位身着莫高窟讲解员制服的老人,没有拿话筒,而是用带着浓重西北口音的方言,清唱起了一首调子悠扬古老的民谣。歌声苍凉而质朴,在夜空中回荡。苏明远浑身一震,这调子……他听过!在庆朝时,似乎是陇右一带的民间小调,唱的是征人思乡,明月寄情。千年流转,词句或许已有改变,但那旋律的骨架,竟依稀可辨。
老人的歌声像有一种魔力,嘈杂的人群渐渐安静下来。有年轻的游客似乎被感染,拿出手机,打开了手电筒功能,跟着节奏轻轻摇晃。一点、两点……越来越多的手机亮起,汇聚成一片星星点点的海洋。光点随着歌声摇曳,仿佛夜空中流动的星河,又像是青铜器上那些活过来的云雷纹,在黑暗中蜿蜒盘旋,闪烁着温暖而充满生命力的光芒。
这古今交织的一幕,让苏明远眼眶微微发热。他看见林婉儿也停下了签名的笔,抬起头,望向这片由现代科技和古老歌谣共同营造的奇景观。她的脸上先是惊讶,随即化为一种深深的感动和了悟。
发布会就在这充满仪式感的合唱中接近尾声。人群渐渐散去,广场恢复了宁静,只有宫灯依旧散发着昏黄的光。晚风带着凉意,吹动着地上的沙粒。
林婉儿走向一直等候她的苏明远,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却异常明亮清澈。“明远,你听到了吗?”她轻声问,语气中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
“听到了,”苏明远握住她的手,将她微凉的手指包裹在掌心,“那首歌,我好像……听过。”
林婉儿猛地抬头看他,眼中闪过惊喜:“真的?我就知道!那种穿透时空的感觉……”她深吸一口气,环顾着夜色中肃穆的莫高窟,看着天际那轮渐渐升起的明月,月光洒在沙丘上,泛着清冷的光泽。“我突然明白了,明远。我写下的,不仅仅是一本书,不是一个故事。”
她转向他,目光灼灼,仿佛能点亮整个夜空:“我记录下的,是文明活着的证据,是它千万种不同的活法。有人在锅底里延续它,有人在篮球上刻画它,有人在衣服上刺绣它,甚至……有人在千年前哼唱的歌谣,能在千年后再次引起共鸣。”
苏明远静静地看着她,听着她话语里澎湃的情感。他看到了她眼中的星光,比敦煌的夜空更璀璨。他不再去想自己状元的身世,不再纠结于时空穿越的错位。此刻,他只是一个见证者,一个陪伴者,一个同样被这种文明生命力所震撼和感动的普通人。
“婉儿,”他低声唤她,声音温柔而坚定,“你说得对。故事永远不会结束。只要有人愿意记录,愿意传承,愿意像你这样,去发现、去书写,文明的火种,就会如同这大漠中的星火,永不熄灭。”
林婉儿依偎进他怀里,感受着他胸膛传来的温暖和有力的心跳。夜风吹拂着她的发丝,远处传来几声骆驼的铃响,悠远空灵。莫高窟沉默地矗立着,千百年的时光在它身上凝固又流淌。壁画上的飞天,依旧保持着永恒的舞姿,俯瞰着人间。
“我们回家吧。”苏明远轻声道。
“好。”林婉儿点点头。
两人相携着,踏着月光和沙砾,缓缓走向停在不远处的车辆。他们的身影在巨大的石窟背景下显得渺小,却又仿佛蕴含着无穷的力量。身后的莫高窟,以及它所代表的浩如烟海的文明记忆,在夜色中沉默地伫立,等待着下一个黎明,下一次被唤醒,被传承。
而《双生魂志》,只是这漫长乐章中,一个刚刚奏响的、充满希望的音符。苏明远知道,属于他们的,以及属于这个时代所有“双生魂”的故事,还很长,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