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赤壁潮生.公瑾护澜(1/2)
第一百八十五章 赤壁潮生,公瑾护澜
建安十三年冬月廿一,赤壁江面的薄雾被东南风揉碎,陈果立于“跨时空护粮舰”的槐木甲板,望着江心翻涌的“时空漩涡”——周瑜的“火攻水寨”与2025年的“长江生态保护区”在裂隙中沉浮,漩涡里卷着的不仅是汉末的楼船残骸,还有现代生态监测浮标的碎片。腰间的“安民腰牌”忽然发烫,牌面星子竟拼成周瑜火攻图上的“三江口”轮廓,与现代保护区的“生态红线”重叠成诡谲的光纹。
“柳医官,把‘槐米净水丸’分给潜水队。”陈果扯过肩头的“护澜披风”——外层是周瑜送的“火攻玄甲”残片,内层缝着现代防油污涂层,披风下摆的槐叶纹里嵌着水质监测芯片,“公瑾(周瑜)的‘赤壁水师’已在西岸布下‘火船拒马阵’,你带医官队去现代保护区的‘江豚救护站’,把咱们改良的‘时空救生气囊’分给受伤水鸟——气囊外皮用的是汉末鱼皮筏鞣制术,内衬灌着现代医用氧气。”
柳如烟掀开防水药箱,箱底躺着半块周瑜昨夜送的“火攻姜茶”,茶饼印的火焰纹与现代环保标识交叠。她望向立在楼船桅杆上的周瑜,羽扇尖端系着的现代水质检测仪正滴下淡蓝色液体,锦袍下摆拂过护林员递的“长江生态报告”,竟在报告背面勾出《孙子·水战篇》的批注:“陈使君可知?公瑾昨夜对着这‘数据河图’,比当年观曹军水寨时还认真。”
“非认真不可。”周瑜转身轻笑,凤眼扫过江面闪烁的时空光屑,“当年某用火攻破曹,今日却被这些‘时空江盗’拿火油毁生态——你瞧那裂隙下游,俺的‘护粮鱼梁’正和他们的‘油污网’绞在一起。”他忽然指向漩涡中心,几艘裹着时空雾霭的快船破雾而出,船头立着的江盗首领“浪里金”腰缠周瑜水寨的“防火锦带”,却沾着现代工业废油,“他们抢的不是粮草,是两岸百姓的‘生态粮’!”
话音未落,江盗快船已掷出“时空火油罐”——罐体是汉末青铜,装的却是现代化工燃油,炸开时腾起的黑焰裹着槐米黄的光屑,竟将周瑜事先布置的“生态水草带”点燃。陈果看见现代生态队员正用汉末“水瓢泼江法”配合无人机喷洒阻燃剂,水草带里的槐米根须遇火竟分泌出透明黏液,与现代生物防火材料融合,在江面凝成一层会呼吸的“护澜膜”。
“文远(张辽)带‘槐舟轻骑’绕后,用‘公瑾火攻改良术’烧他们的船舵!”陈果扯下披风甩向空中,槐米纤维与防火涂层在风中展开成“时空防火网”,网眼漏下的光斑映在周瑜的“火攻船”上——船身涂着现代纳米隔热漆,却保留着汉末“猛火油柜”的机关,“公明(徐晃)率‘先登营’用‘汉式木排阵’护住江豚保护区,记得在木排缝隙种上柳医官的‘净水槐根’!”
周瑜提剑跃上旗舰,船头的“赤壁火凤”图腾下,新焊了现代生态船的“江豚保护”标识,剑刃磕在江盗的铁皮船上,迸出的火花点燃了船舷缠着的槐米藤——那是柳如烟用现代抗火基因改良的“防火藤”,藤汁遇火竟化作细密的水雾,浇灭了江盗准备投掷的第二批火油罐。“浪里金!你可知这江里的鱼,既供俺水军充饥,也护着对岸百姓的米粮?”周瑜挥剑斩断对方抛出的油污链,链环上的现代浮标与汉末锚链同时坠入水中,却被槐根分泌的黏液包裹,不再污染江水。
最危险的漩涡核心,陈果已带着潜水小队摸到“时空油污网”下方。透过裂隙的光雾,他看见对岸现代保护区的科研人员正用汉末“织网术”改良清污网,网绳混着槐米纤维与现代高分子材料,在水中织成一张能吸附油污的“时空滤网”。当槐米净水丸投入油污最浓处,江底忽然泛起淡金色的涟漪——那是“安民腰牌”与周瑜的“火攻印”产生的共振,竟将化工燃油分解成可被水草吸收的养分。
“浪里金,你腰间的锦带,原是公瑾给沿岸百姓的‘护鱼旗’。”柳如烟忽然从救护站方向驶来,船上载着被救的江豚幼崽,豚背缠着的汉末护粮符与现代定位器在水中闪烁,“你看这裂隙两岸——汉末渔夫用‘休渔古法’养江鱼,现代科研员用‘增殖放流’护生态,都是为了让百姓年年有鱼、岁岁有粮。”她忽然举起手中的“时空水样瓶”,瓶里装着混着三国雨水与现代江水的液体,“这水,该养江豚,不该养火油。”
浪里金的钢刀顿在半空,忽听江面上响起稚嫩的啼声——现代小女孩抱着汉末渔夫的儿子,两人正用周瑜教的“护鱼歌谣”(汉末渔歌调+现代环保歌词)呼唤迷路的江豚,手里攥着共同捏制的“槐米鱼形饼”。他脸上的刀疤颤动,忽然挥刀砍向身边的“油污输送管”,却不是砍向陈果,而是砍断了连接时空裂隙的“工业废油管道”:“十年前,俺爹因偷捕被公瑾的水师放走,他说‘江里的活物,比金子值钱’——奶奶的,俺竟忘了这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