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金针渡穴续龙脉,暗布棋子向北疆(2/2)
他缓缓地,拔出九根金针。
每一根金针的针尖,都带着一丝,淡淡的,黑气。
而躺在床上的景泰帝,却感觉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舒畅与轻松。
仿佛,压在自己身上,数十年的枷锁,被,一朝打破。
他的身体,虽然,依旧虚弱。
但,那种,源自生命本源的,枯竭感,却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新生般的,活力。
“感觉,如何?”陈平安问道。
景泰帝,活动了一下自己的手脚,感受着体内,那股,久违的,暖意。
他看着陈平安,眼中,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感激与震撼。
“朕,感觉,像是,年轻了二十岁。”
他从床上坐起,对着陈平安,这个,比他儿子,还要年轻的臣子。
郑重地,行了一礼。
“平安,今日,你救的,不是朕一人。”
“更是,大夏的,江山社稷。”
陈平安,坦然地,受了他这一礼。
“陛下言重了。”
“臣,只是,尽了,一个医者的本分。”
他收起金针,对一旁的冯保说道:“冯公公,可否,借纸笔一用。”
冯保,早已,被眼前这神乎其技的一幕,惊得,说不出话来。
听到陈平安的话,他才如梦初醒,连忙,取来纸笔。
陈平安,提笔,写下了一副药方。
“此方,名为‘还少丹’。”
“以固本培元为主,辅以活血化瘀之药。”
“陛下,需每日,按时服用。”
“三个月后,臣,再为陛下,行针一次。”
他将药方,递给冯保。
“方子上的药材,年份,不能有丝毫差错。”
“尤其是,那味‘九叶龙芝’,必须是,三百年以上的。”
“否则,药力不够,前功尽弃。”
冯保,接过药方,如获至宝。
他看着陈平安,眼神,也变了。
如果说,之前,他对陈平安的武功,是“看不懂”。
那么现在,他对陈平安的医-术,便是,彻底的,敬畏。
他知道,眼前这个少年,掌握着,一种,足以,逆天改命的力量。
“陈学士,放心。”冯保躬身道,“此事,老奴,会亲自去办。”
“陛下。”陈平安,又转向景泰帝。
“除了药养,陛下,还需,静心。”
“龙体,不可再,过度操劳。”
“朝堂之上,有些事,陛下,或可,放手,让
景泰帝,听懂了,他的言外之意。
“朕,明白。”
他看着陈平安。
“你,想做什么,便放手去做。”
“朕,给你,这个权力。”
陈平安,等的就是,这句话。
他知道,是时候,该落子了。
“陛下,北境,瓦剌。”
他缓缓地,吐出了四个字。
“臣,听闻近来,北平王,治下的边军,与瓦剌多有摩擦。”
“臣,担心,也先,会因此,再生事端。”
景泰帝的眉头,皱了起来。
北平王,是他的一块心病。
手握重兵,听调不听宣。
“你想,怎么做?”
“臣,想请陛下,下两道旨意。”陈平安说道。
“第一道,明旨。以‘整顿边防,核算军费’为名,派‘考成司’的官员,前往北境,清查账目。”
“第二道,密旨。”
他的声音,压得更低。
“请陛下,将,京营的神机营,调动之权,暂且,交由,兵部尚舍周培公。”
“并命周尚书,在北境,挑选一处,合适的所在,建立一座,新的,火器工坊。”
景泰帝的眼中,精光一闪。
他瞬间,便明白了,陈平安的意图。
明面上,是去查账,是,文。
暗地里,却是去屯兵,去造炮,是,武。
一明一暗,一文一武。
这是,要对,北平王,动手了。
他看着,眼前这个,从容布局的少年。
心中,最后的一丝疑虑,也彻底,烟消云散。
将江山,交到这样的人手上。
他,放心。
“好。”
景泰帝,只说了一个字。
“朕,都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