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新生系列产业大军(35)(1/2)
22.35
随着时间的推移,跟单员的传闻日趋渐行渐远。不过,由此在联盈所引发的“迁怒所有业务人员”迹象,似乎正在日趋固化。
关于加薪被遗漏的事,据帮忙反映并争取补加的同事预言:“遇上跟单员这档子事,估计补加薪水是没望了。”庶盶没有询问该结论的依据,但与“在联盈跑业务没前途”等论调不谋而合,必然有一定蛛丝马迹可循。不出所料,又一次的薪水,还是裱褙部时的那四百余元钱。细数全厂成员,月薪比这更低者可谓寥寥无几。
稍有理由怪罪的,是本人在春节假期间拿给外厂制作菲林并印刷的三款印单。春节前各厂都是加班加点地力争早日完成任务,若非需节前交货,印制品普遍都会等到节后下单。那三款新版彩盒涉及印刷厂的每一道工序,联盈放假,不可能全员召回开机承印,唯有拿给外厂印制。
谁保管菲林(印版胶片),就意味着谁将优先享有该印品后续印制的权利。前述三款菲林至今没有转移到联盈有多种原因。首先,凡重视客户的老板,在己方不能承印时,普遍会直接出面找同行代印,以便菲林的后续转移和保管,可驻厂老板却没有这方面的行为和意向;其二,这些菲林都是客户出资制作的,后续由谁保管并承印是客户的权利;其三,外厂的业务提成、底薪均高于联盈数倍的条件下,本人没道理以牺牲重大利益为代价,来确保联盈的后续承印利益。
去年联盈迁厂之际,自己投出恭贺迁喜的信函,输出了自己的经营管理及其人才开发理念,也即智慧及其软实力建设经验,意外获得国华裔企业家、联盈大股东李老先生的高度重视。那场轰动数十万人的、整栋写字楼过道铺满红地毯的、联盈全体成员分列两边相迎的接见,以及接下来的工作安排,令本人深怀感恩戴德之心。
为报李老的知遇之恩,自己在险象环生中迎难而上,半年砸进四万来元——几近一名普工十年平均工资的总和,举债达三万来元。期间尚一再婉拒多家印刷厂的高薪相邀,矢志不渝地效力联盈。若非自己输出人才开发经验的机缘巧合,及时赢得阿雯及刘老乡等的几款印单,自己断然至今尚挣扎于债台高筑的泥潭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