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 第278章 格学萌芽

第278章 格学萌芽(1/2)

目录

几个老婆子,挤在北林客店后院,等待伙计分发住客换洗衣裳。

保安堂邓安平奶奶焦氏,就在其中,踮脚仰着下巴排队等待。

自从一个月前农会大招商之后,各大客店的生意,一直好的不得了。

就连这些浆洗老婆子们,手里的活计也多了许多,也吸引了更多人入行挣这辛苦钱。

“焦氏,这是给你的,二十件,三日后交还。”

焦氏五十多岁,身子瘦小,但力气挺大,用包袱兜着,扛起来就走。

在北林庄服务站上了公交马车。

“焦奶,你这包袱太大了,一共就八个座,你就占俩,就这你还不用交车钱!”一个白窑工具厂工匠下车,帮她把包袱放在马车上方,用绳子捆紧。

一路向东,从白窑服务站下车,回到租住的院子中,用压水井打了一盆水,开始刷洗。

“安平,放工啦!”

“奶,我们保安堂工钱高,收入够咱俩吃喝不愁,不用这么辛苦了。”邓安平看到这么一大包衣服,犯愁道。

焦氏苦口婆心道:“你爹娘死的早,我走之前,也得把你安顿住,才好去交待呀。咱们一直在这里租住,也不行,还要买个宅院,才好讨婆娘。”

“奶,这个不急。”

“上次和你说话,送你饴糖的姜姑娘,瞧着不错,我帮你打听打听。”

邓安平叹了口气,匆匆来到屋里,从挎包中掏出两面放大镜。

说着无心,听者有意,上次贺连翘在杨家庄小学随口一说,他便萌生一个想法,既然一个放大镜看不到,那就用两个。

于是找了两个放大镜,尝试观察,但两个也不行,难道是镜的问题?

于是他以周夫人的面子,称保安堂需要,才有玻璃厂大匠来听自己的想法,专门定制这放大镜。

比起之前各堂用的,甚至保民营用的千里镜,更透更凸。今日才拿到成品。

他用碗接了一些水,尝试叠加放大镜观察,也没什么不一样。

一手一个放大镜,随意上下调整,忽然感觉哪里有些异样。他好奇心大起,反复调整位置,突然看到有些微小的异样。

焦氏爱惜木桌,垫的有《民报》,邓安平从挎包中拿出炭笔和钢尺,在纸上标记了两个镜片的距离。

想起保民营用的千里镜,用木头凿空固定,便把报纸圈成筒,塞入放大镜按标记好的距离固定。

但亮度不够,他点起一根南阳隆民蜡烛,借着光亮,才看清那异样是什么,竟有虫子在水中扭动!

他赶忙移开纸筒,用眼睛看碗,却是清澈无比。

他反复如此这般观察,都是如此。

邓安平一时呆住,木然站立桌前,不停眨着眼睛,在思索为什么。

此刻脑袋轰隆隆如同雷响,莫非医书上所谓的火毒,竟是这种肉眼难见的小虫子?

次日,他来到杨家庄卫生院,同时也是保安堂,把这个奇怪的现象告知卫生院院长禹允贞。

“真的假的?有小虫子?”院里大夫们听了惊讶。

“真的!我就是按照咱们格学的实证法,想办法改良观察工具,想看看水里到底有什么毒,你们瞧!”他从挎包中拿出自己制作的纸筒双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