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为首辅大人掌灯[穿书] > 第89章 不后悔

第89章 不后悔(2/2)

目录

是大人救了他,还给他一家报了仇,并送他进了锦衣卫,学了一身武艺。从此他便发誓,捡来的这条命这辈子都为大人活着。

那么,跟着大人走到今日,也算是不辱使命吧。

他眼里泛起微笑,目光渐渐消散在那片蓝天里,恍惚间又看见了静谧的湖面。

真好看呐。

“好!——”

人群骤然爆发出一声喝彩。

“走狗锦衣卫终于死了!”

“是啊,真是大快人心!”

“这群恶人……就该全部死绝了!”

“……”

秦时等人拨开人群缓缓而来,咒骂之声一转,百姓纷纷欢呼起来,崇敬地望着他们。

秦时坐在马上,朝百姓们拱了拱手,人群便消声了。

张是笑道:“周将军,你算是亲手报了仇了。”

他扫了眼梁恩的尸体,啧声:“可惜了。”

周知拖着带血的长刀,视线从景林尸体上掠了过去,便走回阵后,上了马。

秦时吩咐:“你把这些人都带下去,再带人去诏狱。”

周知应声,朝那些弓箭手一挥:“都跟我走!”

弓箭手们一怔,纷纷丢了弓箭跟着去了。

秦时御马向前几步,目光沉沉地望着程筠。

他问:“后悔吗?”

程筠擡眸,语气平静:“不后悔。”

“好。”秦时眼中杀意隐隐,“我父兄当初在诏狱受的罪,等让你也受个遍,我再问你!”

程筠仍然从容,只是淡笑:“恭候。”

他这样的态度几乎将围观百姓的恨意和怒气推到了极致,人群中要求杀他的声音又开始此起彼伏。

秦时面向人群,高声道:“有罪之人必将得到应有的惩罚!请大家放心!”

他下了命令:“给罪人程筠戴上镣铐,押赴诏狱!”

张是忽然擡头,看向另一侧方向,笑道:“哟,热闹来了。”

秦时转头,但见雪地里,一群北朝廷臣皆散发素服,手捧衣袍冠带,从皇宫方向徒步走来。

为首者正是北朝礼部尚书云清泉,他早已为今日投降之姿准备许久,因不敢直接出城逃命,便只得钻营起减罪保命的法子来。

越接近秦时大军,他心中越惴惴不安,只盼着他领百官主动投降,在秦时那里也算是功劳一件吧。

百官走近,在污浊雪泥里齐齐跪下。

在无数将士与百姓的围观下,这群平日里风光惯的朝廷大员,此刻都感到面红脸臊,头低着,恨不得埋进雪里。

云清泉此刻倒能厚着脸皮,跪姿端正。

“礼部尚书云清泉,率百官前来恭迎义军!”

他字字清晰,哽咽含泪:“我等曾受奸人蒙蔽,效忠昏庸君主,幸得朗朗乾坤,天理昭昭,终有迎来云开雾散之时!”

秦时静静地望着,眸底掠过不屑。

这群趋炎附势之辈,大半都是程筠一手提拔起来的,父亲在时,便不止一次称他们是国之蠹虫。

若他们能坚守风骨,他倒还有一份敬意。如今这般滑跪推责,真是让人觉得可笑。

张是低声:“主帅,如今天灾频发,民不聊生,各地烽烟四起,正是用人之际,这些人好歹也是进士出身,虽多为谗邪小人,然有可用之处,其罪将来再定即可。”

秦时点头。

张是见状便策马而出,笑道:“诸位皆是朝廷栋梁,将来还要为新君效力,为百姓谋福,一时为奸人蒙蔽,又受苛政镇压,即便有错,也实在可谅,只要改邪归正,将功补过,自然轻罪。”

云清泉闻言大喜,热泪盈眶地叩头高呼。

“公子仁德!先生高义!”

身后百官一同为死里逃生而庆幸不已,不过笑容还未浮在脸上,张是便又道:“诸位大人今日跪在此处,是为正义公理。”

他转头看了眼程筠,见他虽镣铐枷锁在身,却依旧长身直立,从容不迫,几十斤的重量竟丝毫不能压弯他的脊梁。

他对此倒有些暗暗叹服。

“北朝首辅程筠,乃千古第一大奸佞,其罪罄竹难书,如今却仍拒不认罪,各位既与他共事一场,受其压迫甚久,不如当着百姓之面,将其罪行昭于天下。”

张是下了马,走到云清泉面前。

“云大人乃礼部尚书,最知礼数。所谓礼者,人道之极,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乃律法制度之本源。不知礼,无以立,大人想起身,便请于烈日下高声道出一条程筠的罪行来。”

云清泉一愣,很快明白过来。

他朝程筠方向,仿佛用尽全身力气,震声喊道:“首辅程筠,贪滥僭窃,招权树党!忘亲欺君,蔽主殃民!此奸不除,天地难容!”

“说得不错。”张是笑吟吟道,他拿起云清泉手中的衣袍抖落开,披在他快要冻僵的身上,“云大人,请起身吧。”

云清泉哆嗦着捏拳,直到双脚踩在大地上,那颗不安的心才总算放下。

张是便将目光投向其他文武百官。

文武百官沉默片刻,争相高声数落起程筠的罪状来,个个咬牙切齿,怒发冲冠,仿佛与他有杀父夺妻之不共戴天之仇!

“程筠他倚法作奸,杀人媚势!擅权作恶,独揽朝政!”

“……久窃高位,久居大权!”

“暗害储君,大逆不道……”

“谋国无状……迫害正人!”

“……”

到底不愧是文人出身,言辞如刀,全天下的恶言恶语全在此刻被一一道尽。

他们在对程筠残酷无情地进行着一场言刀凌迟。

较之梁恩手下的冷箭,这场箭雨才是真正射中了程筠。

万箭穿心,不外如是。

苏弦锦一直远离人群,独坐在雪地里——她实在没有站的力气了。

所有攻击程筠的言论一字不落地落入她耳中,她闭着眼,觉得昨晚的那场雪仿佛一直未停。

这就是程筠要的结局,他早已做好了面对这一切的准备。

难以接受的是她,虽然她也早已读过无数遍原文结局,甚至能将每个字都背下来,但面对命运,她还是畏惧不已。

不敢上前,不靠靠近。

她生怕自己的出现,反而成为一种残忍。

程筠独行于暗夜,以身殉道,从来坚定。

哪怕见过光,也不曾停下脚步。

因为他要所有人都见到朝阳升起。

苏弦锦拥着狐裘,叹了口气,睁开眼望向那轮太阳。

蔚蓝的天空上,太阳静静照耀着。

她擡起手,看着金色的光穿过指间,在她苍白的眉眼间投下灿烂光晕。

她似乎见到山河解冻,开始重新流淌,万物新绿,焕发勃勃生机。

凛冬已尽,春回大地。

她穿书一场,却从未见过北朝的春天。

一场肃杀秋日,两场冷寂寒冬。

一如程筠的人生。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