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我在俄国当文豪 > 258、文学朗诵之夜与最悲伤的童话(7k)

258、文学朗诵之夜与最悲伤的童话(7k)(2/2)

目录

“他是想借着这次活动让英国社会彻底接纳他吗?莫非他有在英国定居的打算?这是在讨好我们英国人?”

“真是出人意料的举动,他究竟在想些什么.”

显然,对于这部分人来,他们并不会把这件事看作是单纯的善心。

而不同的群体、不同的人对于这件事往往有着不同的看法和想法,就像伦敦上流社会的女士们聚在一起讨论的却是这样的话题:

“真想不到会以这样的方式见到他,他真的像传闻中的那样很有魅力吗?”

“但据他身体不好,即便是在巴黎那种地方竟然也没有传出什么有明确证据的新闻。”

“他会念他那些美妙的诗歌吗?还是又写了别的东西?我可实在是不太理解那本《血字的研究》为何如此受欢迎”

……

与此同时,已经畅游过泰晤士河并且找回了自己的信誉的勇士贾斯帕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他顿时就不由自主地喊道:“他难道以为上流社会的先生们和女士们会喜欢他朗诵他的侦探吗?不可能的!这些人从不肯轻易沾染这种大众喜欢的东西,这会让他们的名誉受损的!”

喊完之后,贾斯帕的赌瘾不由自主地就膨胀了许多,只是一想到浓稠的泰晤士河,贾斯帕最终还是冷静了下来

至于文化界一些挑剔且知识渊博的文人和评论家,以及此前批评过米哈伊尔的英语作品的那些人,他们的意见也较为统一:

“首先像《血字的研究》那样的作品是决不能出现在这种场合的,除非他完全不想要自己的名声了!这是一部比狄更斯的作品还要浅薄和通俗的,实在是无法想象它会受到如此广泛的欢迎。”

“他的名声看似很响亮,但他真正能在上流社会念的作品又有多少呢?《警察与赞美诗》很不体面,那篇《麦琪的礼物》又太过简短,而且水平在我看来并不高。他还能拿出哪些作品?莫非是将之前写的作品翻译过来?”

“他迄今为止写的英语在我看来完全不值得一读!他压根就不懂究竟什么才是优美的语言!这方面他跟狄更斯一样粗陋。由此看来,我完全可以怀疑他的那些英语诗歌可能是买来的.”

……

当然,肯定也有许许多多的人相信这就是一桩单纯的善举,尤其是对那些还记得米哈伊尔此前的一笔捐款的公众,他们在报纸上看到相关的广告的反响就颇为热烈:

“像他这样一位善良的先生,他能有这样的举动我毫不意外。他之前的那笔捐赠就已经帮助到不少人了,这次他肯定是想借助自己的影响力帮助更多的人!”

“只有这样的作家才更应该受到公众的爱戴和关注!而一位俄国作家都能做到这种地步,那我们英国的作家们又在干什么呢?”

“什么俄国作家?!依我看他肯定已经有了定居伦敦的打算!在我眼里他早就是英国人了,还比许多英国人都更加友善!”

……

在如此多的关注、如此多的讨论之下,随着时间的推移,米哈伊尔这场具有慈善性质的文学朗诵终于是拉开了帷幕。

在一个普通的日子,当夜幕压在伦敦的屋顶上,煤气灯也在薄雾中浮着一圈昏黄的光,这本应是一个寂静的夜晚,但位于伦敦的某个中型的会馆,它在今夜显得格外的耀眼。

由于第一场文学朗诵主要面向的是伦敦的上流社会和文化圈层,因此米哈伊尔他们定下的这个会馆尽管空间不算很大,但它的装饰和布置却是显得相当体面甚至奢华。

当时间缓缓流过,大厅里逐渐坐满了人,蜡烛的火焰在枝形烛台上跳跃,映出金色的阴影,在不远处的高台上,一张覆着深红天鹅绒的讲台立在中央,旁边还摆放着一束玫瑰。

就在伦敦上流社会的先生们和女士们开始好奇地打量、出版业和新闻界的人开始奋笔疾书地记录些什么,以及伦敦文学界的文学家和评论家们用挑剔的目光打量着一切的时候,随着时间一到,刚才还在跟一些人打招呼的米哈伊尔便走上了讲台。

他今天的服饰似乎完全遵循了上流社会的时尚,不过细看之下,似乎又做了一点改动和加了不少装饰,以至于让很多人的眼睛顿时就亮了起来。

即便是那些比较挑剔的人,他们也不得不承认这个年轻人确实有着一副好皮囊。

当这场文学朗诵正式开始之后,米哈伊尔先是简单来了一个开场白,接着很快就进入了正题:“先生们女士们,今天我先带来的作品是一个全新的故事”

全新的故事?

就在有些人愣神之际,米哈伊尔便用他那精致的仿佛诗歌一样的语言缓缓念道:

“快乐王子的雕像高高地耸立在城市上空—根高大的石柱上面。他浑身上下镶满了薄薄的黄金叶片,明亮的蓝宝石做成他的双眼,剑柄上还嵌着一颗硕大的灿灿发光的红色宝石。

世人对他真是称羡不已。“他像风标一样漂亮,”一位想表现自己有艺术品味的市参议员了一句,接着又因担心人们将他视为不务实际的人,其实他倒是怪务实的,便补充道:“只是不如风标那么实用。”

当快乐王子这个相当欢快的名字出现后,接着便是另一段格外富有诗意的故事:

“有天夜里,一只燕子从城市上空飞过。他的朋友们早在六个星期前就飞往埃及去了,可他却留在了后面,因为他太留恋那美丽无比的芦苇姐”

只是这只燕子的感情受挫了,当他追寻自己的同伴去往埃及的时候,有一天夜里,他在快乐王子的雕像这里过夜,当他因为雕像不能挡雨想要离开时,他却是看到了快乐王子眼中的泪水:

“那么你为什么哭呢?”燕子又问,“你把我的身上都打湿了。”

“以前在我有颗人心而活着的时候,”雕像开口道,“我并不知道眼泪是什么东西,因为那时我住在逍遥自在的王宫里,那是个哀愁无法进去的地方

我就这么活着,也这么死去。而眼下我死了,他们把我这么高高地立在这儿,使我能看见自己城市中所有的丑恶和贫苦,尽管我的心是铅做的,可我还是忍不住要哭。”

听到这里,即便在场的有些听众已经听出来这似乎是一个童话故事,但这诗一般的语言和淡淡的哀愁和悬念还是让他们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

“远处,”雕像用低缓而悦耳的声音继续,“远处的一条街上住着一户穷人。一扇窗户开着,透过窗户我能看见一个女人坐在桌旁。她那瘦削的脸上布满了倦意,一双粗糙发红的手上到处是针眼,因为她是一个裁缝。

她正在给缎子衣服绣上西番莲花,这是皇后最喜爱的宫女准备在下一次宫廷舞会上穿的。在房间角里的一张床上躺着她生病的孩子。孩子在发烧,嚷着要吃桔子。他的妈妈除给他喂几口河水外什么也没有,因此孩子老是哭个不停。

燕子,燕子,燕子,你愿意把我剑柄上的红宝石取下来送给她吗?我的双脚被固定在这基座上,不能动弹。”

燕子本来不同意这件事,可它最终还是心软了,帮快乐王子做了这件事。

但快乐王子似乎并未停下来,在接下来的时间,他又将自己的眼睛给了忍饥挨饿写剧本的年轻人,给了一位卖火柴的女孩

在这个过程中,快乐王子和燕子的关系正变得越来越好,而快乐王子又让燕子替他看一看这座城市:

“于是燕子飞过了城市上空,看见富人们在自己漂亮的洋楼里寻欢作乐,而乞丐们却坐在大门口忍饥挨饿。他飞进阴暗的巷,看见饥饿的孩子们露出苍白的脸没精打采地望着昏暗的街道,就在一座桥的桥洞里面两个孩子相互搂抱着想使彼此温暖一些.

随后他飞了回来,把所见的一切告诉给了王子。

“我浑身贴满了上好的黄金片,”王子,“你把它们一片片地取下来,给我的穷人们送去。活着的人都相信黄金会使他们幸福的”

幸福的人们增多了,可随着天气越来越冷,燕子却是因为来不及去往埃及最终死去:

“接着他亲吻了快乐王子的嘴唇,然后就跌在王子的脚下,死去了。

就在此刻,雕像体内传出一声奇特的爆裂声,好像有什么东西破碎了。其实是王子的那颗铅做的心已裂成了两半.”

在米哈伊尔念着这个故事的时候,早就有听众发出了轻轻的叹息,当听到现在这一段的时候,有些人只觉得烛光仿佛都静止了,几位感性的女士甚至擦起了眼泪。

至于在场那些本来只想挑刺的文学家和评论家,此时此刻他们满脑子都是这仿佛诗歌一般动听的语言

他运用英语这门语言的能力,在场真的会有英国人能超越他吗?!

如此唯美的故事和如此唯美的语言

可到了这里,这个故事并未结束,到了第二天:

“市长抬头看了一眼雕像,“我的天啊!快乐王子怎么如此难看!”他。

“真是难看极了!”市参议员们异口同声地叫道,他们平时总跟市长一个腔调。完大家纷纷走上前去细看个明白市长,“实际上,他比一个要饭的乞丐强不了多少!”

“还有在他的脚下躺着一只死鸟!”市长继续,“我们真应该发布一个声明,禁止鸟类死在这个地方。”于是市书记员把这个建议记录了下来。

后来他们就把快乐王子的雕像给推倒了

“多么稀奇古怪的事!”铸像厂的工头,“这颗破裂的铅心在炉子里熔化不了。我们只好把它扔掉。”他们便把它扔到了垃圾堆里,死去的那只燕子也躺在那儿。”

念到这里时,米哈伊尔便停了下来,而他的不少听众们似乎都已经陷入到了愤怒的情绪当中,以至于有人竟然颇为冒昧地问道:“尊敬的米哈伊尔先生,还有吗?不会真到这里就结束了吧?”

听到这样的话,米哈伊尔终究还是念出了那个不知道是美好还是更深的讽刺的结尾:

“把城市里最珍贵的两件东西给我拿来,”上帝对他的一位天使。于是天使就把铅心和死鸟给上帝带了回来。

“你的选择对极了,”上帝,“因为在我这天堂的花园里,鸟可以永远地放声歌唱,而在我那黄金的城堡中,快乐王子可以尽情地赞美我。”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