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忽悠秦皇之后我走上人生巅峰 > 第62章

第62章(2/2)

目录

子婴邀请姚贾一家子入座,隶妾(女奴)依次送来餐具、酒器,各色装着生肉卷、新鲜鱼片、蔬菜、水果、小点心的漆盘,挤得满满当当。肉酱、芝麻酱、香菇酱、炸豆子、剁椒、葱花、香菜、蒜泥、香醋等调料碗摆不下,直接搁在漆盘上,还有一碗热腾腾的肉糜粥,显然就要开饭了。

姚贾不是没有吃过温鼎,只是没见这么丰盛的菜色。

方缭熬制出两种火锅汤底——红油和菌汤。分别灌进两只铜壶,依次注入小铜鼎之中,冯劫添上炭火,红汤、白汤先后沸腾,轻雾袅袅,浓香弥漫,众人齐齐咽了一下口水。

这种温鼎,各吃各的,想涮什么就涮什么,像极了后世的小火锅。

方缭涮了几片松茸,调好蘸酱,惬意地吃着。

姚贾没有点亮厨艺技能,甚至认不全调味料,但他一向机敏,模仿方缭取调料的顺序,给自己调了一碟子蘸酱。

涮鲜羊肉,鼎中会浮起一点白沫。姚贾不爱吃涮羊肉,怕膻味,他捞起羊肉,在碟子里蘸一下,再缓缓送入口中。辛香四溢,鲜嫩多汁,没有一丁点膻气。这才是温鼎的灵魂!姚贾一连吃下去一整盘涮羊肉,隶妾(女奴)又补上一盘羊肉卷,动作很轻,没有打扰到姚贾涮菜。

姚贾打定主意,要在国尉府多赖上几天,饱饱口福。然而,第二天寅时,天还没亮,他就被方缭叫起来洗漱更衣,赶在卯时入咸阳宫,跟秦王政畅谈天下大势。

更离谱的还在后边,一个时辰之后,秦王政当场决定——任命姚贾为秦国上卿,作为尉缭那个计策的执行人,出使各国,避免其他诸侯联合起来,阻止秦国吞并韩国。三天内出发。

姚贾彻底傻了:王上、尉缭,你们办事的效率,是不是太高了一些?

当天晚上,秦王政赐姚贾一百辆马车、黄铜千斤、一套秦王专用的玄端,用姚贾的佩剑舞剑,为他送行。方缭献上十套琉璃酒具,偷偷塞给他几册秦法。

姚贾:懂了,大王口中的“三天内出发”,就是明日清晨立即出发的意思。

他好像上了贼船,以前那种带薪休假的美好生活,可能从此一去不复返。方缭什么都知道,却偏偏不说,专坑故友,无耻之徒!

不过,姚贾心甘情愿为秦王政效力。因为秦王政给他的是前所未有的殊荣,足以洗刷被赵国驱逐出境的耻辱。

然而秦王政其实不知道他是赵国的“逐臣”。姚贾将被驱逐的事,视作奇耻大辱,羞于提起。方缭一向不揭别人的伤疤,也没有说。

事实上,秦王政最近收集人才上瘾,方缭、李斯、姚贾等人统统到手,他又盯上韩非。

朝思暮想,简直就像害上了相思病。可惜秦王政其实不懂相思的滋味,他没有恋人。无论是郑姬,还是韩、赵、魏、楚、燕、齐、卫的美人,他都雨露均沾,给扶苏添了一堆弟弟妹妹。比如公子高、公子将闾等等。并没有特别偏爱谁,以至于后宫还挺和谐的。

与此同时,方缭和李斯,也第一次出现了分歧——李斯认为,韩非在韩国得不到重用,没有机会施展才能,不如到秦国发展。

其实韩非不得重用,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韩王安继位以后,十分倚重韩非,可惜太迟。韩国仅剩一郡之地,纵使以韩非之才,也难以扭转乾坤。不过李斯的话也没错,以韩国的国力,哪怕重用,依然无法为韩非提供大展身手的平台。

方缭的直觉,以大师兄对故国的忠诚,他宁可跟韩国共存亡。

韩非不是第一个祸水东引,推赵国出头挨揍,挽救韩国的人。许多年前,白起率领秦军,占领韩国的野王地区,将韩国的上党郡和韩国本土分割成两部分,阻断道路。韩王决定顺势将上党郡割让给秦国,向秦国求和。

上党郡的郡守冯亭试图转移矛盾,直接将上党郡献给赵国,拉赵国下水。当时,经历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赵国,骑兵战斗力强悍,是唯一能在军事上和秦国对抗的国家。

冯亭的小算盘打得噼啪响:秦国大动干戈,出兵攻打韩国,抢夺上党之地,眼看就要得手,却让赵国白白捡了便宜。秦国劳师动众,就像一个笑话,肯定咽不下这口气,必然转而进攻赵国。到时候,韩赵联手,就有机会反败为胜,击退秦军。

于是,小小一个上党郡,引发秦赵长平之战。冯亭本人也跟随纸上谈兵的赵括一起战死。

冯亭的族人,一部分留在上党,后来归入秦国的国籍。一部分留在赵国。

方缭的亲卫统领冯劫就是冯亭留在上党的族人。不过,这个英武不凡的青年小将,出生在秦国治下的上党郡,对韩赵没什么感情。

韩非保住韩国的决心,甚至要超过当年的冯亭。方缭不赞同韩非入秦,因为秦王政虽然爱才,对于不肯为他效力、是敌非友的人才,杀起来也不会手软。

可恨韩王安也是个软骨头,政哥威胁几句,他便打算拱手送出韩非。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