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1/2)
第 107 章
后来才有人发现,就在搜查傅府的那一夜,傅文手中掌握的,关于空银案仅有不多的证据,以及那份密报,全部消失不见。
空银案事关国本,等傅文死后,珍宗下令继续追查此案。
元喜二年,皇城司查到一位小吏,拷问的那夜,小吏吐露出一件惊天之事,前中书令傅文,其实是被冤枉的。
当时那些冤枉傅文勾结逆党的证据,全都是她跟随皇城司搜府时,将伪造的证据放进傅宅,但傅文手中空银案的证据被谁拿走,她就不知道了。
而指使她这么做的人,小吏却始终不肯吐露是谁。
珍宗听闻此供,浑身发起抖来,她对傅文的这件事,是这两年来,悬刺在心口上的一柄利剑,但她常自我安慰,谁让傅文自掘坟墓呢?
可万一,傅文的案子,是被冤枉的呢?
珍宗不敢想下去,命人再去查,没想到,那吐露真相的小吏,将囚服撕成长条,绑在天窗上自缢而死。
珍宗犹如晴天霹雳,心中明白傅文确真有冤。
她心生后悔,她对不起傅文,对不起傅家上下,对不起曾经的情谊,可傅文当时为何要那般与她吵起来呢?
‘我即便与沈瑶如此又如何?这些年,我待你如何,我傅家待你如何,难道你眼里皆看不见?’
珍宗被这句话气昏了头,而后越来越多傅文谋反的罪证出现,珍宗不再犹豫,下令诛杀傅家人。
珍宗自察觉傅文有冤后,从此每夜,开始难以安枕,直到珍宗得知,傅文独子,傅琴或还活在世上。
珍宗吃惊之下大喜,暗中命潘佑找傅琴下落,为何不能明着查找?
珍宗预感到这件事里面不对劲,倘若有人得知傅琴果真活着,为防万一,一定会再次对傅琴下手。
那么傅琴到底知不知道傅文当时手里的证据呢?
很可惜,傅琴并不知道。
傅文将傅琴护得很好,朝堂之事,她不会回家与一个小孩儿说,但旁人是不知道这点的。
珍宗思虑再三,不让潘佑声张,最终潘佑成功找到傅琴,将人带到珍宗面前。
看见傅琴的那一刻,年少时的傅文面容,顿时浮现在珍宗眼前,她百感交集之下,决定将独留于世的傅琴,收做义子。
傅文因她的过错不在了,就让她做这一件事,用余生向傅文道歉吧。
而傅琴被接回容城,他因病成日关在家中,一关就是三年,那看不见的奸人,发现原来傅琴手里没有任何证据,他什么都不知道,这才打消了暗杀他的念头。
傅文谋反案早已经终结,空银案还在继续查。
幕后之人极其狡猾,自出了几年前有人暗中向傅文告发一事后,伪造的假银好似消失于这大地上,这么多年没有再现,所有证据也全都消失不见,追查起来极其艰难。
然而即便艰难,大理寺始终没有放弃过查找案子。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大理寺开始查到一丝蛛丝马迹,先是伪银重新出现,流通于市,顺着这条线索查下去,一个惊天密闻浮出水面。
伪银购买的所有物资,全部源源不断送去西罗国,这桩空银案,竟与西罗国有关?
皇城司的人捉到了那个带着物资赶往西罗国的人,可惜,这个人当场咬毒自尽,而她身上,搜出一封书信和些许收据。
信件正是伪造杨泠写给西罗国泄密女国军粮的细作信。
珍宗惊怒之下,命皇城司去暗中搜查,要看看究竟是谁,这么多年了,在暗中行此事。
很快,杨泠进入到皇城司眼里。
其实,杨泠原本可以相安无事的,毕竟天下叫杨泠的何其多,仅凭搜出来的这几张物证,并不能证明北胡杨泠就是细作。
只是杨泠当时帮可汗写信给女国,她的字迹,被皇城司留意到了。
皇城司一边暗中排查女国所有叫杨泠的人,一边拿出这信件对比,发现杨泠的字,与物证上的字迹...
一模一样!
不仅如此,连签的名也叫杨泠!
贺茗不再排查,匆匆赶回容城求见珍宗。
珍宗听完贺茗的禀报,勃然大怒,原来杨泠竟是西罗细作,这个汉人,吃着中原的粮米长大,竟与西罗勾结。
怪不得她以一介微薄之身,可以做到北胡高官,怪不得她一介小民,却学识丰富。
可杨泠究竟是和西罗的谁勾结呢?
有过傅文前车之鉴,珍宗这一次谨慎起来,只让皇城司带走杨泠,先别将事情闹大。
毕竟两国刚邦交,一切都还在迷雾中,珍宗顾及北胡信使尚在女国,让皇城司问询杨泠,不得用刑。
贺茗只得客客气气请杨泠去审刑院问话,没亲眼见到杨泠写的字,大家还只是怀疑。
然而当杨泠写出与证物上一样的字,和按了红泥的指印出来后,谁的脸色都变了。
“杨信使,这件案子确实疑点重重,你说你是无辜的,可白纸黑字,证据确凿,这个你抵赖不了吧?”
“你再不吐露些辩驳的话,不说出你西罗的幕后主子,我怕是...对你客气不起来了。”贺茗有一下,没一下的轻甩鞭子。
看着生有倒钩的鞭子,杨泠打了个冷颤。
“我确真是冤枉的,我没有做过这些事,我不知道空银案,也不是西罗的细作,大人要我说出幕后之人,我没做过的事要我如何去说?”
杨泠口中喊冤,脑海里却忽然想到,模仿她的字迹,这么些年里,确实有一个人如此做到了。
尤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