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我来现代当明星 > 第90章 林婉儿着《双生魂志》

第90章 林婉儿着《双生魂志》(1/2)

目录

敦煌的夜,来得迟。晚上八点,天空还残留着一片瑰丽的绛紫色,如同打翻的砚台,缓缓浸染着大漠的边缘。莫高窟九层楼前的广场上,灯光次第亮起,并非现代发布会的刺眼射灯,而是巧妙地隐藏在仿古宫灯里,温润的光晕洒在沙地、石窟外墙和翘首以待的观众脸上,恍惚间,竟有几分穿越千年的暖意。

苏明远站在人群稍外围的一棵老胡杨树下,一身简单的亚麻色中式立领衬衫,身形挺拔如松。他望着前方那个临时搭建的、背景正是着名飞天壁画的简易台子,心脏在胸腔里跳得有些失序。掌心微微沁出薄汗,被他不动声色地擦在裤侧。这不是他熟悉的金殿传胪,也不是琼林盛宴,而是一场为了一本书举办的……盛会。一本由他的妻子,林婉儿写就的,关于他们,又远不止于他们的书。

空气中混合着干燥沙土的气息、游客身上淡淡的防晒霜味道,还有一种难以言喻的、从古老石窟深处弥漫出来的,带着历史尘埃和颜料芬芳的冷香。夜风拂过,胡杨树叶发出细碎的沙沙声,像是无数先贤在低语。苏明远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内心的波澜。他,一个来自庆朝的状元郎,如今却站在千年后的时空,成为一本书的注脚,一种文明现象的亲历者。这其中的荒诞与荣耀,让他心潮起伏,难以自持。

“紧张了?” 林婉儿不知何时走到他身边,轻轻握了住他的手。她今日穿了一袭改良过的藕荷色旗袍,裙摆绣着暗云纹,简洁大方。灯光下,她的眼眸亮得惊人,里面有疲惫,有兴奋,更有一种沉淀下来的、坚定的光芒。

苏明远回握住她微凉的手指,唇角牵起一抹无奈又宠溺的弧度:“比殿试面圣,更甚。” 他说的是实话。殿试考的是经纶文章,成败关乎个人前程;而此刻,他感觉自己和婉儿,仿佛被推到了一个关乎文明传承的节点上,台下那些陌生的、充满期待的目光,让他感到责任重大。

林婉儿轻笑,声音像风吹过月牙泉的水波:“别怕,苏大状元。今晚的主角是书,是那些故事里的人。” 她顿了顿,目光投向那幅巨大的飞天壁画,眼神变得悠远,“也是他们。”

这时,主持人简短的开场白后,邀请林婉儿上台。掌声如潮水般涌起。苏明远看着妻子步履从容地走向灯光中心,站在那些衣袂飘飘、姿态曼妙的飞天之下。那一刻,她瘦削的身影仿佛与壁画上的古人、与这苍茫的天地融为了一体。

林婉儿没有用华丽的辞藻开场,她只是缓缓举起手中那本还散发着油墨清香的《双生魂志》手稿样本,声音透过麦克风,清晰而柔和地传遍广场:“感谢大家来到敦煌,来到莫高窟,与这些见证了无数文明交融的飞天一起,参加这本书的初次见面。”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形形色色的面孔,有文化学者,有媒体记者,有从全国各地赶来的书迷,还有许多恰好来此旅游、被吸引驻足的国际游客。

“很多人问,《双生魂志》是不是我和明远的爱情故事,或者是我们两个人离奇的经历传记。” 她微微一笑,摇了摇头,手指轻柔地抚过书封上简约的云雷纹装饰,“不是的。这本书,或许因我们而起,但它真正的作者,是千千万万个活在当下,却心系传统的‘双生魂’——是那些在故纸堆里寻觅灵感的古代匠人,也是那些用键盘和代码重新诠释经典的现代青年;是坚守,更是创新。”

她的开场,瞬间定下了整场发布会的基调。没有聚焦于个人的传奇性,而是将视野投向了更广阔的人群。苏明远靠在胡杨树干上,静静听着。他想起自己初来这个世界时的格格不入,对现代科技的排斥与恐惧,再到后来,在婉儿的引导下,逐渐尝试用这个时代的工具去阅读古籍,去了解历史,甚至开始笨拙地学习使用电脑,记录下一些对庆朝典章制度的考证心得。这个过程,何尝不是一种“双生”的挣扎与融合?

林婉儿开始分享书中的片段。她讲述了一位重庆的火锅店老板,如何痴迷于宋代林洪的《山家清供》,将其中“甘菊苗”、“梅花汤饼”等清淡雅致的养生理念,巧妙地融入麻辣鲜香的火锅底料配方中,创制出独具一格的“文火清心锅”。

“……我去采访他的时候,他正对着一个咕嘟冒泡的红油锅底,小心翼翼地撒入几瓣干燥的野菊和枸杞。他说,‘老祖宗讲究天人合一,吃东西也不能光图痛快。这菊花清火,枸杞明目,放在麻辣锅里,既能解腻,又能平衡。让客人在享受口腹之欲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点点古人的智慧。’” 林婉儿的声音带着笑意,“那一刻,我觉得锅底翻腾的,不只是花椒和牛油,更是跨越了时空的饮食哲学。”

台下响起一阵会意的轻笑和掌声。苏明远也不禁莞尔。他想起了庆朝宫廷的精致膳食,也品尝过现代火锅的热烈奔放,这种奇妙的结合,在他这个“古人”听来,既新奇又合理。文明的活力,或许就体现在这种不拘一格的“融合”之中。

接着,林婉儿又提到一个纽约的华裔少年,从小热爱篮球,却也将中国上古青铜器上的云雷纹视为最酷的图腾。他用3d打印技术,将精细繁复的云雷纹刻在了心爱的篮球上,运球时,古老的纹路在球场灯光下若隐若现。

“他说,‘这纹路里有力量感,有神秘感,和我们打球时追求的那种节奏和爆发力很像。我要让我的篮球,带着东方的韵律跳动。’” 林婉儿展示了一张投影图片,那颗独特的篮球在少年手中,仿佛真的拥有了穿越古今的灵魂。

还有非洲的妇女团体,她们被汉服的宽袍大袖之美所吸引,却并非简单模仿。她们将本地部落代代相传的神话传说故事,用传统的刺绣工艺,绣在了汉服的衣襟、袖口之上,创造出一种融合了中非美学特色的崭新服饰。

“双生魂,从来都不是指两个人共用一体那种玄妙的传奇,” 林婉儿的声音提高了些许,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她侧身,指向身后壁画上那个反弹琵琶、姿态优雅的飞天,“就像这飞天,她源自古老的印度神话,经过西域的传唱,最终在敦煌的壁画上,成为了独一无二的中国文化符号。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是文明的使者,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让这些美好的东西,‘飞’向新的时空,在新的土壤里生根发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