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七十年代美滋滋 > 第116章

第116章(1/2)

目录

第116章

“可咱们去哪里找懂药材的人啊?”大队长不想把到手的钱退回去, 也对中药材的种植犯起了难。

别说他们小河大队了,就是整个木林县都没有听说哪里有种药材的。

陆明朗知道是自己表现的机会了,“那个, 或许我可以试试。”

“你会种药材?”

陆明朗很想点头, 却还是摇了摇头,“没种过, 不过培育蘑菇跟培育药材应该差不多, 我可以试试,毕竟这么多钱, 咱们总不能退回去吧。”

周乐也跟着帮腔道, “我也打听过了, 隔壁省好像就有种植中药材的地方, 大伯, 不行的话, 咱们想个法子, 去和人家学习学习再回来试着种。”

大队长他们确实舍不得退回去, 觉得周乐这个法子不错,他觉得蘑菇和中药材还是不一样的, 学习一下人家的经验也好。

“行, 你试试吧,要是成的话, 咱们再申请几个塑料大棚。”

周乐适时的拿出了药材种子,“种子我已经准备好了。”

这事敲定了之后, 大队长就去找陈书记想法子去了,接了这么大个单, 还是做一件从来没做过的事情,这里实在是没底, 它得找领导给他兜着。

周乐和陆明朗一块儿回去了,到家门口的时候进屋去把药膏拿了出来,“这是我向那位郑大夫要的药膏,说可以治疗腿伤,你拿去试试吧,腿要是好些了,以后干活儿也方便。”

“行,我试试。”陆明朗看到药膏,彻底的信了,小师妹肯定和二师兄碰上了,要不然不可能拿到这药膏的,闻着熟悉的药膏味儿,就知道是他的手笔。

“那位郑大夫人怎么样?”

周乐哪能听不出三师兄是在询问二师兄的近况,“他说自己一醒过来就在港城了,啥苦活累活都做过,现在情况好多了,在那边开了几间药铺,还有间大茶楼,听说还要买地呢。”

知道二师兄过的好,陆明朗便放心了。

两个人在门口说了会儿话,就各自回家了。

刚走进院子,就听到外面传来拖拉机的声音,周乐伸头看了一下,看着把拖拉机开到家门口的周爱国,也是一头雾水,“大哥你怎么把拖拉机开回来了?”

周爱国笑着抓了抓头发,“妈这几天得去各个养殖场演讲,教人家用那个记录表呢,所以陈书记特别批准,让我开拖拉机送她过去。”

周乐点了点头,看来赵秀梅同志的事业发展的很好。整个人看起来红光满面,走路都带着一阵风。

她现在的鹌鹑暂时归老黄管了,她则负责每天去推广记录表的使用。

忙,都忙点才好呢。

晚上大家齐聚一堂,吃完饭之后,赵秀梅把周乐带回来的东西分给了他们,然后又是一通敲打,谁要是对周乐不好,以后不要进这个家门。

效果自然是有的,周乐知道三哥三嫂这些天表现的不错,认得很多字了,小测试的时候也能看出来进步很大,便给了他们一些提醒。

陆明朗现在需要兼顾蘑菇和药材的培育,一个人肯定不行,许婶子和有胜叔加上人手估计也不太够,还需要增派人手。还有这次大批的外汇订单,县城的厂子很有可能会有一波招聘。

周乐看着他们激动的神色说道,“县城那边就算再急着招聘,也是卡着学历的,我估计你们选不上。”

周爱民和刘春芳并不介意,能进大队的厂子就很好了,县城那边还真是不敢想。

周乐真的就是跟他们提个醒,大嫂二嫂都是凭本事考上的,要是在大队里让他们走后门,让其他人怎么想,这次的招聘,周乐依旧回避了。

第二天一大早她就坐着周爱国的拖拉机去了一趟县城,陈书记老早就等着了,周乐又把情况说了一遍,小河大队要种植中药材,肯定也是要跟陈书记申请的,所以有关于郑回舟的事情,她也没瞒着。

昨天已经听大队长说过一遍了,再听周乐说一遍,陈书记还是不由感叹周乐同志的运道真好,去参加个交流会都能让港城的商人认干妹妹。

不过对红星公社来说确实是好事,这不给他们拿了个大单子回来。

若是能种出中药材,那就意味着他们还能再多一份收入,陈书记很爽快的就给批了。

也没忘记帮他们联系隔壁省的中药材培育基地,就派周乐和陆明朗两个人过去学习,大概要去七天这样,能学到多少,就看他们自己了。

陈书记还是有些担忧的,小河大队培育的那个蘑菇,说到底只是他们自己在折腾,哪怕是失败了,大不了不做了就是,没什么太大的影响。

中药材毕竟是用来赚外汇的,人家连定金都给了,他们承担不起失败的后果,其实他觉得七天不太够,巴不得让周乐和陆明朗都学会了再回来,那当然是不可能的,就这七天时间,还是他跟领导申请来的。

“小周同志啊,你先把这边的事情先放一放,这件事情,我就交给你们二位同志了。”

周乐应了下来,当然也没有这么快就出发,她还得把事情交待给别人。

县城里的几位厂长动作也很快,一回去就召开会议,明确表示厂子要扩招,公告都出来了。

一时间县城的人欢喜连连,看着四家厂子的招聘公告开心的不得了。

周爱党还骑着自行车赶回家,说是厂子看自己表现的好,给他这个临时工转正了。

赵秀梅仔细问了一下情况,然后就悟了,顺便送了他一个大白眼,“可拉倒吧,人家是看在你妹妹的面子上才给你转正的,你不会真以为是自己的本事吧?”

虽然她不住在城里,可也知道,有的人干临时工干了好几年都不一定能转正,老二这才去多久,满打满算的没到一年,能转正肯定是沾了闺女的光。

周爱党也后知后觉起来,“好像是这样的。”

“好好记着你小妹的这份情,有啥好处多想着她一点儿,不要做没良心的人。”

“妈,咋会呢,我还给小妹买了罐麦乳精呢。”周爱党连忙把自己买的麦乳精拿出来。

赵秀梅看到麦乳精的时候,心里略有些嫌弃,闺女太有本事了也不好,以前买都买不着的麦乳精家里堆了好几罐,她都有些看不上了。

“行了行了,有这份心就行了,你拿回去给两个孩子喝吧。”

县城里招人,红星公社也在招人,比起县城里还有学历的要求,明显公社的要求低了很多,像是头饰厂就是直接在自己的大队里进行招聘。

小河大队却是朝着周边大队招聘人手,他们也没办法了,大队里的人都进厂子,地就荒废了,所以只能朝着周边大队招聘人手。

一时间木林县热闹极了。

周乐也没闲着,她把二师兄准备的药丸拿了一些给师父,没敢给太多,只能一点点的给,不然被人发现就不好了。

大师兄现在在京市,看样子是过不来了,周乐问了之后,就给他寄了过去。

三哥三嫂也努力的参加招聘,想着孩子还小,刘春芳没有参加公社的招聘,只参加了小河大队的招聘,倒是周爱民去了公社那边。

结果出来的时候,倒也不是很意外,周爱民夫妻都落选了。

赵秀梅对此嗤之以鼻,坚定认为是他们没好好学习。

周爱民更不理解,明明平时的测试自己都比刘春芳高的,怎么考试的时候就差了。

“平时是平时,人家又不看你平时咋样,考试的分数才算数呢,傻了吧,再努努力吧。”

周爱民还是想不通,可事实就是他们都落选了。

老周家一家子基本都当了工人,也不是没有人酸,可是没办法,人家就是有这个实力。

也有人见周爱民夫妻两个落选了,心里暗搓搓的高兴呢,免不了跑到赵秀梅面前说三道四的,说她偏心啥的,老大老二两口子都有工作了,老三夫妻两个就不管了。

那赵秀梅是好惹的吗?

把人一顿喷不说,还给自己树立了一个光辉的形象,老三两口子没考上,不正好说明了他们家都是脚踏实地的没走后门,那要不然他们全家都得是工人,轮得到他们去酸?

众人一听觉得有道理,即便是周乐亲哥,周爱民他实力不够,没选上就是没选上,谁不得夸赞一句他们家思想觉悟高啊。

一般背后说说酸话,赵秀梅没听见都懒得搭理他们,可舞到她面前了,那她可就来劲了。

把人一顿喷还嫌不够,又直接告到大队长那里了,换以前她可能会直接撕吧起来,可今时不同往日了,她赵秀梅是劳模,是表率,不能做那种事情了。

直接让大队长主持公道。

大队长直接把招聘的试卷拿了出来,看总会看了吧,他们小河大队向来公平公正,要是偏袒自己大队的人,何必向别的大队招人。

这么一来,说话的人也不好意思了。

大队长将试卷收了起来,又是一番激情喊话,对着大家鼓励了一番,可以合理的质疑,但这并不是胡乱冤枉别人的理由,下次说话之前一定要先考虑考虑。

这一番喊话的结果就是让不少其他大队的社员对于小河大队充满了信任,人家说的很对,真要偏袒自己大队的,那就不会招聘他们这些别的大队的社员了。

还是人家小河大队的人有文化,要不然也不能办好几个厂子。谁不知道小河大队替国家赚了一大笔外汇,哪个大队不羡慕他们。

现在他们也能参与到其中来,为国家赚外汇,也不由挺起了胸膛。

对于小河大队不仅能自己发展经济,还能带动周边大队的人,上头的领导对他们的行为很是满意,还特地表扬了大队长,并且给他颁发了奖状。

还有报社听到消息,直接找上大队,说要做一个采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