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忽悠秦皇之后我走上人生巅峰 > 第61章

第61章(2/2)

目录

李斯苦口婆心地劝着。他最近不知听到多少风言风语。什么尉缭跟子婴打赌,各抽一根竹签,谁抽到短的竹签,就要答应抽到长竹签的人一件事。子婴抽到短竹签,愿赌服输,在水稻田里插秧,整整十天,脚趾都被水泡烂。然而尉缭跟李斯坦白,子婴抽的那筒竹签,全都是短的。

子婴学习射箭,另一位王叔逼迫他头顶苹果,当活靶子。弱小无助的子婴向尉缭求救,尉缭夺过一张弓,第一个挽弓搭箭,生生将子婴吓哭。还拿眼角斜着他,嘲笑一番——“别人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要这头颅有何用?以后,谁让你当箭靶,你就揍他。”

虽然方缭以前带小师弟张苍,也时常不做人,但好像没这么过分?

方缭轻笑一声:“师兄别管,子婴那种软绵绵的性子,不磋磨不成器。现在被我呼来喝去,总好过将来被别人欺辱利用。”

李斯去堂屋,将李由也唤来一同享用夜宵,发妻和李瞻已经睡下,就没叫她们。

李由打开食盒,最上层是清蒸鲽鱼,勾芡绵密,白的葱丝、绿的香芹、黄的姜丝、红的甜椒丝点缀在鲽鱼上,鱼肉鲜嫩多汁,吃起来唇齿留香。

第二层是颜色晶亮、酱汁浓稠的卤猪蹄,入口酱香浓郁,还微微弹牙。另有一大碗酸汤豌豆面旗子,吃着开胃。

第三层是紫薯山药糕、凉拌莴笋、油炸花生米,外加一壶关中白簿酒。

很多配菜都是方缭的试验田里,正在推广的新品种。

李由取一只陶碗,拨出一些菜,留给母亲和弟弟。等父亲先动筷子,才开吃。他吃相文雅,但是速度不慢。

李沫双手抓着一只猪蹄,啃得欲罢不能,很快变成一只小花猫,脸上都沾着酱汁。

李斯有心事,吃得很少,“一道逐客令,一次驱逐这么多士子,动摇国本,王上可曾知晓?”

再不废除逐客令,大秦就无人可用了!不是李斯瞧不起老秦人。大秦本土盛产法家弟子和兵卒士伍等战斗狂人。熟读诗书的士子奇少无比,文臣主要依靠人才引进,大秦的文吏,七成以上,都是外来的六国打工人。如果全部撵走,朝政、官署会直接瘫痪。

“先前不知。现在嘛,应该已经发觉不对,会亲自出来走一走,看一看。”

毕竟,政哥三日一朝,今天的朝会突然缺了许多官吏,呈上来的奏疏表谏,更是少得可怜,连往常的两成都没有。政哥也十分诧异,估计此时此刻,政哥很想把建议他下逐客令的那些老秦宗室贵族,一脚踹出咸阳城。

方缭只喝酒,不吃菜。他专门带上食盒,是听说李斯遣散仆从,忙着交接公务、收拾行礼,已经一整天没吃上一顿热饭。

“愚兄写了一封谏书,阿缭帮忙瞧一瞧,可有不妥?”直言敢谏,说着好听,其实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指出君王的决策有误,闹不好就会激怒君王。因此被贬斥、流放的臣子,几乎年年都有。

方缭走到书案边,拿起《谏逐客书》,纸上文气斐然,通篇读下来,如饮兰陵美酒,酣畅淋漓。

“极好,只是开头这里,‘王上逐客’最好改成‘吏议逐客’。”王上不能有错,只能是官吏议事误导了王上。平常说话可以随意,给君王提意见,委实需要注意言辞,政哥的脾气,偶尔会有一点点暴躁。

“理应如此。”

李斯提笔,将《谏逐客书》的手稿重新抄录,开头改成——“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刚刚抄完,秦王政就微服登门,和李斯挑灯夜谈。

方缭不擅长内政,讨饶先去睡了。他一觉醒来,正是黎明之前,一天之中最黑暗的时候。书房的灯依然亮着。秦王政已经取消逐客令,李斯官复原职。

譬如秦孝公任用商鞅;秦惠文王任用张仪;秦昭襄王任用范雎;秦庄襄王任用吕不韦。现在,秦王政打算重用李斯。李斯提议先取韩国之地,震慑其他诸侯。

君臣相得,话语投机,李斯还邀请秦王政欣赏他最喜欢的法家文章——韩非的《五蠹》。

秦王政读完韩非的著作,豁然开朗——韩非提倡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等等,每一条,都说到秦王政的心坎里。秦王政赞叹良久,说:“寡人若是能见到此人,与他交游,便是死了也没有遗憾。”

语调如思如慕,声情并茂。木房子的隔音效果不太好,方缭听得一清二楚,恨不得找一支录音笔,给他记下来。等政哥下令将韩非入狱审问的时候,当场来一个原声回放。

灭韩的事,还没付诸行动,赵国那边先出现异动。

一连几个时辰,方缭都在归纳整理最新的谍报,最终推断是大师兄韩非出手,祸水东引,让赵国去当出头鸟。

由赵国的使臣姚贾四处游说诸侯,试图联合楚、韩、魏、燕,再来一次五国共同伐秦。

方缭情感上不愿意和大师兄韩非对着干,但理智上,他还是履行国尉的职责,派出鬼谷弟子,贿赂赵国的权臣郭开,搬弄是非。等秦军压境,攻打赵国的邺城的时候,鬼谷弟子再假装无意中泄露韩国的阴谋,使得姚贾被暴怒的赵王偃驱逐出境,韩国孤立无援。

算起来,魏国人姚贾,最初也是信陵君的门客,方缭昔日住草庐的舍友之一。以姚贾的聪明才智,立马就反应过来:他被尉缭摆了一道。不过,各为其主,也没什么好说的。姚贾被赶出赵国,穷困潦倒,思前想后,干脆去找尉缭。

见面就问:“尉缭先生,砸了故人的饭碗,不应该有所补偿吗?”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