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 第277章 崇祯问事

第277章 崇祯问事(1/2)

目录

髡刑是古代五刑体系的身体刑,通过剃除犯人头发、胡须实施惩罚的耻辱刑,基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观念进行精神惩戒。

最知名的代表性事件,便是曹操马惊践踏农田,削发谢罪,以发代首之事。

韩宏亮强按住扑通扑通的心跳,再三告诫自己,周会长说了,皇帝不过是和自己一般大的普通人,都是二十五六岁,不是什么真龙天子。

周会长又私下叮嘱,此行深入朝廷势力,万事难料,若是紧急之下,可投向朝廷。

韩宏亮听了大为吃惊,再三确认周会长说这话的意图。

周怀民笑道:“咱们再三讲过,我们道法学员效忠的是章程,章程就是百姓生计。你人在朝廷、在农会,只要心怀百姓生计,都是一样保民。”

他再三安慰自己一番,便不再那么紧张。

韩宏亮,巩县八里沟人。

于是把四月里在洛阳东关安抚流民,并带到偃师高岗镇安置大营,为了消杀瘟疫,清洗换衣,需为流民剃发,但众流民心里抗拒,痛哭流涕哀求,周怀民只能亲作表率,带头剃发之事来来去去详细说了一遍。

崇祯之前大多靠鲁世任转述,但毕竟是奏折,多有简略,而今日听农会这人当面详述,才完完整整的了解周怀民围攻洛阳之事。

竟和福王禀告哭诉并哀求派遣护军的奏报大不一样!

崇祯最痛恨欺骗自己之人,但从鲁世任、伊洛会报、韩宏亮三方面消息来源对比,很明显福王是在诓骗,身为皇亲,不思报效朝廷,不去安抚城外流民,让周怀民抢了去,实在有失颜面,且为了自己安危竟敢欺君!

韩宏亮把洛阳士子、开封士子等人在安置大营之辩,详细细说一番:“陛下,我们正是听了周会长号召做时代新青年的召唤,为表心志,也甘愿陪同髡发。”

王承恩在旁训导:“在陛

“无妨,他们都是乡下百姓,哪里懂这些。”崇祯听了他一番讲述,对眼前这些人大有好感,颇有兴致的问道:“何为时代新青年?”

韩宏亮内心嘀咕,哪这么多臭规矩,自己站的腿都酸了,在农会都是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开会也是坐着喝茶。

他挺直了身板,自豪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新青年,意指少年乃至青年,正值同学少年,风华物茂,书生意气,立志抱负之时,应当求学实证,为民福祉,共建大同!”

崇祯帝闻听如同雷击,瞳孔紧缩,猛的抬头,手扶龙椅微微一颤。

朕本是藩王,熹宗驾崩时,临危受命,便立志做尧舜,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自登基以来,便心怀中兴之志,在位期间,勤于政务,批阅奏章夜以继日,且生活节俭,不近女色。

年十五岁,即铲除阉党魏忠贤,继而天灾接憧而至,流贼祸乱中原,建奴肆虐京畿,但百官阴奉阳违,结党营私,每逢夜深人静时细想,自己左右竟无一人能堪大用。

内心深处豪情壮志本已随着岁月和战火磨灭,但此刻闻听韩宏亮之言,竟悠悠复明!

但周怀民不过乡下一个普通生员,这种人我大明各府县皆是,他竟能聚拢起这些才干之人。

崇祯好奇问道:“你等可有功名?”

韩宏亮回道:“回陛下,我们都是巩县村民,小时上了一两年蒙学,只粗识文字,俺八里沟多果林,平时就是卖山果、种地。”

“听你谈吐不凡,从何处学来?这些都是周怀民教你们的?”

“我们有道法学堂,周会长会给我们授课,更多的还是宣教长、村里先生、各厂大匠、各院首、商税干事、医馆大夫、保安堂大夫、种地老把式、女子突击队,都会到道法学堂授课,平时也有到各厂、田地、安置大营实习。我们管这个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崇祯听了感觉挺有意思,原来这就是人民来去的具体做法啊,可是学的东西简直就是大杂烩嘛,不禁浅笑道:“靠学这些怎么考取功名?”

“考功名也是当官,我们从道法学堂出来,也能当官,都是为人民服务。”

崇祯听了瞬间黑脸,他冷道:“你在农会是什么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