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赤壁潮生.公瑾护澜(2/2)
就在此时,江心的“时空核心”因能量紊乱开始崩裂,黑焰借势卷成“焚江漩涡”,将汉末的火船与现代的清污船都吸入其中。陈果看见周瑜忽然闭目抚扇,按在“火攻印”上的指尖与现代气象站的风速数据同步跳动:“陈使君,当年某借东风破曹,今日需借‘时空潮信’!让现代的‘潮汐发电站’配合俺的‘三江潮位图’——潮起时,送咱们的‘护澜船’进漩涡核心!”
“公明!带先登营去潮头,用‘汉式踏浪板’(槐木板+现代浮力材料)稳住漩涡边缘!”陈果同时掏出现代对讲机,“保护区的王站长吗?把你们的‘生态灭火车’开到赤壁古渡口,按周瑜给的‘火攻八卦方位’喷水——注意避开江豚的洄游路线!”
当徐晃的踏浪板在潮头摆出“护澜阵”,当灭火车群按八卦图喷出混着槐米净水剂的水柱,周瑜忽然挥扇喝出一声“起”——汉末的“借风咒”与现代的潮汐数据在裂隙中共鸣,竟真从三江口涌来一股带着槐米香的“时空潮信”,潮水裹着柳如烟从上游喷撒的“生物分解酶”(汉末药草提取+现代生物技术),瞬间稀释了漩涡中的油污与火毒。
浪里金带着喽啰忽然反戈,用钢刀砍断最后几处油污管道,刀刃在接触现代金属时迸出的不是火星,而是淡蓝色的水光——那是护澜之心与赎罪之意的共振。当第一尾江豚跃过“时空滤网”,裂隙终于开始闭合,江面的黑焰在古今交织的护澜网中渐渐熄灭,露出被保护下来的“生态粮带”——汉末的“护粮鱼梁”与现代的“增殖放流区”在水下缠绕,竟长出带着槐米香的“跨时空水草”。
暮色漫过赤壁古战场时,跨时空护粮队在“江豚救护站”旧址燃起“生态篝火”。汉末水师用青铜锅煮着混着现代生态鱼丸的麦粥,科研人员则用太阳能烤架烤制夹着周瑜“火攻香料”的江鲜饼,香气飘向裂隙两岸——那边,汉末渔夫正教现代村民用“公瑾鱼叉改良版”(加装生物监测器)驱赶偷鱼的水獭,现代工程师则给水军演示“智能生态浮标”的投放。
柳如烟带着医官队回来,防水服口袋里露出半卷周瑜写的《水战新篇》,纸页间夹着现代环保专家送的“护澜勋章”,勋章背面刻着的“人水共生”与周瑜的“顺江应时”八字并列。“陈使君,他们说这勋章该给公瑾,”她望向正与气象学家讨论“古今潮汐模型”的周瑜,羽扇上的水质检测仪正闪烁着达标信号,“可公瑾说,真正的勋章该挂在每尾游过护澜网的江豚鳍上。”
陈果望着篝火中跳动的槐米火星,忽然想起周瑜在裂隙闭合前塞进他手里的“时空锦囊”,展开只见隶书写着:“后会南北朝,当护屯田粮”——字迹下方,隐约印着现代苏北扶贫区的屯田规划图。系统提示“时空修复度+32%”,但他更在意的是浪里金带着喽啰加入护粮队时,腰间新系的“槐米护澜符”——一半是汉末水师的鱼形纹,一半是现代保护区的江豚标。
“使君,下一处裂隙在南北朝。”张辽抱着一捆“周瑜水战改良蓝图”走来,蓝图边缘画着的古代楼船与现代生态监测船渐渐重叠,“斥候说,那里有斛律金的‘怀朔镇屯田兵’与现代西北扶贫队重叠,两边都在防着‘时空沙盗’破坏‘跨时空梯田’——听说斛律金正和现代农学家吵‘放牧与屯田’的架呢。”
夜风裹着槐米香掠过赤壁,陈果摸着周瑜送的“火攻印微型雕件”,忽然想起柳如烟埋下的“时空陶罐”,此刻或许正顺着长江漂向大海,载着周瑜的火攻图残片、浪里金的钢刀断刃,以及两岸百姓共同绘制的“护澜水图”。他望向渐晴的夜空,星子在时空裂隙的位置聚成田垄状,指向西北——那是斛律金所在的怀朔镇,也是下一场跨时空护粮战的“屯田”之地。
当第一声渔歌在江面响起时,跨时空护粮队已整装待发。周瑜的楼船挂着“生态护澜旗”(汉末火凤纹+现代环保标),船舷的槐木炮筒里装着“古今灭藻弹”;陈果的坐骑则驮着装有“斛律金屯田手册”的木箱,箱角挂着的汉末铜铃与现代土壤检测仪,在夜风中奏出不辨古今的韵律。赤壁水仍在奔涌,但在他们身后,新筑的“时空护澜堤”已巍然矗立,堤身上刻着的“江潮有信,护粮无界”,是千年前的水师都督与今日的生态卫士,共同留给时空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