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1/2)
第 56 章
冷,手脚冰凉。
今年的气候十分反常,因着寒流席卷,四月间气温骤降,甚至出现了霜冻。
昨夜秦王政睡得迷迷糊糊,可能是冷,将方缭的被子抢了去。可叹他这个打工人,干着挡刀挡箭的保镖工作,还要受冻。关键是,秦王政居然卷被子,完全不讲武德。他没法把被子扯回来,只好随手扯过一件外袍,先凑合一夜。幸亏他是穿着衣裳入睡,不然更冷。
凑合的结果就是:他现在嗓子疼。
算了,和阿政有什么好计较的,阿政才遭受过生母赵姬的无情背叛,需要安抚。
方缭探身去够放在乌木小几上的剑,几乎同时,秦王政也俯身取剑,一不小心,他们的头撞到一起。
方缭捂着额头,略微有点起床气,哑着嗓子小声嘀咕:“阿政的头怎么这么硬?”
秦王政:“……”他身下压了一床被子,身上卷着一床被子。起身的瞬间,明显地感觉到被窝里很暖和,四周异常寒冷。方缭自个儿冻着,把被子让给他盖?
“这就是先生说的四月寒流?”
“恩,虽然提前准备了抗寒措施,但这么冷的天,还是很容易冻死人。”对粮食产量也有一点影响,不过,秦国各地,掌管赋税、徭役和农事的田啬夫(官职名称)已经按照方缭的吩咐,在鬼谷弟子的协助之下,进行温室育苗,准备带领受灾的百姓补种禾苗。不耽误政哥打天下。
方缭翻身下榻,抓起佩剑。他原本睡眼惺忪,衣襟微乱。拿起剑的那一刻,整个人精神一振。
听外边的动静,长信侯嫪毐果然起兵作乱。和他预料的一样——这蕲年宫内,就有嫪毐的心腹试图行刺秦王政,刺杀失败之后,疯狂围攻正殿。可惜,睡在正殿的只是一名内侍。秦王政和方缭挤在偏殿里。
赵高服侍着秦王政穿戴整齐,和两个内侍一同打开殿门。
远处的厮杀打斗声渐渐停下,风中隐约有一丝血腥气。
蒙毅前来禀报,蕲年宫内参与叛乱的侍卫、兵卒、宦官、宫骑都已经尽数伏诛。相邦吕不韦和昌平君已然点齐兵马,守卫雍城,在咸阳和长信侯嫪毐开战。
最让人意外地是:太后赵姬居然交出印玺,帮着嫪毐对付亲儿子。
秦王政死死地握着剑柄,问出了方缭最关心的问题:“除了嫪毐,还有谁参与叛乱?”只凭太后赵姬,太后的金印,以及伪造的秦王印玺,可没法让嫪毐如此有底气。
“嫪毐的四千门客、县卒、戎翟君公、卫尉竭、内史肆、佐戈竭、中大夫令齐……”
蒙毅一下子报出二十多个官员。
秦王政嗤笑一声,颇有威仪地下令:“所有参加平叛的官员,皆封爵厚赏,包括宦官。”
天亮时,吕不韦送来嫪毐战败,仓皇逃亡的消息。
秦王政浑身都散发着冷意,整个人几乎要融入风霜之中。他单手按剑,下令在全国范围内通缉嫪毐:“生擒嫪毐之人,赐钱百万。杀死嫪毐,赐钱五十万。”追随嫪毐叛乱的官员:卫尉竭、内史肆、佐戈竭、中大夫令齐等二十余人,全部枭首。
各国的使节齐聚雍城,前来观礼。秦王政的成年仪式照常举行,加冠之后,他才有权亲自处理政务。
冠礼十分繁琐,秦王政已经斋戒数日,焚香沐浴,由文武百官陪同,进入雍城的太庙祭祖。
加冠仪式,由王族之中德高望重的长辈主持。现场人山人海,公卿百官、各国的使臣、咸阳的百姓都来观礼,攒动的人头,密密麻麻,简直要让方缭患上密集恐惧症。
才经过一场叛乱,地上的血迹都没洗干净。文武百官战战兢兢。
必须说一声,韩国是个特例,韩王没有派出使臣,而是亲自出马,跪舔秦王。可惜此时此刻,秦王政苦大仇深,根本体会不到韩王的卑微讨好。
一共要加冠三次。第一次加缁布冠,象征着秦王政获得“治人”的权利。第二次加白色的鹿皮冠,寓意“征伐之权”。第三次加爵弁,从此获得参加祭祀的权利。
加冠之后,秦王政佩戴鹿卢剑,出来宴请宾客。
理智上,方缭认为可以走了。他已经遵守约定,献上高产农作物、龙骨水车、改良过的织机、石磨、农耕工具等等。
然而秦王政看似一切如常,其实已经心碎了一地。冠礼结束,还有一个拜见父母的环节。方缭有一种不太好的预感,就这么离开,他不放心。
还记得初来雍城的那天,秦王政对生母赵姬依然抱有期待,他不愿意相信赵姬会和嫪毐勾结,坚信是嫪毐胁迫了母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