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三国伏生志 > 第163章 冀城烽火.马超抉择

第163章 冀城烽火.马超抉择(2/2)

目录

徐晃瞳孔骤缩。七年前他随曹操北征乌桓,曾在乱军中救下一个抱着羊羔的少年。此刻柳如烟手中展开的画卷上,分明是那少年如今的模样——他穿着陈果治下的青布短打,怀里还抱着一只雪白的小羊。

“将军征战半生,”柳如烟的声音被风送得很远,“可曾想过,若天下太平,这样的孩子该有多少?”她忽然挥手,数十辆大车同时燃起熊熊烈火,“我家主公已在城外备下粮草,只要你开城——”

“哐当”一声,徐晃的大斧突然坠地。他望着城下联军阵列中,陈果那匹青骓马正踏过一片野花,马蹄下是一具具来不及掩埋的曹军尸体。那些尸体的面容如此年轻,像极了他当年从雪地里救起的那个少年。

“开城!”徐晃的声音沙哑如破锣,却盖过了城下的喊杀声。当西门缓缓开启时,马超的银枪正从东门城头挑落曹军的“曹”字大旗。陈果策马而入,看见街道两侧百姓捧着清水和粟饼,眼中既有恐惧又有期待。

府衙地窖里,董夫人正用簪子在墙上刻着记号。听见石门开启的声音,她握紧了藏在袖口的剪刀,却在看见马超银甲的瞬间骤然落泪。柳如烟快步上前扶住老人,却见董夫人伸手抚过儿子脸上的烟尘,忽然转头望向陈果:“当年马援公说‘马革裹尸还’,今日我儿能遇明主,是马家之幸。”

深夜,冀城郡守府的议事堂里,徐晃盯着案几上的《安民策》卷轴,手指摩挲着陈果刚赐下的副将印信。烛火跳动间,他忽然想起柳如烟白天说的那句话:“真正的名将,不该让百姓的眼泪成为勋章。”

“将军可是后悔?”陈果的声音突然响起。徐晃抬头,看见这位年轻主公正倚着门框,手中把玩着一枚冀州百姓送来的枣子。他忽然发现,陈果的眼睛很像当年白狼山上的朝阳,温暖却有着穿透迷雾的力量。

“末将……”徐晃忽然单膝跪地,“愿为明公麾下之盾,护这冀州百姓周全。”

陈果伸手扶起他,将枣子塞进他掌心:“明日随我去看看城外的难民营吧。”他望向窗外,月光正爬上冀州城头新换的“义”字大旗,“总有一天,这乱世会像这月光一样,清亮起来。”

冀州城外,柳如烟望着星空下忙碌的军医帐篷,忽然听见身后传来脚步声。马超裹着披风走来,怀里抱着一坛西凉葡萄酒:“柳姑娘,当年在渭水河畔,我曾见一位女先生骑牛读书,今日方知,女子握剑亦可敌千军。”

柳如烟转身,看见月光落在马超棱角分明的脸上,竟比日间少了几分锐利。她接过酒坛浅抿一口,辛辣的酒液顺着喉咙滚进胃里:“马将军可知,我曾在洛阳书肆见过《马伏波列传》?”她忽然轻笑一声,“今日之后,史书上该多一笔‘马超归义’了。”

马超仰头灌酒,酒液顺着下巴滴在虎符上,泛起点点金光。远处,陈果的身影正穿过篝火,走向一群围着张辽听故事的孩童。火光映得他的身影很高大,像极了西凉戈壁上的胡杨。

“或许,”马超忽然低声道,“这才是我马孟起该走的路。”

风起了,带着冀州秋日的凉意,却也带来远处麦田里隐约的麦香。柳如烟望着陈果蹲下身子,将一个孩童抱上自己的青骓马,忽然觉得眼眶微热。她知道,这只是开始,前方还有长安、许昌、邺城……但此刻,在这冀州的月光下,她忽然无比确信——他们正在走向一个,值得用一生去守护的未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