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陨落,爱好(2/2)
显然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将才。
“我军缺的正是你这等悍将。放下兵器,可保你和弟兄们全须全尾。”
水潭的风掀起高大从事的乱发,他看见己方残兵已被围得铁桶般密不透风。
亲卫们的盔甲早已破损,有人捂着腹部的伤口,鲜血滴在脚下,将土染成暗红。
其中一名什长向他微微摇头,眼中满是赴死的决然。
也有人眼中隐藏着希冀,希望他能投降,自己也好活下一命。
高大从事犹豫了一下,随即眼神坚定起来,就在他要大吼一声杀的时候,眼前忽地一个黑色的物事飞来。
“嘭!”
的一声,竟是个石块正中额头。
若是平时,高大从事自然可以轻松闪开,但是此刻......两眼一白,直接晕倒过去。
见状,高大从事身边的亲卫先是有些茫然,随即一个个攥起刀矛就要誓死冲杀。
“等一下!”
就在这时,高大从事身边的一个亲兵忽然开口,“宗主还没有下令,某等不能越俎代庖!”
说着把手中武器丢到了地上。
闻声,其他亲兵在迟疑之后,也纷纷把刀矛扔在了地上。
“都押起来。”
魏正微微一笑,下达了这个命令。
山沟之中,白袍军开始打扫战场,地上的尸体,照例先用长矛戳两下,然后再割掉脑袋。
当然,还有很多人,在收集弩箭,这里毕竟没有补充,之前和虎豹骑厮杀时也是如此。
只要获胜,就要收集弩箭,箭尖磨一磨,箭杆断了的换一换......
“又来到了栗树沟村!”
魏正站在水潭边感慨万千。
前世他是个徒步旅行爱好者,出于对华夏文明发源地的爱好,在洛阳周边穿梭过很多次。
浪费了很多的钱财,被父母妻子骂的狗血喷头,没想到在这里发挥了重要作用。
“君侯,君侯,抓到蒋济了!”
陈博的嘹亮的声音传来。
闻声,魏正转过身,对于这个无名的悍将,他还算印象深刻。
毕竟陈博和陈阳两兄弟,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可是很不给面子的......
视野中,陈博提着一个老者,快步而来。
“可是蒋护军?”
闻声,蒋济抬头,看见魏正正站在大寨坑水潭边,对方年轻的有些过分,刚刚及冠吧。
“是我。”
蒋济扯了扯残破的衣襟,试图摆出领军者的威严,“魏正,你……”
“杀了。”
魏正的令下得毫无波澜。
“啊?等一下......”
蒋济短暂的愣神下,还想开口,可话还没说完,脑袋已经被砍了下去。
“毕竟是年轻人,性子太急了,好歹给口酒再杀啊......”
蒋济的脑袋滚到了水潭边,这个时候的他还没有死去。
只见碧水倒映着金銮殿的古槐,听着山风吹来潭水叮咚,他不禁苦笑,自己说死后葬在此处,居然一举成谶。
树叶沙沙作响,像是三官神像在云端的叹息,又像是酒葫芦摔碎的余音。
“蒋济......前世眼瞎,误信老友司马懿,导致自己郁郁而终。
今生......罢了,罢了。”
魏正摇了摇头,转身离去。
赶路加厮杀到现在,他也很是疲惫。
由于轻装简从,由于孤军深入,满地的缴获都无法带走。
为了保证不减员,只能尽可能的抛弃其他物资,只留下刀兵和粮草。
当然,曹肇的佩剑除外,所谓饰以文玉,表以通犀,光似流星,名曰华锋。
也是曹丕当年炼制的三把宝剑,飞景,流采和华锋。
山林间的暮气宛如一层半透明的灰纱,将战死的战马与魏军甲胄笼罩在朦胧之中。
“走了!”
魏正的披风掠过土地,靴底碾碎箭簇时发出细碎的脆响。
賨叟勇士们正将战友的尸体抬起来——汉子们哼着低沉的招魂曲......
“给蒋济,曹肇立个碑吧!”
“大汉南乡侯魏正,挟你们,把名字都写上去,大破逆魏护军将军蒋济等等于此......”
“君侯,刻石要好长时间......”
“那就找棵大树,把树皮揭掉,刻在大树上。”
“遵令!”
“别忘了给蒋济埋上一坛酒。”
......
是夜,山沟之中,火把如龙。
当东方泛起鱼肚白时,分兵的号角终于在山谷间回荡。
大胜之后,魏正带着身心俱疲,但兴致高昂的白袍军赶到了费祎等人所在处。
两队人马在溪流旁的开阔地会合时,篝火堆上的铜锅里正翻滚着粟米粥,香味混着肉的焦香,让激战整夜的士卒们眼眶发热。
魏正亲自带着三千人埋伏蒋济的时候,费祎也没有闲着,他指挥士卒安营下寨,做好警备巡逻,并提前制作食物。
“蒋济聪明一世,却处处落入魏侯的算计......当年你在汉中说要‘以假乱真,以虚务实’,如今看来,连蒋济这等老狐狸都栽在虚实之间。”
费祎早已得知大破魏军,斩杀蒋济和曹肇的消息,恭维的时候,心中难免感慨万千。
当初魏正让大军喊口号,说什么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的时候,他还觉着魏正吹牛逼。
现在看看,是真的牛逼。
“地,地地利,地理最重要!”
邓艾说道,“虚实只能迷惑到蒋济,却不能杀死他,地理,地理才行。”
“缺一不可!”
魏正拍了拍邓艾的肩膀,“我们回到汉中之后,要加紧收集魏地的地形山川,这方面的知识确实很重要!”
“这粥真香。”
王训挑着个粗陶碗,碗里的粟米粥还冒着热气。
“就知道吃。”
魏正看向南方,烛火映得他眼底猩红:“不可大意,接下来才是硬仗——十万叛民还在洛阳等着,而我们,只有不到四千人。
毕竟在这里,魏军可以失败无数次,而我们,一次也不行。”
闻声,众人纷纷点头,之前的骄傲之心,也消散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