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七十年代美滋滋 > 第116章

第116章(2/2)

目录

这对于小河大队的人来说,可是一大稀奇的事情,之前赵秀梅上报纸,就够让他们羡慕的人,现在人家居然直接扛着相机过来了。

赵秀梅作为大队第一个登上报纸的风云人物,表示这个流程她熟悉,全程跟在大队长身边,蹭了好几个镜头,万一哪个就被选中登上报纸了呢。

小河大队的鹌鹑养殖场鹌鹑蛋加工厂还有蘑菇啥的,都被那些记者问道了。

至于中药材,因为还没种出来,所以大队长以暂时保密为由,没有透露太多的信息。

报纸登出来的时候,小河大队再次成了木林县的焦点。

报纸登出来的时候,大队里不少社员转着圈的传阅,他们不认识多少字,不过他们看的报纸上的照片。

哪怕是黑白的模糊背景,他们依旧能一眼认出自己,能看到自己的都买了一份报纸,打算当传家宝的。

赵秀梅自然也收了一份,她已经上了两份报纸了,当然得好好收着。

而且上面可是提了她闺女周乐的名字,必须要保存好。

周乐作为这次穗城交流会的大功臣,自然也是受到了县里领导的表彰,还给她颁发一张奖状。

奖状是秦厂长他们帮着代领的,她本人已经和三师兄坐上了火车,前往了隔壁省学习中药材种植方法。

只是周乐要去隔壁省学习,秦厂长张厂长还有郝厂长给她赞助了一些吃的,高厂长和冯厂长赞助了火车票,她也没客气,给陆明朗和自己买了两张卧铺票。

就他们两个人,说话也没那么多顾虑了,对外直接说他们是兄妹,旁人都信了。

周乐临走前还做了好些菜带上火车,饭点的时候,她那罐子一打开,惹得车厢里的人朝着他们看过来,还打听他们的饭菜是在哪里买的。

听说是自己做的,只能一脸失望的坐了回去。

车厢里就他们三个人,周乐做的菜也不少,主要是一些酱腌菜,好存放,不用担心会坏,干脆邀请那位同志一起吃。

“同志,能遇见也是咱们之前的缘分,吃点吧。”

那位同志自称姓齐,大抵是周乐做的东西太香了,最终还是同意的,给了周乐一些钱票之后,才拿了自己带的干粮就菜吃。

吃完菜,再泡上一杯奶茶,车厢里都是奶香味,齐同志盯着他们手里的奶茶看了许久,终于向周乐打听她到底是干什么的。

这不目的就达到了,能坐卧铺的,都是有单位的人,怎么能不趁机推销一波他们的产品呢。

“木林县的,你们那些东西的味道可真是不错,听说你们这次在穗城交流会上可是有不小的收获啊。”

“其实也还好。”

“小同志,可以跟我说一些,你们的东西都是什么价格吗?”

“同志,您要是喜欢的话,现在向我们下订单,可以给您一个优惠价格。”

“小姑娘,你能作主?”

“当然可以了。”

“那好,你刚才说的那个华夏伊面,就是那个带火腿肠和鹌鹑蛋的,就订个五百箱吧。”

这单子可不小的,只是看到对方地址的时候,周乐还愣了一下,“您是北省中药厂的?”

这不就是陈书记帮她联系的地方吗?

“是啊,有什么问题吗?”

周乐摇了摇头,这也太巧了,居然能遇到出差回去的齐厂长,也说出了此行的目的。

“原来是这样,我是北省中药厂的厂长,看来你这小同志说得对,咱们是真有缘分。”

听说他们接了一笔中药材的订单,齐厂长也很是不解,“你们都没有种过中药材,就敢接这个单,胆子是不是太大了些?”

周乐微笑着没接话,把目光转向了一旁的陆明朗,他比较擅长这个话题。

齐厂长跟陆明朗聊了两句之后,果然态度大变,“陆同志既然知道,又为什么要向我们学习呢?”

“我知道很多都是从书上看来的,到底不如实践来的真实,而且这次我们是打算运用塑料大棚来培育中药材,听闻贵厂有自己的中药种植基地,所以想着向你们多学习学习。”

齐厂长点了点头,接下来又尝了周乐带回来的华夏伊面火腿肠鹌鹑蛋还有奶茶,也不是白喝的,他坚持要付钱,周乐也只能收下。

当然,对于周乐所说的食补也挺感兴趣的,觉得这两位同志的见解还都挺特别的。

又正好顺路,直接就把他们给领回去了。

齐厂长把他们这七天的行程都给安排的很满,从种植中药到炮制中药都十分详细的给介绍了一遍。

他如此尽心,周乐他们自然也不会辜负他的一片心意,隔两天就给他们做一顿药膳。

齐厂长本人也中医也略有些精通,对着周乐做出来的药膳激动的都没睡好。

“这个方子我也有,是我家祖上传下来的,只可惜后面有几味药因为保存不当被虫蛀了,我父亲倒是知道,可他临终前已经说不出话来了。周乐同志,你怎么会知道这个方子的?”

“我家里有一本祖传的食谱,里面就有这个方子,我是按照那个方子琢磨出来的,我想里面应该有想通之处。”

“食谱,药膳。”齐厂长点头,“你说得有道理。”

见他喜欢,周乐干脆便把方子送他了。

齐厂长是一个很有原则的人,说什么都不肯收下,倒是愿意出钱买下来。

他只差后面的几味药,周乐就象征性的收了一点,顺带着送了几个酱腌菜的方子。

齐厂长投桃报李,也送了他们一些中药材。

七天时间一晃就过去了,知道他们要走,还有些舍不得,难得遇到那么投契的人,他甚至都想把这两个人挖到自己的厂子里来了。

尤其是陆明朗,一点就透,对于如何培育中药,还有一些自己的独特见解。

甚至还帮着他们改善了一些问题。

临别的时候,齐厂长紧紧抓着陆明朗的手,面上很是不舍,“陆同志,我们北省中药厂,随时欢迎你的到来。”

周乐在后面捂着嘴偷笑,论起种植中药,三师兄肯定是专业的,也难怪齐厂长这么舍不得他。

陆明朗也很客气的跟齐厂长道别,两个人还互相留了联系方式,齐厂长给的是他办公室的电话,陆明朗给的是红星公社的电话。

上了火车,见车厢里就只有他们两个,周乐笑得更放肆了,三师兄要是有一丁点的松动,齐厂长都能把人给撬过去。

周乐笑够了,坐起身,拿了一包奶糖递给陆明朗,“喏,我特地去百货商店买的。”

陆明朗伸手接了过来,拿了一颗剥掉糖纸放进嘴里,目光看向窗外,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他们回到大队的时候,塑料大棚已经弄好了,就等着他们回来呢。

周乐特别夸张的说了齐厂长想要把陆明朗留下的事情,吓得陈书记连忙给陆明朗弄了个记名干事的身份,当初不也是这样把周乐同志留下来的。

他们红星公社今非昔比的,有人才当然要留下来。

知道他们学得不错,大队长也放心的把塑料大棚交给了陆明朗负责。

至于他让许三英和周有胜去帮忙的事情,也无所谓,给谁干不是干。

周乐溜达一圈就去了县城,对于她出去学习都能拉到订单的事情,几位厂长都觉得自己的赞助没白出,小周同志就是厉害。

秦厂长还把代收的奖状给了她,她本人倒是无所谓,不过想着赵秀梅同志应该会喜欢,就把奖状收好,准备带回去给她。

她这趟来县城,陈书记派了公社的拖拉机手,也就是她大哥周爱国把她送过来的。

回去自然也是坐拖拉机回去的。

真要比起来,小客车坐的比拖拉机舒服,但拖拉机比小客车宽敞,毕竟后面就她一个人。

周爱国还特地在后面给她铺了一层稻草,坐起来能舒服些。

刚到公社,就看到两个男人在附近徘徊,离得近了才发现其中有个人很是眼熟。

周乐示意周爱国停车,站在车斗里冲着其中一个人挥手喊道,“陆同志,你怎么在这里啊?”

那两个人一起转头看向了周乐,其中年长一些的男人看着周乐愣了一下,随后也想起来周乐是谁了。

他和这个姑娘在火车上有过一面之缘。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