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钟会分兵汉中道 武侯显圣定军山(2/2)
次日,钟会备好祭品,宰杀牛、羊、猪三牲,亲自到武侯墓前拜祭。祭毕,狂风顿止,愁云散去。忽然清风习习,细雨纷纷。一阵过后,天色晴朗。魏兵大喜,皆拜谢回营。当夜,钟会在帐中伏几而睡,一阵清风吹过,见一人头戴纶巾,手持羽扇,身着鹤氅,脚蹬素履,面如冠玉,唇若涂砂,眉清目朗,身高八尺,飘飘然有神仙之姿。这人步入帐中,钟会起身迎接,问:“你是什么人?”那人说:“今早承蒙拜访。我有句话要告诉你:汉朝气数虽已衰微,天命难违,但两川百姓,无辜的遭遇战火,实在令人同情。你入境之后,千万不要随意杀戮。”说完拂袖而去。钟会想挽留,忽然惊醒,原来是一梦。钟会知道是武侯显灵,不胜惊异。于是传令前军,竖起一面白旗,上书“保国安民”四字,所到之处,如有妄杀一人者偿命。于是汉中百姓皆出城拜迎。钟会一一抚慰,秋毫无犯。
后人有诗称赞道:“数万阴兵围绕定军山,使得钟会礼拜神灵。诸葛亮生前能定决策扶持刘氏,死后仍留遗言保护蜀地百姓。”
却说姜维在沓中,听说魏兵大举来犯,传令廖化、张翼、董厥领兵接应,一面分兵列阵等待敌军。忽报魏兵已到,姜维引兵迎敌。魏阵中为首大将是天水太守王颀。王颀跃马大呼:“我有百万大军,千员上将,分二十路杀来,已到成都。你还不早早投降,竟敢抵抗,难道不知天命吗!”姜维大怒,举起枪纵马直取王颀。战不到三个回合,王颀大败而逃。姜维驱兵追杀至二十里处,只听金鼓齐鸣,一队人马杀出,旗上写着“陇西太守牵弘”。姜维笑道:“这等鼠辈,不足为敌!”催兵追击。又追了十里,遇到邓艾率大军杀来。两军混战,姜维抖擞精神,与邓艾战了十余回合,不分胜负。姜维急退时,后军报告说:“甘松诸寨已被金城太守杨欣烧毁。”姜维大惊,急令副将虚立旗号,与邓艾对峙。自己撤回后军,星夜赶赴甘松,正遇杨欣。杨欣不敢交战,沿山路逃跑。姜维随后追赶,至山岩下,岩上木石如雨,无法前进。待回到半路,蜀兵已被邓艾击败。魏军大队人马杀来,将姜维围住。
姜维引众骑冲出重围,奔回大寨坚守,等待援军。忽然流星马到,报说:“钟会攻破阳安关,守将蒋舒投降,傅佥战死,汉中已属魏国。乐城守将王含,汉城守将蒋斌,知汉中已失,也开门投降。胡济抵敌不住,已逃回成都求援。”姜维大惊,立即传令拔寨。
当夜,姜维率军到达疆川口,前面一军摆开,为首魏将是金城太守杨欣。姜维大怒,纵马交锋,只一合,杨欣败走。姜维射箭,连射三箭都不中。姜维大怒,折断弓,举枪追赶。战马失蹄,将姜维摔下马。杨欣回马要杀姜维。姜维跃起,一枪刺去,正中杨欣马脑。魏兵赶来,救走杨欣。姜维骑上另一匹马,想再追时,忽报邓艾兵到。姜维首尾不能相顾,只得收兵要夺汉中。哨马报告:“雍州刺史诸葛绪已切断归路。”姜维无路可走,在险要处扎寨。魏兵屯于阴平桥头。姜维进退两难,长叹:“天要亡我!”副将宁随说:“魏兵虽切断阴平桥头,雍州兵少,将军可从孔函谷直取雍州。诸葛绪必撤阴平之兵救雍州,将军引兵奔剑阁据守,汉中可复。”姜维采纳,发兵入孔函谷,假意取雍州。魏细作报知诸葛绪。诸葛绪大惊:“雍州是我职责所在,若有失,朝廷必问罪。”急忙撤兵南路救雍州,只留少量兵力守桥头。姜维入北道,行约三十里,料定魏兵已动,带兵回返,直奔桥头。果然魏兵大队已去,只有少量士兵守桥,被姜维杀散,烧毁其营寨。诸葛绪听说桥头起火,回去救时,姜维已过半日,不敢追赶。
姜维过桥后,正行间,遇左将军张翼、右将军廖化。姜维问明情况,知汉中已危,张翼等特来接应。于是合兵一处,前往白水关。廖化说:“如今四面受敌,粮道不通,不如退守剑阁,再作打算。”姜维犹豫不决。
突然有报告说钟会、邓艾分兵十多路杀了过来。姜维想和张翼、廖化分兵迎战。廖化说:“白水地窄路多,不是作战的地方,不如先退去救援剑阁;如果剑阁失守,那就走投无路了。”姜维同意了,于是领兵前往剑阁。快到剑阁时,突然鼓角齐鸣,喊声四起,旌旗招展,一支魏军把住了关口。
正是:汉中的险要之地已不复存在,剑阁的风波又突然兴起。不知这是什么地方的敌军,且看下文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