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2/2)
为了照顾学生,学生的上课时间是上午八点半到下午四点。陆英豪告诉杨骏和向洋,这间学校算是地理环境比较好的了,他的一个朋友分配去的那间小学,跟纪录片看到的差不多,用跋山涉水来形容一点儿也不为过。最让他们满意的是这里的网络信号很好,因为电信基站就建在旁边。
杨骏和向洋让孩子们喊他们做“大杨老师、小洋老师”,两人的教学任务很轻松,他们一半时间是在拍摄。早上,他们拍摄蜿蜒山路上出现的一个个小脑袋;下午,他们拍摄欢蹦乱跳放学回家的学生;他们拍摄上课、吃午饭、课间活动的场景,剪辑成片,放在社交账户上播放,每天定时开直播,呼吁更多人关注贫困地区的孩子,倡议人们捐助物资、加入“鸡蛋牛奶“的公益活动。
学生最喜欢上的课是体育课,因为杨老师会跟他们一起玩老鹰捉小鸡、丢手绢、击鼓传花、二人三足,就是疯玩,笑声响彻天空。杨骏看着向洋大笑的样子、不顾仪态地坐在地上的样子、跟学生打成一片的样子,他在想,向洋本该拥有这样快活恣意的少年时光,现在得以弥补,也是他很大的收获。
学生和当地的老师下午放学后都会回家。留在学校住宿的除了杨骏和向洋,还有陆英豪和另外两个离家较远的老师,五个人很快便熟络起来,晚上一起做饭、一起谈天说地,虽是单调的生活和粗茶淡饭,却是快乐而充实,每个人心中都燃烧着一团火焰,照亮着自己、温暖着别人。
陆英豪依旧有点腼腆,却平添了自信和威严,在学生面前恩威并重、旁征博引,他带的初三两个班,每个学生都喜欢听他的数学课和生物课。
何校长对二百多名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情况都了如指掌,杨骏便得知了当中十几名学生是困难户,能坚持来上学已经很好了,以后的路基本都是初中毕业后就工作。杨骏迫切地想为这些孩子做点什么。
天气渐渐暖和,向洋也渐渐适应了学校的环境。向洋虽然不是富贵人家长大的少爷,但确实有点儿娇生惯养,且有轻微洁癖。尽管杨骏到校第二天就买回了一条十斤重的棉被当床垫,但向洋还是觉得木板床硌着不舒服。还有,从宿舍到厕所得走一百多米,洗澡需要自己烧开水,提着水桶去厕所洗澡。他努力克制住自己的厌恶,一个多月后终于能泰然处之。
这时候,草长莺飞,山花五颜六色,树木抽枝发芽,漫天遍野开始呈现出春意盎然的景象,春天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